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數位行動產品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5)
- - MSI GT62VR高階電競筆電搭載GTX1060完整解析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15681)
|
---|
MSI GT62VR高階電競筆電搭載GTX1060完整解析
今年科技界最大的話題莫過於VR技術的應用,也被稱為VR元年
而VR也影響到電腦業,不論DeskTop PC或是Notebook皆是 對於各品牌的電玩遊戲機,甚至於影片的未來發展也有很大的影響力 不過硬體配備需求目前還算偏高,像是在PC至少需求要GTX 970以上 NB也要GTX 980M或是GTX 1060以上,大概是高階電腦才會搭載的配備 本回入手測試主角為MSI所推出的GT62VR 6RD DOMINATOR 近幾年MSI對於電競市場相當地積極,尤其NB產品線更新速度也常比其他品牌更快 近期nVIDIA推出GTX 10系列GPU,MSI也在8月就發表多款支援並標示VR新機種 首先拆開外箱後,看到內部分為一個產品外盒與真空壓縮後的後背包 GT62VR專用背包採用偏軟的布料材質,舒適度會比一般硬質背包較好 缺點是體積較為偏大,裝完15.6吋筆電,還有不少空間可裝其他物品 個人覺得外型設計也算不錯,實際背出去幾次感覺舒適度是其優點 GT62VR配件一覽 驅動程式CD、快速使用手冊、產品功能介紹手冊、兩年保證書 SteelSeries RIVAL 50專用滑鼠、DELTA 230W變壓器、電源線材 新一代nVIDIA GPU效能雖高,所需電力也相對地提高一些,所以變壓器會比以往還大一些 GT62VR尺寸WxDxH為390 x 266 x 39.8 mm,重量約為2.94公斤 以15.6吋來說算是厚重的路線,但對高效能筆電來說是常有的設計 畢竟要裝入更多更好的硬體用料,大型散熱器、喇叭單體、DRAM或儲存裝置擴充槽 類似Dell Alienware 15高階路線,這兩者體積差不多,但GT62VR重量更輕一點 A面採用慣用的黑色金屬髮絲紋路搭配類汽車引擎蓋造型設計 與前一代GT62不同的地方在於左右兩旁添加了兩條紅色折線 來強調速度感 Logo在開機使用時也會發出紅色的光芒提升外觀質感 B面為15.6吋霧面IPS面板,解析度FHD 1920 X 1080 螢幕周圍黑色邊框為霧面並有亮粉的點綴來提升質感 上方WebCam為1080P 30Fps規格,左右兩方各有一個小孔支援雙數位麥克風 C面大部分材質也為黑色金屬髮絲紋路,這部分與A面設計很像 依然可看到MSI高階筆電慣用的SteelSeries薄型全彩電競鍵盤 採用天面印刷技術,燈號透過專用軟體來自行設定想要的色彩顯示模式 SteelSeries按鍵略為偏軟,先前試過WS72在回饋力道較為有彈性 觸控板左右鍵按鈕採分離式,使用時手感比較好也比較不容易誤觸 右上方有四顆長條狀按鈕 右起第一顆為電源按鈕,開機使用時會有個一顆白色LED燈號亮起 中央為SteelSeries鍵盤燈號按鈕,可以切換不同的燈光模式 另一顆為線上直播錄製功能,玩遊戲時想要分享影片更為便利 左方風扇效率切換按鈕,搭載Cooler Boost 4散熱技術,開啟時有更強的散熱能力 按鈕左側為左右聲道喇叭出聲孔位,喇叭配置為2.1聲道 C面前方有五個狀態指示燈號 左起分別為硬碟存取 、Wi-Fi、電池電力或充電、字母大小寫、數字鍵盤 螢幕翻開角度最高可達180度,這也是GT系列的優勢之一 |
機身左方IO
左起 防盜鎖孔 \ USB 2.0 \ Line-in \ Line-out \ Mic-in \ Headphone-out 機身右方IO 左起 SD(XC/HC)讀卡機 \ 3 X USB 3.0 機身後方配置 左起 RJ45網路孔 \ Thunderbolt3含USB 3.1 \ HDMI \ Mini-DisplayPort \ 電源輸入 左右兩邊有大面積的散熱孔位,這是GT系列高階筆電會出現的設計 GT62VR在D面外觀與GT72S類似,採用流線外殼搭配大面積的紅色散熱孔 電池為內建不可拆設計,規格為8-Cell與電量75.24wHr 四方型紅色區域為重低音喇叭的位置 