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政府終於醒了!! 財政部:房地產將課奢侈稅 !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21377)

yaohoung2 2011-02-27 10:06 AM

引用:
作者hsinyic2
我家附近舊公寓
半年內轉手三次
從800多萬到1400萬

恭喜您 相信您家的價值也會跟著增值

hsinyic2 2011-02-27 10:37 AM

引用:
作者yaohoung2
恭喜您 相信您家的價值也會跟著增值


有甚麼用
自住又不能賣掉
現在我們兄弟倆都結婚
想在附近買一戶
已經是買不起了

yaohoung2 2011-02-27 10:47 AM

引用:
作者hsinyic2
有甚麼用
自住又不能賣掉
現在我們兄弟倆都結婚
想在附近買一戶
已經是買不起了

如果住家在荒郊野外
兄弟倆願意在旁邊蓋座住宅嗎
您願意 搞不好尊夫人還不願意呢 :D

super01 2011-02-27 11:14 AM

引用:
作者SMiLEAhPaiN
好奇問一下這裡的大大
改採共產制度 這樣會不會比較有效 :confused:
每個人住的房子一律政府配發....

你要不要去問一下那些共產國家
每個人都有配到房子嗎
三個字 無可能

geminiprince 2011-02-27 11:23 AM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laugh:

自住的房價漲了真高興....

於是脫手賣出後想在換房...

才驚覺.... 拷北啊... 為什麼這麼貴...

漲了別太高興 , 後果還是得面對.....

Ming 2011-02-27 01:21 PM

引用:
作者hsinyic2
有甚麼用
自住又不能賣掉
現在我們兄弟倆都結婚
想在附近買一戶
已經是買不起了

可以拿來貸款阿
:flash: :flash: :flash:

午時嵐 2011-02-27 02:20 PM

引用:
作者Ming
可以拿來貸款阿
:flash: :flash: :flash:

貸款要幹嘛 :confused:

斯圖亞特 2011-02-27 05:08 PM

我還記得在靈異房產區看到的 某房仲偽裝成自住客講的話
房價漲 就算不賣看到自己的房子價值增加了也很高興..
都不會說到萬一賣掉想在附近買更大間 卻也買不起

smic 2011-02-27 06:49 PM

引用:
作者午時嵐
政府終於醒了!! 財政部:房地產將課奢侈稅 !
奢侈稅來了!賣帝寶 投資客稅金多3000萬
TVBS 更新日期:"2011/02/25 12:12" 曾翌萍
...

標題有點怪怪的
言下之意之前都在睡 :jolin:

museshuner 2011-02-27 09:05 PM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ssueID/20101011

<經濟人語>:年輕人何時能享這種自由(葉家興)
2010年 10月11日 蘋果日報

急起急落的房地產市場,不但是民怨滋生的根源,也是多個國家金融風暴的元兇。台灣人薪資所得多年來原地踏步,然而都會區房價卻屢創新高。央行為打擊炒房,先後祭出多項行政手段和升息的貨幣政策,然而,人們對於政府房市政策滿意度持續偏低,認為房價不合理的民眾高達8成。
將房價除以所得,是國際間衡量購屋「痛苦指數」的通用指標。根據《蘋果日報》日前報導,30至34歲北市民眾年所得近57萬元,卻得不吃不喝20.8年,才能買得起平均成交價 1180萬元的2房公寓。北市居大不易,過去7年家戶可支配所得僅成長4%,房價漲幅卻高達80%,使首次購屋者的平均年齡延後至39歲。成家立業,結婚生子,對阮囊羞澀的年輕人而言,成為遙不可及的夢。
觀察各國房地產市場數據,以德國的房市政策最值得借鏡。德國房價所得比的「痛苦指數」只有3倍,並且多年來房價維持穩定。過去10年房價的年漲幅僅有1%,甚至低於2%的平均通膨。換言之,考慮物價因素,德國房價實際上以每年1%的速度縮水。
德國打房手段完善

德國人連續工作3年就可以買到房子,「痛苦指數」如此之低,是不是意味人人有房住,無殼蝸牛已經絕跡了呢?
令人吃驚的是,雖然房價相對低廉,但德國自有房屋率僅有42%,租房族高達58%,而年輕人中更有77%是無殼蝸牛。德國人首次購屋的年齡高達42歲,更比台北人晚了3年。
很明顯,台北人要工作20年才能買房,因此平均購屋年齡39歲,這個理所當然的房地產消費邏輯無法適用德國。房價等於3年薪資,卻要拖到42歲才買房,難道德國人都是從39歲才開始工作?當然不是!
關鍵在於德國政府控制房地產投機的手段完善,市場機制、法律與稅收三管齊下。首先,政府依據人口需求訂定詳盡建房規劃,維持市場供需穩定。德國總家庭數約3600萬戶,而可居住的房屋總量接近3800萬單位。供給相對過剩的房屋市場,加上透明的市場資訊,讓投機炒作無所遁形。
此外,嚴厲的稅收政策也是關鍵,包括非自住房屋的不動產稅、房屋買賣的交易稅,以及買賣價差獲利的資本利得稅,都壓縮房屋炒作的獲利空間。而健全的法律規範也為穩定房價提供法律保障,建商定價超出合理房價20%即要付出罰款,超出50%以上更構成刑事犯罪的要件,白紙黑字的法律條文,對投機炒作形成有效恫嚇。
德國法律還有詳盡條款保障房客的利益,使得無殼蝸牛租房的安全感不亞於買房。例如房東漲價必須出示書面理由,並附上至少三例類似房租漲價的證據,否則房客可以起訴房東漲價為非法行為。
買房子的理由,除了保值增值外,無非是讓自己更有歸屬感和安全感。如果房價沒有投機空間,租房又方便穩定,權益備受法律保障,何需買房讓貸款綁住人生呢?
也難怪台北年輕人犧牲生活,努力存錢付頭期款,還擔心「現在不買以後更難」的同時,德國年輕人卻選擇自由穿梭各地,求學、工作、體驗人生。房子只是個睡覺的地方,一個住宿的工具,而不是主要奮鬥的目標,更不是什麼身份的象徵或婚姻的入場券。年輕時,他們有足夠財務資源和心靈空間仰望星空、享受人生,思考生命的價值。只有過了中年,有了足夠的人生閱歷,體力也漸不允許,才考慮買房讓生活作息定著於一地。
我們的年輕人何時能夠享有這種自由呢?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副教授

---------------------------------------------------

對於打房政策,真羨慕德國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2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