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政府終於醒了!! 財政部:房地產將課奢侈稅 !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21377)

z.. 2011-02-25 08:01 PM

引用:
作者Eric.chang
問題是定太多年會有更大的問題
一般人因有急用要變現也會被課到
投機客敢抱很多年的除非是很好的標的
不然很多都是做很短


小弟不想再被當成目標打,所以不再回應這根本問題,反正事情絕非這樣...

kevinjia 2011-02-25 08:19 PM

愚人節提前到而已

課增50%才對

選票才會50%

15%

下次選票15%都不會有

爛政策

下台去吧! :tu:

斯圖亞特 2011-02-25 08:22 PM

房仲與靈異房產區網友的意見..
未來課稅會造成房價上漲,未來買會更貴
所以現在趕快買 房市另類利多 :D

Lavion 2011-02-25 08:53 PM

那麼, 面對這種泡沫越吹越大的趨勢, 未來可有什麼趨吉避凶的避難方法呢?

我無房無貸款沒有欠債, 房子是租的, 只有買不起房子的一點點存款而已...

SMiLEAhPaiN 2011-02-25 09:29 PM

好奇問一下這裡的大大

改採共產制度 這樣會不會比較有效 :confused:

每個人住的房子一律政府配發....

leemao 2011-02-25 09:39 PM

引用:
作者斯圖亞特
房仲與靈異房產區網友的意見..
未來課稅會造成房價上漲,未來買會更貴
所以現在趕快買 房市另類利多 :D


按新聞所載財政部規劃
若是買房"自用"是不課這額外的10-15%稅
除非是"非自用住宅"並在1-2年內移轉的才會成為被課徵的對象
換言之
若能確實做好相關配套以為把關
儘量減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可能性
相信對於遏止房市投機風氣是有助益的
畢竟對於投資客而言
1.期間內交易代表須額外承擔這10-15%交易稅與價差風險(物件售價較周遭物件高)
2.期間過後交易也代表須忍受期間內資金無法有效運用與房市變動風險
所以靈異房產區網友的意見
嚴格來說是不成立的

leemao 2011-02-25 09:45 PM

引用:
作者Lavion
那麼, 面對這種泡沫越吹越大的趨勢, 未來可有什麼趨吉避凶的避難方法呢?

我無房無貸款沒有欠債, 房子是租的, 只有買不起房子的一點點存款而已...


哈~
就天天高唱王彩樺的保庇
保庇政府這次是玩真的
不要呼嚨就好了
不必想房價會下挫
只要能讓房價持平或緩漲
你的"成家"機會就會比現在高多囉 :p

jeff641125 2011-02-25 09:46 PM

引用:
作者leemao
按新聞所載財政部規劃
若是買房"自用"是不課這額外的10-15%稅
除非是"非自用住宅"並在1-2年內移轉的才會成為被課徵的對象
換言之
若能確實做好相關配套以為把關
儘量減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可能性
相信對於遏止房市投機風氣是有助益的
畢竟對於投資客而言
1.期間內交易代表須額外承擔這10-15%交易稅與價差風險(物件售價較周遭物件高)
2.期間過後交易也代表須忍受期間內資金無法有效運用與房市變動風險
所以靈異房產區網友的意見
嚴格來說是不成立的


問題在於 "自用" 是誰來認定?? 國稅局嗎???

那如果真的是自用被認定為非自用~~該怎樣申訴?? 還是要提"ㄑ一ㄢˊ"來講呢??

然後自用住宅就不能在兩年內買賣嗎?

基本上訂這樣的政策根本就是封大門留側門~~沒啥鳥用~~

archarch 2011-02-25 09:59 PM

自用就是你所有權的房子..遷入自己的戶口...

自用跟非自用的房屋稅也不一樣.




引用:
作者jeff641125
問題在於 "自用" 是誰來認定?? 國稅局嗎???

那如果真的是自用被認定為非自用~~該怎樣申訴?? 還是要提"ㄑ一ㄢˊ"來講呢??

然後自用住宅就不能在兩年內買賣嗎?

基本上訂這樣的政策根本就是封大門留側門~~沒啥鳥用~~

42wood 2011-02-25 10:03 PM

一個做仲介的朋友說

目前投資客房屋換手,總價大約只加5-7%就出了

但是因為自備款低,銀行利息也低。實質利潤15-20%。

比融資買股票賺得更穩。

所以才很多人投入。

政府設15%。是有調查過的。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18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