底部有五個較大型的墊高軟墊,有助於加強散熱能力,放在平面上時穩定度也很高 MSI應用軟體 DRAGON CENTER為MSI自家專屬軟體 改版後在介面解析度有明顯提升,版面配置與圖型也更簡潔易懂 App portal頁面顯示目前有安裝並且與GT62VR有直接關聯性的應用軟體 ![]() System Monitor可顯示目前的硬體狀態 整個頁面的排版更為直覺,此外也比舊款軟體有更多的資訊顯示 ![]() System Tuner 主要幾個有關VR技術、硬體效能、風扇轉速或是螢幕色調設定的調整頁面 左方提供五組使用者定義存檔,可依不同的使用環境來調整自己想要的設定值 新功能X Boost可以提升USB或是Storge的存取效能 以下會將Shift Mode選項設定為Sport來測試效能,以便達到GT62VR的最佳效能 ![]() LED Wizard 雖然有Steelseries Engine 3可以調整鍵盤LED燈號的表現 不過MSI也在DRAGON CENTER加入自家定義的燈號功能 ![]() MSI TRUE COLOR色彩校正軟體介面 這是個人非常欣賞的技術,能夠調整螢幕色澤也是在眾多筆電品牌中極少見的功能 當中MSI提供六種已調效完成的色彩模式,可以應付多種不同的使用環境 使用者也可以在這六大模式中依個人喜好做更細部的色彩微調 ![]() |
Nahimic 2音效軟體,近兩年來MSI在高階Gaming筆電都採用此款軟體
目前已經出到第2代,有關調校的功能選項也產生些微不同的變化 右上可看到HD Audio Recoder也已經有第2代的軟體介面 ![]() 以下為喇叭的聆聽感,這部份屬於主觀的部分,以NoteBook內建喇叭為基準來比較 喇叭調整到音量最大時算是非常地大,音量最高可達95.2dBA 高頻 - 沒有出現太過尖銳的音調,細節相當豐富,整體表現屬於高水準 中頻 - 整體細節清晰度出色,人聲飽實感也還在上水準之上 低頻 - 低頻表現還不錯,重低音不會太過混濁,不過中高頻音量偏大較容易壓過低頻 MSI GT62VR喇叭單體搭配Nahimic 2音效軟體所呈現的音場表現比以往還好 音樂或歌曲聆聽感表現也很出色,看影片或是玩遊戲在音場與立體感很符合電競的定位 音質專長在音場環繞感,清晰度也還不錯,不過中頻人聲厚實度還有更進步的空間 GT62VR屬於高階電競筆電定位,也推出幾款不同的版本 本回測試為較高階的GT62VR,詳細型號為GT62VR 6RD Dominator 013TW 不過據傳未來會有更高階的GT62VR,也就是搭載nVIDIA GTX 1070的機種出現 CPU搭載Intel第6代的Core i7-6700HQ,先前幾款高階筆電已分享過此款CPU效能 在此還是簡單的分享一下6700HQ在CPU測試軟體的表現 CINEBENCH R15 CPU => 673 cb CPU(Single Core) => 138 cb Fritz Chess Benchmark => 25.70/12335 ![]() FRYRENDER Running Time => 5m 13s x264 FHD Benchmark => 22.8 ![]() 基本上高階筆電都是搭載4C8T架構的Core i7,效能會比Core i5高上許多 而6700HQ也是目前高階筆電經常會看到的組合,也是C/P值較高的搭配 當然也有更高階的6820HQ或是6920HQ,不過價位也高上許多,效能增進也不會太大 搭載6700HQ已經足夠應付絕大多數需要高CPU效能的使用環境 系統效能 PCMARK8 - 4582 ![]() 因為搭載更高速的NVMe M.2 SSD與nVIDIA GTX 1060所以得到4500分以上的效能 可以看到圖表下方的分類,GT62VR已經非常接近4K Gaming PC的表現 DRAM效能測試 DDR4 2394.8 CL17 17-17-39 2T ADIA64 Memory Read - 33613 MB/s ![]() 多數高階筆電都還是使用DDR4 2133的時脈,甚至於MSI上一代Gaming筆電也是如此 MSI新款電競筆電將DDR4時脈提升到2400,有助於頻寬與效能的增進 ADIA64 Memory Read比以往2133時還要高出10%~14%的頻寬效能 對於遊戲時也會提升些許的FPS,雖然範圍不大但也是一個對效能再加分的設計 儲存裝置也是MSI一大特色,採用自家最新的Super