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人本"好像只會出一張嘴!?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20909)

darkangel 2007-04-29 11:41 PM

引用:
作者nzcym
電腦的基礎是邏輯 AND, NAND, OR, NOR, XOR , 不是三角函數 (sin, cos, tan ) 也不是機率 + 排列組合 (n!, 100C50 ....). 所以如果為了增加電腦軟硬體設計的能力而去學數學, 這不是不行只是學習的投資報酬率不會很高.


三角函數用來設計軟體其實是有用的。
如大餅統計圖或圓錐體...

lyl 2007-04-30 12:25 AM

可以想想看, 對數學一竅不通的人, 數目比懂些數學的人多很多, 也活的好好, 沒比懂些數學的人差在哪

事實上, 用到的機會太少了
要是跟你說, 有個理論很基礎, 到處都存在, 也很重要, 要花你每週3~4 hour, 長達4~6年來學習, 用到的機會是一年用不到幾次, 甚至沒有, 就算用到, 大多也是基本的式子就夠
要是我沒興趣的話, 就學點最基本的入門即可, 其他一定不想學了, 算一算, 等要用時再找付費諮詢, 或書籍網路找答案, 都划算很多

這些東西不是不能學, 而是有興趣的學生, 去學個鑽精就夠了, 也可以節省學習資源

大學許多必修是一點用都沒有, 國內也沒有那方面的產業或公司, 甚至也沒有教授在做相關的研究了, 何必學呢?
反而像是一些必用的科目(除非不想混這行了), 還列為選修, 這不是本末倒置?

lyl 2007-04-30 01:00 AM

想一想, 從小學到國中/高中, 總共有9~12年, 假如能抽出1年作為各種大學學科或社會人文的通識教育, 以及找出未來人生方向, 慘的話就當作是延畢一年,
要是能讓找出未來方向的學生比例, 有效提升的話, 這非常有價值,
(當然這是說說啦, 到底有沒有效, 很難講)

但是... 輔助學生找出未來方向, 在我求學階段中, 從沒見過教育有做過這種事, 更別說做好了

許多人念到研究所了, 都還不覺得是他要的東西, 這樣一輩子的工作也不會有快樂

kevin2050 2007-04-30 01:06 AM

杜老爺造句法
人本->人本只要出一張嘴就行,有意見嗎:laugh:

jjhuang.tw 2007-04-30 04:27 AM

人本只出一張嘴????

當然不是,他們也出參考書。

kioko 2007-04-30 04:51 AM

引用:
作者jjhuang.tw
人本只出一張嘴????

當然不是,他們也出參考書。

聽說還綁參考書的標!?:tu:
原來這就是推動多剛多本的好處?:laugh:

nzcym 2007-04-30 06:45 AM

引用:
作者巧克力酥片
您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是舉個例子而已,因為我現在在攻這方面的東西。其他的領域都有用到數學,只是偏重那一方面而已。我是在回應上面有一位站友的回文,他是說學那麼多數學根本沒什麼用。事實上,數學有用的地方很多,只是我們平常自己感受不到,並不是說沒機會用所以以前就是白學的。


引用:
作者nzcym
學數學最重要的不是光會背公式, 而是學習思考方式. 最終的精神就是張三豐的太極拳, 即使把師父教的拳路忘光了( 即使把課本教的公式忘光了) 還是能把太極拳打得虎虎生風 (還是能在一片混亂中理出頭緒). 心法才是武術的精髓, 劍譜/拳路那些東西只是拿來參考用的. 科學思考方式才是學問的精髓, 課本/公式那些玩意只是拿來參考用的.

學習兩大重點 -- 1. 方法 (pathfinder - sailing on uncharted water confidently) 2. 投資報酬率 (one shot one kill) .

科學思考方式才是學問的精髓, 課本/公式那些玩意只是在自己想不出解答時拿來參考用的.

nzcym 2007-04-30 07:03 AM

引用:
作者lyl
想一想, 從小學到國中/高中, 總共有9~12年, 假如能抽出1年作為各種大學學科或社會人文的通識教育, 以及找出未來人生方向, 慘的話就當作是延畢一年,
要是能讓找出未來方向的學生比例, 有效提升的話, 這非常有價值,
(當然這是說說啦, 到底有沒有效, 很難講)

但是... 輔助學生找出未來方向, 在我求學階段中, 從沒見過教育有做過這種事, 更別說做好了

許多人念到研究所了, 都還不覺得是他要的東西, 這樣一輩子的工作也不會有快樂

其實幼稚園小學就該開始定向, 其實大學生轉業改造為中小學教師就是一個警訊. 這代表目前的教育體系無法做到人盡其才, 充其量只是大量製造符合教育部標準的廢料. 更糟糕的是大部分生產出來的產品(教育出來的學生)根本沒有人要買(所學專業科目難就業, 遞出履歷表在專業學歷這一欄就被刷掉).

lyl 2007-04-30 08:57 AM

從考試可知, 台灣教育問題, 在培養一堆複製通才, 卻沒培養專才,
要求學生快速的記住"各種"題目與答案, 就沒有培養獨立的思考尋找"某些"問題與答案

通才什麼都要會, 實際上是什麼都不會, 還不如任學生由興趣來發展專才
以一個專才來說, 可能因為時代的變遷或市場需要, 他會不得所用,
但當人數很大時, 各種專才都有時, 1000個各有專精的專才, 遠比1000個什麼都只會點皮毛的通才, 好用多了

這種問題到了大學, 還是一樣...
遇過許多高學歷的研究生, 在遇到課本以外的簡單問題時, 就沒辦法獨立思考去尋找答案,
由一個人問的問題就知他的程度所在, 遇過許多大學生/多研究生問的問題程度, 只能用嘆息來形容, 只因為課本沒教...

學生很懂課本, 問題是課本已有的題目與解答, 還需要他來回答嗎? 實際常遇到的問題與答案, 是書上都沒講, 甚至也沒人知道, 但都很簡單, 只不過老師和教科書沒教

別以為大學教育下的通才, 會自己磨練成為因應市場所需的專才, 入社會這幾年還沒看過這種例子,
會成功的人才, 早在大學時跳出了教育的限制, 自己將自己訓練成專才了
因此覺得目前教育, 只是在替自己的問題找藉口

lyl 2007-04-30 09:09 AM

引用:
作者lyl
別以為大學教育下的通才, 會自己磨練成為因應市場所需的專才, 入社會這幾年還沒看過這種例子,
會成功的人才, 早在大學時跳出了教育的限制, 自己將自己訓練成專才了

因此我們的教育花這麼多時間培養通才, 還不如不要教這麼多了, 基礎教育花一部份時間來做通識教育, 培養個人興趣或志向, 大學也該挪很多時間來培養個人的獨立思考能力, 不是很必要的東西就不用教了
(專題的份量太少了, 而且很多都在混)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3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