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i7-6700K挑戰24/7 5G之路 #1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86559)
|
---|
5g能達成 cinebench r15才算穩 目前沒人達成
|
1個附加檔案
引用:
cinebench r15 無法一直連續跑, 所以當初被排除. 但感覺好像沒有很嚴苛? 剛剛跑5.0G第一次就過了 |
感覺 cinebench r15 沒比較嚴苛+1
|
1個附加檔案
最低電壓正常開機 跑MARK99 正常看片上網使用OK
|
引用:
水冷?有開蓋嗎?.. |
引用:
憤怒的Intel玩家表示: ![]() |
i7-6700K挑戰24/7 5G之路 #10
2個附加檔案
"穩定" 一詞對每個人都定義都不一樣. 因此就延伸出不同的測試程式.
小弟在前面有提到幾個壓力測試軟體, 後來選了x.264當作快篩工具 1. x.264 壓縮 (AVX2/FMA3) 2. ROG Realbench 2.41 (AVX2/FMA3) ------------------------------------------ 3. prime95 (AVX2/FMA3, 讓CPU發燙專用) 4. Intel Linpack (AVX2/FMA3, 讓CPU發燙專用) 上面畫了一個分隔線, x.264/realbench都是真正應用程式會用到的東西, 也大概是一般消費性軟體的最高連續負載. prime95/linpack則算是人造負載, 因此可以產生超越一般軟體對CPU的負載. 挑選這些軟體主要是他們都有利用到AVX2以及FMA3指令. 而這些指令最耗電, 也可能(小弟自己猜測)是過去幾代, 所有Intel CPU中最慢的Speed Path. Speed Path是IC設計的一個概念, 描述的是CPU中有一系列堆疊起來的邏輯閘, 這些邏輯閘被賦予要運算一些東西, 每個指令都有自己一套不同的邏輯閘, 複雜度不一. 每種運算都需要某個時間完成, 若clock在運算完成以前就來, 這些邏輯閘就會出錯, 導致CPU進入不正確的狀態. 換句話說, 最慢的speed path會決定一顆CPU可以跑多快. 我們超頻時加電壓其實是在加快邏輯閘的切換速度, 讓最慢的speed path變快, 相對的也就可以在不出錯的狀況下提升速度. 回到主題, prime95以及linpack既然是人造負載, 只要跑這些軟體時運算正確, 其他軟體因負載較小, 就會是正確的 (手法也要對). 小弟過去測試x.264 跑 4.9G是穩定的, 但因為電壓過高而退回到 4.8G, 跑比較合理的電壓. 其實一般使用者用 x.264/realbench, 連續測試24小時就大概永遠也不會看到藍屏. 小弟前些時候寫的結論也是以x.264為測試基礎. 但若想要模仿原廠的測試條件怎麼辦? 可以考慮跑prime95或者linpack來操CPU. 要跑這些程式以前請確保CPU的散熱非常好, 從室溫到破百只需要1-2秒, CPU沒有好好散熱就會一直被throttle. 到底有多熱? i7-6700K的出廠4.2G turbo速度就已經足夠讓功耗超過91W (6700k的TDP). 小弟知道大家都是要看血腥的, 因此特別附上經過長時間測試, prime95可以穩定跑的設定 :D 4.8G電壓從原本1.408V變成1.456V. 功耗從125W變成175W. 功耗有點嚇人但開蓋後加上水冷有效的將溫度控制在合理範圍, 電壓也有逼近小弟個人的24/7上限, 但還可以接受. 有需要絕對穩定的大大們可以用prime95/linpack做壓力測試, 一般使用者可以考慮只跑完 x.264/realbench就可以宣稱穩定了. 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 決定用哪種程式做超頻穩定性的驗證會決定最後可以超頻到多快 |
引用:
未開蓋,廉價組合水冷,預設不吵,房間27度待機不超過28度 |
好久沒看到超頻文, 訂閱先 :shy: :shy: :shy: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2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