RAID 4技術 SSD為NVMe M.2介面,TOSHIBA THNSN5256GPU7,採用16nm MLC IC HDD為HGST HTS721010A9E630,規格為7200轉與容量1TB AS SSD Benchmark - 2372 Seq Read - 2087.97 MB/s Write - 888.82 MB/s 4K - 64Thrd Read - 827.21 MB/s Write - 588.00 MB/s 圖中可看到裝置管理員對於SSD快取的兩個選項,若沒有打勾無法發揮到最佳效能 ![]() 電腦市場在這近兩年多來,值得許多使用者有較大動力去花預算去升級的電腦零件 第一應該就是非3D顯示卡莫屬,其次就是NVMe架構的M.2 SSD 突破多年來SATA3最大理論頻寬600 MB/s限制,大幅提升SSD的傳輸效能 當然近期也有U.2介面,效能會比M.2高一點,不過差異不大,體積也還無法裝在筆電中 所以在筆電市場中,若能有NVMe架構M.2 SSD對於系統傳輸效能會有很大的提升 GPU內部搭載兩種,第一種是Intel Core i7-6700HQ內建HD Graphics 530 第二種nVIDIA GeForce GTX 1060,容量為6GB GDDR5,以下測試皆為1060效能 3DMARK Fire Strike => 9627 ![]() Heaven Benchmark 4.0 DX11 1920 X 1080 => FPS 113.8 ![]() Call of Pripyat Benchmark 解析度1920 X 1080,開啟Ultra模式,其餘設定為預設值 ![]() FAR CRY 4 解析度為1920 X 1080,將3D特效開啟到Ultra模式 開頭選單畫面 - 173 FPS,圖中播完開頭動畫後在一開始場景畫面 - 75 FPS 75 FPS對比一下之前測試過的970M為48 FPS,GTX 980為83 FPS ![]() |
Tom Clancy's Rainbow Six® Siege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
1920 x 1080,GRAPHICS設定Ultra 進入遊戲一開始場景畫面 - 117 FPS 對比一下之前測試過的970M為48 FPS,GTX 980為112 FPS ![]() Assassin's Creed Syndicate 刺客教條:梟雄 1920 x 1080,GRAPHIC PRESET設定ULTRA HIGH 進入遊戲一開始場景畫面 - 37 FPS ![]() 這兩年Intel或nVIDIA都開始把PC的產品下放到NB中,為了因應電競筆電的效能需求 雖然效能提高許多,同時提升的熱輛與耗電量也是各家NB品牌要去克服的難題 可以看到GT62VR採用GTX 1060所呈現的3D高效能,贏過GTX 970也贏過GTX 980M 就算是對上GTX 980也不會落後太多,少數遊戲還有因為新架構反而勝出的情況 GeForce GTX 10 Series在效能有大幅度地提升,也為電競筆電帶來更好的3D表現 windwithme拆開GT62VR 6RD DOMINATOR底部外殼來分享內部硬體與設計 左方為兩個DDR4 2400插槽與重低音單體,鍵盤下還有兩個DDR4插槽已安裝16GBX2 左下方為M.2 SSD,右下方為2.5吋SATA3 HDD 上方為MSI新一代Cooler Boost 4散熱系統 左右兩邊為Cooler Boost 4雙風扇設計,風扇直徑為8公分,高度為1.5公分 黑化銅導管都為加厚加粗的用料,也讓GT62VR在散熱能力更為升級 i7-6700HQ由三根熱導管負責,而GTX 1060由四根熱導管來散熱 這樣的散熱用料與設計應該是目前高階筆電市場中數一數二的高水準 不過也因為如此,讓機身的厚度會更高一點,算是魚與熊掌難以同時兼顧 室內溫度約29度,進行散熱能力測試 首先是nVIDIA GTX 1060 關閉Cooler Boost 4,運作FurMark得到待機49度與全速80 ![]() 開啟Cooler Boost 4,運作FurMark得到待機44度與全速69 ![]() GTX 1060在Cooler Boost 4散熱技術對比之下 待機時開啟約可低5度,全速時約可再低11度 