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感覺OST電容很可憐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44344)
|
---|
引用:
原來有這樣的考量.....哈,把未使用的電容密封起來放冰箱好了。 :laugh: |
引用:
大大看你這一小段,我笑了.................... 套在微星身上(早期K7 SDRAM主機板身上) 1. MSI有大規模爆嗎? (事實是"有"的) 2. 可能有問題的,MSI有主動告知嗎? (事實證明是"沒"有的) 3. MSI有負起責任嗎? (事實上一開始不承認的,之後太嚴重才承擔責任的) 4. MSI除了這個個案以外新板子還有明顯爆漿問題嗎?(末期P3跟初期P4都有) 每次看到有人用OST的事件攻擊華碩,然後推MSI主機用什麼日系的,天ㄚ............. |
引用:
上回看過Ti某個設計給CPU/VGA的零件的doc,確實是以『OS-CON』電容為測試數據基準;連OS-CON的某型號都有標示;其實不少設計給CPU/VGA的零件的文件,都以OS-CON為標準,而且,強調是SANYO的,不是富士xxx的。 實際上看到這些零件的使用,除高價VGA卡真的使用OS-CON外,當VGA卡價格滑落、或在主機上,偶看到的都是以大容量的電解電容來代替。 小弟比較好奇的是:改用大容量的Ultra_Low_ESR電容會比OS-CON的特性差嗎? |
引用:
其實,M牌P 2時代就有兩年不到就Over的記錄。G牌在K6-2 300時代連SANYO WG也有類似的情形;不過,不曉得是當時網路沒現在發達,還是偶遇到的是『個案』。 就『斷章取義』來說: 偶覺得ASUS即使是用了日系電容,但等級不如其它採用日系電容的二線A廠商。M牌近年來從改採NCC KZG/KZE到現在以松下電容(等級與ASUS用的一樣半斤八兩)為主。前者出狀況的風聲仍是遠比後者小.... 買一張mb又不是只考慮電容,別太計較了;如果買到相容性差(如韌體寫的太鳥)、或不穩定(硬體設計太差)的板子,就算給它全換上最猛的電容,又能如何? |
不管用的是 TCNQ 還是 polymer, 其導電性都比電解液高。另外,若絕緣層發生微小短路狀況,這兩種材質都在該點轉變為絕緣,避免因短路造成大電流不停加熱電解液然後... 的狀況。
|
引用:
嗯嗯.. 同意~ 意思是指一輛車如果原本設計就有問題~ 輪胎換上最頂級的也無三小路用~ |
引用:
微突應該就算不正常了...:jolin: 就算外表是好的...也有可能是有問題的... :stupefy: |
引用:
大家認定的"微凸"定義可能有點差異喔... OST的電容一出廠就不是"完全平整"的了,四邊看起來都比防爆紋還高一點點(在某些人眼中是"微凸") 不過要是真的"微凸"那會看得清清楚楚...會凸的"很明顯"才是...(可能是上面也可能是下面) |
自己注意好散熱.不要長時間開機...這樣要爆電容也不容易吧...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5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