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交通】騎樓空、機車無處停,大開35萬張罰單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28948)
|
---|
另外補充給某人少數幾位網友看的,阿盈局長自己親自寫出來的機車政策方向如下:
---------------------------------------------------------- 感謝網友關於機車議題方面的建議,本府的交通政策願景是以「永續交通、親和人本、宜居安全」為主。 故對機車政策的理念亦遵循此一原則,且將汽車與機車同等對待,未來將以「先給後要」為原則,同時透過強化大眾運輸、腳踏車及人行系統、機車運輸需求管理等配套性策略,達成降低機車使用率,控制機車數量成長,讓機車回歸為非通勤目的、地區型之運輸工具。 至於機車肇事的原因很多;包括駕駛道德、限速行駛、保持安全適當間距及是否禮讓行人等行為,故為防杜機車肇事,將藉由執法、教育及宣導等整合性作法逐步降低機車事故,另「放寬考照年齡」、「考照方式」和「修法」等涉及全國一致性規定之問題,也會適當時機向中央建議與反映,也希望大家繼續再給予指教。 --------------------------------------------------------- 這樣還看不懂話中之意的,我也沒辦法了... :jolin: |
引用:
你放心好了 以政府和公務員的無能 幾十年可能都消滅不了機車族 :laugh: 機車退出騎樓和人行道我個人是贊成 本來就不是說給停的地方 不能停是剛好 |
別說政府沒再幫機車族謀福利喔!!
http://times.hinet.net/times/articl...option=politics 台北市政府2年前砸下近2億元,把通往故宮路上的自強隧道,裡外大整修,內外都營造成濃濃中國風,但隧道內牆上凸出來的裝置藝術,和機慢車道非常靠近,有騎士就曾經因此擦撞跌倒,北市府計畫要再花140萬,拆除危險範圍,而且用補釘的方式在原處加上鋁片,當初計畫不周詳的後果,就是破壞整體樣貌,又浪費人民血汗錢。 TVBS記者許儷齡:「自強隧道口的設計『蟠龍翔鳳』,非常有文化氣息,但裡面卻是危機四伏。」 剛進隧道,馬上遇到這凸出來的裝置,位置不偏不倚,剛剛好就在摩托車把手的位置,雖然上頭貼了反光紙,提醒大家多注意,但仔細看,反光紙傷痕累累,也就是說有人曾經就在這邊中獎了。台北市議員林國成:「機車從那邊來,他一定會這樣去打到。」 民眾:「我知道,我都有注意。」 不是每個人都像這位先生這麼注意,這一大片藍色、白色,很有青花瓷FU的馬賽克磁磚,可是大有來頭,當初台北市政府砸了近1億8千萬,讓年近40歲的老舊自強隧道,獲得重生。 但從98年隧道完成裝飾到現在,還不到2年,不少騎士都曾經在這邊發生擦傷意外,民眾罵翻了,去年市府總算拍板定案,打算把裝飾牆壁下半部拆掉,鋪上鋁片,這種像貼膏藥的處理方式和原本的馬賽克磁磚畫面恐怕不太協調。 北市府工務局新工處維護工程科長劉家銘:「我們拆除部分的原壁面,跟收編的部分我們會做處理,所以整個經費是包含拆除跟復舊的費用,大概130、140萬左右。」 說是為了顧及民眾觀感,所以從善如流,但當初花大錢打造門面,現在說拆就拆,納稅錢被這樣運用,民眾觀感可能也不會太好。 |
引用:
一些施政有沒有真正為機車族的安全&效率考慮,還是好大喜功注重表面,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think: |
機車退出騎樓
那商家也應該不能佔用騎樓來堆放物品 通通淨空還給行人空間 |
引用:
商家會跟你說那是私人土地 :unbelief: 以前在八德路上就碰過這種 |
大選前可以用這個話題拱立委呀.... 積極為機車一族爭取權益 :unbelief:
|
引用:
這位官員大概不知道東京都的腳踏車停車問題有多嚴重吧 :rolleyes: 機車跟腳踏車對路面與停車場空間的佔用,其實是非常接近的。但腳踏車的行動範圍與載重能力卻遠遜於機車。 人民會選擇機車,其實是非常理性的 :think: |
引用:
要看產權 :rolleyes: 行人空間應該還是回歸政府公營的人行道才是正途。 |
引用:
現在是新北市&台北市感覺有點想助長大量腳踏車免費停車在捷運周邊&人行道上,就連腳踏車停機車停車格也是可以!(交通大隊親自回覆給我的) 偏偏迄今腳踏車載人移動距離更短,管理法規不明確、沒有強制規定考照等等因素... 腳踏車已經變成路霸之一的情況,只怕會造成更大的問題。 (科技大樓捷運站、永安捷運站附近看看就知道... :stupefy: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0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