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數位行動產品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5)
-   -   贛~爛哀鳳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69468)

Phenix 2019-12-16 11:16 PM

引用:
作者GCVincent
PDA 大概就只有 sony clie 一家越做越大,到了 VZ90 變成磚頭,然後
然後它就死掉了,變成最後一台。

2007Iphone 一代一開始就比 palm pda 小一點點又厚重一點點……
115×61×11.6 mm(4.5×2.4×0.46 吋)135g
(1999 palm V 80mm x 115mm x 10mm 115g)
金屬殼相比。彩色機的話,科技不夠,耗電,一般都很重。

2002 treo180
4.25 x 2.8 x 0.83 in

2004 Treo 600
4.4 × 2.4 × 0.9 in 168g (因為電池1800mAh)

2008 treo 650
2.3 × 4.4 × 0.9 in (112 x 58 x 23 mm) 6.3Oz 電池 1800mAh
treo 因為電池大,變薄很難。大概1~2週充一次電。
裝上大電池還有機會用到3週。
Iphone那一代可以用三週再充電?

第一隻palm OS pda phone 大概是. Kyocera QDP 6035 (200多g?),
到了 treo 600/650 其實是變小。
Handspring 還有出過 手機模組給 visor 系列 pda 使用。
Handspring v...

你忘記 當年 Apple Newton 出來賣其實超慘
因為要跟已經賣翻天的 Palm 對打不說
人家當年 Palm 又小又超長待機

Newton大概一兩天左右就撐不住了
哪怕是史蒂芬席格在火車上幫他們做了一個置入行銷也沒啥太大作用

Sony 我覺得是太晚介入市場不說
印象中當年的軟體也寫的不是太好
而且後來手機的功能越塞越多 慢慢也侵蝕到 Palm 的市場

像是西門子 6688i 很多功能都很獨創
像是語音助理幫助你預約提醒記事還可以錄音
設定在該事件的前一段時間播放提醒要做什麼

這類功能我覺得現在雖然智慧型手機也有 但是以當年的時空背景來說簡直驚天動地啊
要不是當年 Nokia 跟 Ericsson 真的吃光光
不然西門子後來也不需要賣掉行動裝置部門

GCVincent 2019-12-17 12:00 AM

引用:
作者Phenix
你忘記 當年 Apple Newton 出來賣其實超慘
因為要跟已經賣翻天的 Palm 對打不說
人家當年 Palm 又小又超長待機

Newton大概一兩天左右就撐不住了
哪怕是史蒂芬席格在火車上幫他們做了一個置入行銷也沒啥太大作用

Sony 我覺得是太晚介入市場不說
印象中當年的軟體也寫的不是太好
而且後來手機的功能越塞越多 慢慢也侵蝕到 Palm 的市場

像是西門子 6688i 很多功能都很獨創
像是語音助理幫助你預約提醒記事還可以錄音
設定在該事件的前一段時間播放提醒要做什麼

這類功能我覺得現在雖然智慧型手機也有 但是以當年的時空背景來說簡直驚天動地啊
要不是當年 Nokia 跟 Ericsson 真的吃光光
不然西門子後來也不需要賣掉行動裝置部門

1993 Newton 上市的時候,palm 還不知道在那個角落……
1996 palm pilot 1000上市
1997 newton 停產
1999 sony 宣布加入 palm
2000 clié s300/ S500 上市
2004 clié 停產
期間 sony 推出 11個系列近 20台,真的機海戰術……每一台我都想要!

Earstorm-5 2019-12-17 06:40 AM

引用:
作者blair
我只能不客氣的說
在手機機體整合的世界裡43...


唉呦~ 激動了, 我修改一下, 省元件好了, 比較沒爭議.

但貧果也沒有你硬體中想像那麼神啊, 然而不多說了~
這效應太恐怖.
其實硬體上, SONY大神蠻厲害的, 因為它總是在現有條件下, 繼續塞進去, 還不影響原功能.

Earstorm-5 2019-12-17 07:11 AM

想了想還是覺得要說實話, 我寫的那三樣(耳機孔, 記憶卡, 不能換電池)
其實就是我說的那些目的 (外加讓結構設計更好處理), 跟你寫的沒啥關係.
這就像我寫A方面, 你寫B方面一樣.

