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學制擬改543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99179)

polar168 2010-07-08 06:44 PM

改制成 5-1-2-1-2-1

大逃殺一年 :stupefy:

小龐 2010-07-08 07:02 PM

覺得是想藉挖東牆補西牆的方式,解決先前教師量產過剩的情況.
改成336好了. 說不定還有增加教師的需求.

P&W 2010-07-08 07:18 PM

又不是成熟與否的問題,而是是否有貫徹淘汰升級制度,沒有辦法畢業升級的就應該刷掉,或是提早就業,又是那個笨蛋的主意?∼∼

p2p 2010-07-08 07:42 PM

引用:
作者rearl
所有的改制
都不離...........

















背後的權與錢



推........ :flash:

LittleJohn 2010-07-08 08:17 PM

12歲(國六生)跟15歲(國三生)的身心狀態差異太大,

況且現在很多國中還是有國三生欺負國一生的事情,

這只要是在國中任教當導師的都見過,

貿然變更學制恐怕會造成更大的問題。 :think:

nyko 2010-07-08 08:38 PM

引用:
作者rearl
所有的改制
都不離...........
背後的權與錢



您真內行

注音換個位置唸叫改革
聯考改基測 還是考考考
5+4+3加起來還是等於6+3+3

用的好好的就繼續用
改東改西只不過還是換湯不換藥
納稅人的錢盡養一堆廢物

chiayiman 2010-07-08 11:15 PM

引用:
作者B76202023
這樣會多花很多預算...

你把不能公開的秘密講出來了
沒預算哪來油水撈

fgasfgasg 2010-07-08 11:30 PM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07/8/28tif.html

3大過、99支警告 國三照樣畢業

=======================================
改成4年要挑戰這紀錄的機會更大了!!! :stupefy:

LALALOVE 2010-07-08 11:35 PM

引用:
作者popo5201
學制擬改543 小學變讀5年
更新日期:2010/07/08 04:21
〔記者林曉雲、胡清暉/台北報導〕實施已八十八年的「六三三」學制(小學六年、國中和高中各三年),可能會有重大轉變!


八月底登場的全國教育會議,在「教育體制與教育資源」議題部分將討論學制調整,有可能變成「五四三」或「五三四」,小學都縮短為五年,國、高中延為七年(國中四年、高中三年或國中三年、高中四年)。


擔任中心議題召集人的台師大名譽教授謝文全表示,小學生愈趨早熟,小六生第二性徵明顯,屬於青少年前期,與中低年級在身心的成熟度已有明顯差異,是否應歸為國中階段,給予更多的試探潛能和輔導,便於教學及管理。


不過,此方向未獲教學現場的支持,台北市明道國小校長謝素月表示,國小老師會拍拍手,國中老師就慘了。國中有基測考試壓力,把小六生歸為國中生,是讓這些孩子提早面對考試壓力,且把接近狂飆期的小六生丟到國中未必妥適,教育學者要多到教學現場了解實況。


新竹市陽光國小校長陳思玎則表示,即使年齡相近的孩子,成熟度也有很大的差異,而歐洲有些完全學校的學生是六到十八歲混齡,教材和課程才是重點。


北市芳和國中校長陳採卿表示,學制變動涉及層面廣泛,青少年身心變化大,在狂飆階段應得到更多的關注,若增加國中學生人數,師資不只要增加二倍,另小六和國三生差異很大,放在同一學校裡,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未必有利。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則贊成這項規劃,他認為小六生在體格、心理等方面較接近國中生,早點進入國中,有助於輔導及教學;但牽動到學制改革,應該連同十二年國民教育一併討論,訂出具體期程,同時思考五歲幼兒免學費的政策,把幼稚園大班納入國民教育。

八字沒一撇的東西,記者都能說成「擬改」 :rolleyes:

superxy 2010-07-09 12:15 AM

6-3-3 千萬不能改... :flash:

經濟成長率百分之六 :jolin:
人民所得每人每年三萬美元 :think:
失業率降至百分之三以下 :cry: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3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