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效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6)
- - 想請問有關耳機輸出位準:18mW(32 ohms)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68834)
|
---|
你自己去試試, 你這麼說, K240 DF 這種高阻抗耳機照理來說很好推了. K1000 吃電流也不過 100mA, 我站上有 David Lin 所解說的如何推好 K501 文章. 裡面就有計算範例.
既然你說電壓只跟音量有關, 你去試試看隨身聽推 GRADO SR80 跟 HD600 那一個大聲, HD600 效率只差 SR80 2dB, 但阻抗是 300 歐母. 照你的說法, HD600 應該比 SR80 大聲囉???? 你究竟知不知道效率為什麼用 dB/mW 作標示啊?SPL 是什麼東西你清不清楚? 實在不能理解你說什麼阻抗越大越好推、越大聲這種論點, 你真的實際用隨身聽來接過高阻抗耳機? 隨身聽不能輸出大電流沒錯, 但是重點在高阻抗耳機要的不是大電流, 是大電壓.... 我寫了那麼多篇, 你重點還是擺在電流....沒電壓哪來的電流?你的電子學是這麼學的? |
引用:
http://www.myhpw.com/phpBB2/viewtop...t=7261&start=30 輸出阻抗不能太低?那那些擴大機後級動不動阻尼係數幾千, 輸出阻抗低到0.00x 歐母的晶體綜擴或是後級, 不就天天燒掉.... 其中有一篇是 Dream_Dreader 回答, 他是某大公司設計隨身裝置的高手, op 的輸出阻抗為什麼會越來越低, 為什麼理想驅動器的輸出阻抗最好為 0 是為什麼, 麻煩你好好看看. |
引用:
那麼請您直接把耳機接擴大機喇叭輸出好了 我還真的拜託您去試看看 不過耳機卡圈不要怪我 錯誤的東西無參考的意義 我看STUDER耳機輸出阻抗也不是0 莫非他們那些工程師還比不上您口中 的某大公司設計隨身裝置的高手 一般OP推耳機會接上一輸出電阻以保護OP 一般擴大機輸出會串上電阻以保護耳機 串上電阻您知道阻尼因素變成多少嗎 我不敢說自己很懂 但我還是第一次碰到您老兄這一等人 或許多看看AES的資料會幫助比較大 |
你....該不會認為電流供應能力多大, 耳機就要承受多大的電流吧?
K1000 可以接後級輸出你知不知道?它內附的喇叭線是擺好玩的?你知不知道K1000 的最大音壓只能 104dB, 也就是只能承受 1W ?照你這麼說, AKG 原廠是白濫囉? 有人還拿一堆耳機接過綜擴喇叭輸出, 那個燒了?你把最大輸出電流當成要用耳機就會全部用上?電子學是這麼學的? |
照您這麼說 也沒有耳機,喇叭接擴大機會燒掉了
因為到了MAX SPL以後耳機,喇叭就不會再吃電流了 我還真不知道現在的電子學進步到這種程度 二十幾年前的基本電學 電子電路課本還在書架上 明天拿去丟掉算了 原來我的耳機世界水準這麼高 |
to Roger站大 & ppa兄:
不知道這樣解釋對不對...... 如果把耳機比喻成保險絲..... 當保險絲(耳機單體線圈)承受電流>amp輸出級承受電流....燒amp 反之,amp瞬間輸出電流>保險絲(耳機單體線圈)承受電流....燒耳機 |
引用:
嗯....也不能這樣說..... 耳機單體的組抗也不是恆定的.....因頻段有高有低, 所以Amp的Pout(t)也隨著負載組抗變動.... 當組抗高時,Iout(t)較低....反之則較高.... 至於會燒amp或燒耳機.....則看兩者的電流承受力 而Pout(t)的大小隨組抗變化的同時也因Vout(t)有所不同 所以當amp音量調大Vout(t)增加,Pout(t)及Iout(t)也跟著增加.... 這樣就又繞回我前面說的,會燒amp或燒耳機看兩者的電流承受力 以上是個人淺見.....我只是個成績差到不行的爛2技生,如果有錯請各位前輩指正 :) |
引用:
我把技術上能算的都算給你看了, 你好像看不懂?你回應出來的, 幾乎沒有實際計算的例子, 也沒有原因, 一昧的就認為耳擴的輸出阻抗都很高, Studer 的輸出阻抗高, 所以不適合拿來推低阻抗耳機, 那反過來想, 你知不知道隨身聽的輸出阻抗究竟是多少?不要瞎猜, 拿出真實的規格數據出來就行. K1000 我接過的綜擴有晶體、有管機, ONIX OA88L、Rotel 1060、甚至管機 Village (拓樸), 全世界的 K1000 使用者, 大多數接的是後級或是綜擴, 大小瓦數的都有, 原廠建議, 如果要找後級或是綜擴, 還特別標明要找大瓦數的, 有的還拿 Goldmud 來推 (國外論壇不少人拿來推薦推K1000). 我站上早期耳機驅動器很少, 甚至有人拿喇叭插轉耳機座用綜擴在推高阻抗的耳機, 這些通通有相關討論. 喇叭耳機被燒、或是耳擴被燒, 都有原因, 不是什麼耳機接綜擴喇叭輸出一定會被燒這種想當然爾. |
引用:
耳機的阻抗變化像全音域, 不像有分音器的喇叭, 所以變化並不算是很劇烈. 耳機跟喇叭承受力看的主要是承受功率吧, 大電壓低電流還是可能會把高阻抗單體操掛. 一般標示耳機的承受力, 都是以多少mW 為主的, 沒有用mA, 甚至 A 在標示的, 理由何在? 燒 Amp 通常因為輸出阻抗一但比較高, 電流需求大的話, 產生的功率會變成熱能散發, 萬一太熱產生燒穿, 不只耳擴掛, 耳機也會一併掛掉. 這也所以說輸出阻抗最好低的原因, 因為這樣對 Amp 本身危險度低, 而功率也可以比較容易轉移到耳機上, 相對的, 耳擴的輸出能力可以因為輸出阻抗的降低而有效的應用, 避免讓輸出阻抗吃掉輸出功率. 輸出阻抗低的驅動設計很多, 就像 Dream_Reader 講的, 在線路上用負回受, 甚至於 OP amp 內就內建負回受, 目的就在於降低輸出阻抗, 以求工作時, 功率能完全提供給負載. |
引用:
這麼說跟喇叭單體的標示是承受幾W的意思是相同囉...... 可是所謂大電壓低電流.....這我有疑問..... 單體組抗值是否恆定,當電壓提高,電流勢必提高(I=V/R)這樣說來會燒單體 是不是應該還是算被電流燒掉的,因為電流過高會讓線圈過熱燒斷... 所以這方面來說不管用W或是A來標示,燒單體的理由應該還是看電流不是嗎? 引用:
這一段提到的"工作時, 功率能完全提供給負載"這點,用"盡可能轉移給負載"是不是好一點? 畢竟按照最大功率轉移的角度來看,要把輸出功率"完全提供給負載", 這點應該建立在負載阻抗=輸出阻抗才能成立不是嗎?:confused: 不好意思,問題多了點.....因為我也想多知道一些,請多包函:)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0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