舉個例子來說:
你說背板做更薄, 裡面R角差異測試+新模具$之類的一堆.
那你思考還要做成可換電池 VS 乾脆改成不可換電池.
後者絕對是容易多了.

其實那都是為了讓設計更好做, 元件更少, 環境更好控制 (省錢也可以賣周邊).
當然, 貧果會塞新的東西進去, 但這完全不牴觸把舊東西拿掉的用意.

所以不要激動, 我講的其實沒錯. (可大可小, 但我就是做這種規劃的)

定律: 可動機構越少, 就越是好做. (不過這裡說這個很奇怪...)

federer888 2019-12-17 10:30 AM

蘋果不能插記憶卡是為了獲利兩個字而已,什麼機構的那些根本不重要,不是什麼大技術
11 PRO
64G 35900
256G 41400
512G 48400

研發成本三隻沒有任何差別,多放一點容量價格上的改變
64G升級256G要5500
64G升級512G要12500
一張512GB的頂級U3只要2900例如 三星EVO PLUS SD卡
95%的人大容量是為了錄影拍照還是影片音樂
這些只要一張SD就解決了
蘋果只要開放記憶卡,獲利馬上減少30%以上
因為大容量機種都賣不出去
99%的人最多選到256GB而已
因為即便蘋果的記憶體是採用NVME比較快沒錯
但是也鮮少有聽過會有人純APP超過256GB這個數字...幾乎沒有

講那些機構什麼的,根本不是什麼重點
旗艦級的安卓機也是隨便都能插記憶卡

blair 2019-12-17 10:34 AM

Sony我只能說已經是過去式了
那個工業設計真的沒比人強,為了成本就連成品品質都不見得顧得好
我少數用過的Android手機除了親兒子之外就是Sony了
因為工作上的經驗,我非常不喜歡韓國人,但是三星的S系列真的不錯

iPhone的機殼好不好做可以問問有點水準的師傅
上面幾個看起來若有似無的孔要怎麼做
為什麼只有固定那幾家接得到單,產能雖然是一個點,但技術沒到還是沒單的
技術到了你還要有那種產能跟良率能出貨給蘋果

軟體是Apple google microsoft各擅勝場
但工業設計這塊蘋果仍是業界標竿
就算Ive離開了,他們還是超強
他們跟別人不一樣的
是others必須三~六個月出一個設計就要上了
他們可以三~五年磨一劍
然後一支賣三年
這種商業模型別人還難以複製

blair 2019-12-17 10:44 AM

引用:
作者federer888
蘋果不能插記憶卡是為了獲利兩個字而已,什麼機構的那些根本不重要,不是什麼大技術
11 PRO
64G 35900
256G 41400
512G 48400

研發成本三隻沒有任何差別,多放一點容量價格上的改變
64G升級256G要5500
64G升級512G要12500
一張512GB的頂級U3只要2900例如 三星EVO PLUS SD卡
95%的人大容量是為了錄影拍照還是影片音樂
這些只要一張SD就解決了
蘋果只要開放記憶卡,獲利馬上減少30%以上
因為大容量機種都賣不出去
99%的人最多選到256GB而已
因為即便蘋果的記憶體是採用NVME比較快沒錯
但是也鮮少有聽過會有人純APP超過256GB這個數字...幾乎沒有

講那些機構什麼的,根本不是什麼重點
旗艦級的安卓機也是隨便都能插記憶卡

全世界都知道這個秘密
然後沒有人模仿一起發大財?

Earstorm-5 2019-12-17 10:48 AM

引用:
作者blair
Sony我只能說已經是過去式了
那個工業設計真的沒比人強,為了成本就連成品品質都不見得顧得好
我少數用過的Android手機除了親兒子之外就是Sony了
因為工作上的經驗,我非常不喜歡韓國人,但是三星的S系列真的不錯

iPhone的機殼好不好做可以問問有點水準的師傅
上面幾個看起來若有似無的孔要怎麼做
為什麼只有固定那幾家接得到單,產能雖然是一個點,但技術沒到還是沒單的
技術到了你還要有那種產能跟良率能出貨給蘋果

軟體是Apple google microsoft各擅勝場
但工業設計這塊蘋果仍是業界標竿
就算Ive離開了,他們還是超強


我懂那些~ 不用額外去問師父了, 少幾個孔與定位還可以增加良率 (減少加工變形).
雖然吐槽, 但不是什麼惡意, 今年SONY再不給compact系列, 我只好期待貧果的SE了.
如今已經沒有容量的拘束, 哪個系統的"手機"對我來說沒差了.