CPU為預設值2.6~3.5GHz,電源模式為平衡 關閉Cooler Boost 4,運作LinX 0.6.5讓系統全速時 - 71~82 ![]() 開啟Cooler Boost 4,運作LinX 0.6.5讓系統全速時 - 61~74 ![]() 在燒機狀態下開啟Cooler Boost 4後,大約可讓CPU溫度再下降8~10度左右 雖然待機的溫差並不算大,不過在全速下的溫差表現讓人滿意 以這樣的高階硬體配備,GT62VR所呈現散熱能力表現個人認為非常出色 Cooler Boost 4所發出的音量並不算太大,而且音質偏向低頻,這也使得實用度大增 對於有時玩遊戲或是讓筆電在高負載環境下,想要有更好的散熱表現便可以開啟此技術 電池續航力表現,Windwos 10電源選項設定為平衡 搭載GTX 1060播放DVD影片,1小時後剩70%,3小時後剩10% 大約可達3小時左右,以如此高階的硬體配備來說,GT62VR續航力表現在水準之上 總結GT62VR 6RD DOMINATOR 具有特色與優勢的部份 1.上蓋A面增加兩條紅色線條,並有折線搭配更加表現出速度感 2.採用新世代nVIDIA GTX 1060,讓3D效現能有大幅度提升 3.有線與無線網路都使用Killer Gaming晶片,並支援Killer Shield硬體技術 4.霧面IPS面板色域可達100%sRGB與72%NTSC,並提供True Color色彩校正技術 5.新版本DRAGON CENTER提升軟體整合功能與更出色的版面配置 6.Cooler Boost 4雙散熱器與加粗銅導管在同級電競筆電中有過人的散熱能力 7.Dynaudio技術搭配NAHIMIC 2音效軟體,使得電競音效表現十分出色 8.提供4-DIMM的DDR4插槽,時脈提升到2400擁有更高的頻寬表現 9.搭配Steelseries Engine 3,燈光管理、豐富巨集指令設定與多組虛擬鍵盤功能 10.15.6吋約有2.93公斤,比競品DELL Alienware 15的3.2公斤還要輕一點 未來能夠再加強與改進的部份 1.機身厚度若可以再薄一點,或是降低D面墊高軟墊會更好 2.SteelSeries鍵盤按壓感有些偏軟,如果能再多些回饋力道能讓手感會更好 3.WebCam所呈現的畫質還有加強的空間 4.B面與D面的霧面塑料材質希望可以處理或是更換用料提升質感 5.機身後面的散熱出風孔若能像GTS72S加上紅色線條點綴會更有質感 效能比 ★★★★★★★★★☆ 88/100 用料比 ★★★★★★★★☆☆ 88/100 規格比 ★★★★★★★★★☆ 90/100 外觀比 ★★★★★★★★☆☆ 80/100 性價比 ★★★★★★★★☆☆ 82/100 此回MSI在高階電競筆電的更新速度比起其他品牌還要快一點 有許多機種已經開始支援VR,也更新到GTX 10系列GPU來有效提升3D效能 此外GT62VR也做了些加強,像是DRAGON CENTER的改版 散熱升級到更強的Cooler Boost 4,或是更精進的NAHIMIC 2音效軟體 外觀也將A面做調整後看起來更有速度感,面板搭配True Color所呈現色澤更是出色 GT62VR許多優勢都是在於內部設計與用料,外在就在音效與面板色澤等等 不過個人認為外型設計還是有再進步的空間,也許為了減輕重量為考量 有關重量部分難以取捨,個人將使用過多款品牌的高階筆電所提出的想法 如果不介意提升一些重量,但外殼能偏向DELL Alienware高質感路線也不錯 畢竟GT是MSI最高階的電競筆電產品線,主要追求筆電領域的高效能 所以價格、重量或體積皆會偏高一點,但MSI也有GS輕薄路線與GE平價路線可以選擇 如果是高階市場來看,GT62VR對比其他品牌硬體配備相近的筆電,應該還是有很不錯的競爭力:) |
建議msi 參考舊款蘋果,搞一個信仰燈 LOGO 在A殼上.
會變色最好, 總之搞炫一點. . |
引用:
小弟也覺得像Dell Alienware在A面有個圖型可換燈號的信仰燈蠻加分的 :) |
引用:
GT60-0NE的背面就是msi信仰燈這樣...不過就只是微星小寫的招牌樣式... :laugh: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18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