![]()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預估Super Pi 1M=10秒的時候...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268431)
|
---|
預估Super Pi 1M=10秒的時候...
剛剛在整理一些Super Pi的數據時
突然想起... 在使用Duron 800的時期,Super Pi 1M就在拼那3分幾秒或2分40~50幾秒 最後怎麼超就是進不了2分30秒內 (當時技巧不足,板子、散熱都不理想) 這是2001年的事了 當年日本一個Super Pi登錄網裡頭,用上『液体窒素冷却』或在冰庫內測試,硬是把Super Pi 1M衝上2分內 到去年2002年,因製程到了0.13,很快這些世界狂熱份子就把時間衝進1分鐘內 一晃到今年,現在一般USER的Super Pi 1M隨便都是已經1分鐘內 小弟與大家的BARTON2500+小超到3200+都是47~78秒 而這網站上的數字都已經到了30秒內... 30秒的成績大部份的分析如下 P4都要到4.8G或4.9G以上才有30秒的成績,最好的是29秒(借連一下圖) ![]() K7無法到30秒的境界,表現最好的到33秒 ![]() K8的只要3G左右就可以達到30秒內(為什麼用”只要”來形容,是因為與P4比起來差了近1.8~1.9G的時脈),目前表示最好的是26秒 ![]() 這樣的線性發現 幾乎每年都會進步一倍的速度在成長 那Super Pi 1M=10秒的時代 應該會落在後年0.09製程的後期或0.065的時期就能完成 大約P4要到12.5~13G左右 大約K8要到8G左右 不知這樣推算是否符合,純粗略預估,各位大大多多賜教 P.S到那時候,Super Pi 32M可能都只要10分鐘囉 ^^ |
到時候就不是P4的世代了.....
至於還要不要那麼高的時脈......:rolleyes: |
引用:
當然當然 ^^ P4的成熟期已過,屆時最少也會是Prescott(目前還看不出這顆CPU的完整效能-->還不能公佈??..等12/3吧) 時脈我是指以目標P4的標準下去推算 不同架構當然會不一樣吧....(更高? 更低?) |
引用:
2005年應該會換到Tejas..........(如果沒延遲的話...) |
到2005....64bit系統已經上市
.... 這可能是10秒的關鍵 |
所以比1M沒有意義
測32M比較實在 常常有情況是1M過 32M卻不過 |
回覆: 預估Super Pi 1M=10秒的時候...
引用:
時脈只是參考而已... 設計出好的架構比一直超CLOCK還要重要∼ |
回覆: 預估Super Pi 1M=10秒的時候...
到那時候, 就更不應該再用這即使是對現在來說都是已"過時"的軟體來測CPU效能了!;)
引用:
|
時脈越來越高,32M,1M時間越來越短.
連腦袋都要不斷oc才不會被淘汰. |
所以當PI的1M進步到10秒時.
1小時的影片.還是會播放1小時. 不會剩下20分鐘....:jolin: :jolin: PS:最近我亂的很兇..:shy: :shy: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07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