說真的, 雖然拿掉耳機孔, 也中間靠轉接頭彌補, 但後來整合藍芽與手機功能(earpod?)
真的也是做得很不錯, 但軟體方面我不懂, 所以跳過.

同理可證電池, 後來做了"區塊性"電池塊連結也是一個很好的應用(不是創新).

記憶卡實在沒有好處可講, 那.. 就.. 跳過.

我本身做製造生產的, 大概可以猜對方想幹什麼事情, 貧果想增加供應商讓加工難度下降也有可能, 讓結構單純點, 元件少點, 或是其它方法.

此外, 簡單的反向推論, 其它間手機廠商為何照抄, 顯然不可能每一個都有貧果設計功力.
(唯一共通的, 也就是我說的, 更是宇宙共用的動力動機: 省成本, 簡化)

少數幾個反過來做可動更多, 都是華人廠商, 特別是那個相機鏡頭, 升起/翻動..
自找麻煩啊.

說多了.

剛看到2018 iPad 9.7 (32GB) 不到9千, 這種有10小時續航的好東西, 娛樂用不錯.

Earstorm-5 2019-12-17 10:53 AM

引用:
作者blair
全世界都知道這個秘密
然後沒有人模仿一起發大財?


很多都開始模仿了~ 只是讓貧果衝前面, 讓消費者先感受, 看看情況, 再照做.

而且費德勒8888寫錯了, 安卓(旗艦)哪是他寫的那樣? 反而都是旗艦先照抄的~
貧果的東西要照抄, 在安卓生態, 一定都是旗艦先開始, 然後(未必)普及到中低階.
畢竟安卓中低階的使用者 VS 安卓的高階使用者; 後者跟貧果使用者比較類似.

安卓中低階的使用者有很多像我, 非常要求這些元件要給!
為什麼? 因為這樣額外的花費才會少 (說直白點就是周邊啦).

florance 2019-12-17 10:59 AM

$ony 在功能手機上確實有獨特之處。

但在進入 Smart phone 後,
$ony 的產品就跟著他的軟體+相機一起崩壞了...

防水... Google Sony 防水 不保固
這點我是不會把他當做優點來說就是...

如果 $ony 真的有這樣優秀? 在市場上應該不會是接近 other 的佔有率吧?

拿我唯一試用過的 $ony XS 當時應該是旗艦機種了吧...?!
LCD 尿屏/黃屏(省成本?), 從一開始的反應就不絕於耳(討論區)...
軟體 or 系統 or 硬體問題, 正常待機下會把正常來電自動轉接語音信箱... 電話功能=殘廢

用過 $ony Yari 功能手機的我, 只想砸了這台XS...

許久前, Android 版面有人都會貼一張 Apple 光劍版手機的嘲諷圖...
從今年的手機來看, 應該有機會由 $ony 提前實現...
引用:
作者Earstorm-5
防水與空間早就隨著技術解決了, 這點請看SONY. (或許古代NOKIA也很強)
唯一一個真的理由是把這些捨棄後, 結構單純化可以容許多鏡頭或天線等安排.

而且, 省成本的背後是使用者要花更多錢去處理需求.
買藍芽耳機或轉接頭, 換電池(按照他們建議原廠), 馬大容量或OTG...etc
這已經不是轉嫁, 而是創造其它收益.

不過, 我認為買貧果就要認清這一點, APPLE TAX~

只是其他廠商跟進, 也是因為他們發覺這一點, 讓貧果先做, 大家習慣.
然後他們一定也會跟, 至少可以省成本, 至於周邊, 多少賣一點, 雖然不能像貧果壟斷 XD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25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