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05
文章: 24
|
分享一些LCD規格與名詞說明(一)
DVI (Digital Visual Interface)
電腦處理的是數位信號 , 處理完之後送出來的也是數位信號 , 但是傳統的 CRT monitor 使用的是類比信號 , 為了與 CRT 溝通 , 送到 CRT 的信號必須先轉換成類比的才能使 , 因此一般顯示卡的輸出 (D-sub , 就是有 15 pin 的那個小插槽)送的是類比信號 LCD monitor 使用的也是數位信號 , 但是為了與一般顯示卡相容 , 所以會設計成可以接收 D-sub 接頭送出來的類比信號 , 然後再把這個類比信號轉換成數位信號去處理與顯示這裡就產生一個問題了 , 不論是數位轉類比或類比轉數位 , 一定都會有信號的遺失 , 因此為了與 CRT 相容的這個愚蠢理由 , LCD monitor 進行了兩次本來不必要的信號損失 , 造成的結果就是 , 看到的畫面會有一點點模糊 , 而其實 LCD 原本的能力可以顯示得更清楚 由於這兩年液晶顯示器開始熱賣 , 顯示卡廠商也開始推出可以直接輸出數位視訊的顯示卡 , 也就是多了一個叫作 DVI 的插槽 , 如果你買一個有 DVI 插槽的顯示卡 , 再買一個有 DVI 插槽的 LCD monitor , 這時 LCD monitor 所顯示的清晰程度才是該LCD 原本所設計出來的能力 當然 , 這樣的組合現在好像有比較貴 , 如果你不是對畫質非常挑剔 , 可以用就好 的話 , 可以考慮省這筆錢 壞點(dot defect) 所謂壞點 , 是指液晶顯示器上無法控制的恆亮或恆暗的點 壞點的造成是液晶面板生產時因各種因素造成的瑕疵 , 可能是 particle 落在面板裡面 , 可能是靜電傷害破壞面板 , 可能是製程控制不良等等等 壞點分為兩種 : 亮點 與 暗點 , 亮點就是在任何畫面下恆亮的點 , 切換到黑色畫面就可以發現 , 暗點就是在任何畫面下恆暗的點 , 切換到白色畫面就可以發現 一般來說 , 亮點會比暗點更令人無法接受 , 所以很多 monitor 廠商會保證無亮點 , 但好像比較少保證無暗點的 , 有些面板廠商會在出貨前把亮點修成暗點 , 另外某些種類的面板只可能有暗點不可能有亮點 , 例如 MVA , IPS 的液晶面板面板廠商會把有壞點的面板降價賣出 ,壞點沒有辦法修 , 如果你買的 monitor 有保固壞點 , 你拿去退給他他就是換一台給你 mura mura 本來是一個日本字 , 隨著日本的液晶顯示器在世界各地發揚光大 , 這個字在顯示器界就變成一個全世界都可以通的文字 , mura 是指顯示器亮度不均勻造成各種痕跡的現 , 最簡單的判斷方法就是在暗室中切換到黑色畫面以及其他低灰階畫面 , 然後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用力去看 , 隨著各式各樣的製程瑕疵 , 液晶顯示器就有各式各樣的 mura , 可能是橫向條紋或四十五度角條紋 , 可能是切得很直的方塊,可能是某個角落出現一塊 , 可能是花花的完全沒有規則可言東一塊西一塊的痕跡 mura 不會對使用上造成什麼影響 , 這屬於品味問題 , 面板廠商會把有 mura 的面板打成次級品用較低價格賣出 , 但是我沒有聽說 monitor 廠商有那種保證無 mura 的 , 這個通常也不會寫進 monitor 規格 , 所以買之前眼睛睜大一點 , 買到了只好自認倒楣 對比 顯示器的對比是這樣定義的 , 在暗室之中 , 白色畫面下的亮度除以黑色畫面下的亮度 , 因此白色越亮 , 黑色越暗 , 則對比值越高 一般 LCD monitor 的規格書上都會寫出它的對比值 , 但是這個值通常只能參考 , 因為面板廠商為了保護自己 , 有一些規格值會寫得很保守 , 對比就是其中一項 比如說 , 某機種的對比值明明可以做到三百 , 但是規格書寫的是 typical 200/ minimum 150 , 這是為了量產的時候萬一出了什麼問題導致黑色漏光對比下降 , 該批貨還是可以正常出貨 , 如果你想比較的兩款 LCD monitor , 對比值分別是寫 350 / 400 , 不要以為四百的那個真的有比較好 , 那只是這一家他敢寫而已 , 事實上 , 兩款分別寫 300 / 400 , 我都還會懷疑那可能是差不多的 , 實際上運氣好的話都有可能是做到五六百 如果你會很 care 這個 , 可以把想比較的兩台顯示器白色亮度調到一樣 , 然後切換到黑色畫面 , 在暗室下看誰比較黑 , 如果不是對畫質非常挑剔 , 在一般使用情況下 , 我認為對比三百應該是夠用的 色飽和度 (color gamut) 色飽和度是指顯示器色彩鮮豔的程度 顯示器是由紅色綠色藍色三種顏色光來組合成任意顏色光 , 如果 R / G / B 三原色越鮮豔 , 則該顯示器可以表示的顏色範圍就更廣 , 這是因為無法顯示比三原色更鮮豔的顏色 , 所以某顯示器三原色本來就不鮮豔了 , 那個該顯示器所能顯示的顏色範圍就比較窄 色飽和度是面板廠商的重要規格 , 但是我到現在好像還沒看過有 monitor 廠商把色飽和度寫進規格的 , 他們都是寫可以組合出來的顏色數目 比如說 , 某顯示器的 R / G / B 三種顏色光都可以分成 64 灰階 (6 bit) ,則該顯示器的顏色種類總共有 64*64*64=262,144 種組合 , 如果該顯示器的 R / G/ B 三種顏色光都可以分成 256 灰階 (8 bit) , 則該顯示器的顏色種類總共有 256*256*256=16,777,216 種組合 , 當然 , 灰階數越多顏色層次看起來會越細緻 , 但不表示顏色會比較鮮豔色飽和度的表示是以 NTSC 所規定的三原色色域面積為分母 , 顯示器三原色色域面積為分子去求百分比 , 比如某顯示器色飽和度為 71 % NTSC , 表示該顯示器可以顯示的顏色範圍為 NTSC 規定的百分之七十一 , 71 % NTSC 大約為為目前 CRT 電視機的標準 , LCD 顯示器目前作到這個程度的在色彩上就算高階了 , 目前筆記型電腦用的螢幕色飽和度大約 40 ~ 50 % NTSC , 桌上型液晶螢幕大多作到 60 % ~ 65 % NTSC , 當然各大廠都有持續開發高色飽和度 顯示器的計劃或已有量產 , 請不要拿來和我抬槓 , 我說的是 "目前" 和 "大多" 選購的時候 , 把喜歡的兩台 monitor 擺在一起 , 點相同的畫面 , 通常就可以看出誰的色飽和度比較好 亮度 亮度是指顯示器在白色畫面之下明亮的程度 , 單位是 cd/m^2 , 或是 nit 亮度是直接影響畫面品質的重要因素 , 在實驗室裡面我們常講一句話 :「一亮遮三醜」 , 一個明亮的顯示器即使色飽和度比較差或顏色偏黃等其他不利因素 , 還是有可能看起來畫面會比較漂亮 液晶顯示器會發光是因為它的背光模組藏有燈管 , 就像你現在抬頭可以看到的照明用螢光燈管是很像的東西 , 只不過小了一點 , Notebook 裡面會擺一支 ,Monitor 會擺上兩到六支或以上 , 目前燈管廠商都會保證燈管壽命在三萬小時或五萬小時以上 ,也就是使用三五萬小時之後亮度會掉到一半 , 所以其實液晶顯示器還算蠻長壽的 , 沒有其他破壞性動作造成故障的話 , 應該可以活到你想淘汰它的時候顯示器的亮度是使用者可以調整的 , 調到你覺得舒服的亮度就可以 , 調得太亮除了可能不舒服外 , 也會損耗燈管壽命 視角(一) 液晶顯示器由於天生的物理特性 , 使得使用者從不同角度去看時畫面品質會 ,有所變化 . 與正看時相比 , 斜看的時候 , 轉到當畫面品質已經變化到無法接受的臨界角度時 , 稱之為該顯示器之視角 視角的定義有三種 : 1. 對比 從斜的方向去看液晶顯示器 , 與正看時相比 , 白色部分會變暗 , 黑色部分會變亮, 因此對比會下降 . 一般定義當對比下降到10 的時候的角度為該顯示器的視角 , 也就是定義大於此視角的時候黑白已經不易分辨 . 一般面板廠商與監視器廠商規格書上對於視角的定義最常使用這一條 2. 灰階反轉 理論上顯示器從零灰階 (黑色) 到二五五灰階 (白色) 應該是灰階數越高則越亮 , 但是液晶顯示器在某個大角度的時候有可能看到低灰階反而比高灰階還亮 , 也就是看到類似黑白反轉的現象 , 這種現象稱之為灰階反轉 , 定義不會產生灰階反轉現象的最大角度為視角 , 也就是超過這個角度就有可能看到灰階反轉 , 而灰階反轉是無法接受的影像品質 這個定義和第一個定義的差別在於用對比定義只考慮零灰階和二五五灰階 , 而灰階反轉是考慮所有的灰階 3. 色差 從不同角度去看液晶顯示器 , 會發現顏色會隨著角度而變化 , 比如說本來是白色畫面變得比較黃或比較藍 , 或是顏色變得比較淡等等 . 隨著角度變大 , 當顏色的變化已經大到無法接受的臨界點時 , 定義該角度為視角關於色差 , 我說過顏色可以量化 , 所以顏色的差異可以用數字表示 , 但什麼叫做無法接受的色差目前並沒有一定標準 , 所以寫規格的時候沒有人用這個定義 ,但是在實驗室裡面 , 我們在比較兩種顯示器的時候還是會 care 相同角度時誰的色差比較大 , 這是使用者會直接感覺到的品味問題 最早的 TFT-LCD 所使用的是一種叫做 TN 的液晶模式 , 這種技術最大的缺點就是視角很小 , 以對比來定義 , 目前大概都是作到左右視角各 45 ~ 50度 , 上視角15~20度 . 下視角 35 ~ 40 度 為了解決視角的問題 , 有幾種廣視角技術就發展出來 ,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廣視角技術有三種 : TN + film , MVA , IPS 目前市售的 notebook LCD 通常不會應用廣視角技術 , 因為考量 notebook 是個人使用 , 廣視角效益不大 , 而 monitor 通常會使用廣視角 , 考量使用 monitor時可能會秀一些資料或畫面給在旁邊的人看 視角(二) 1. TN + film 所謂 TN + film 就是在原來的 TN 型 TFT-LCD 上貼上一種廣視角補償膜 , 這種廣 視角補償膜是 FujiFilm (沒錯 , 就是作底片的那一家) 的獨家專利技術 , 稱為 Fuji Wide View Film , 一旦貼上這種補償膜 , 以對比為定義 , 原本大約左右視角 100度 , 上下視角 60 度 , 立刻增加到左右 140 度 , 上下 120 度 , 但是 TN+ film 還是沒有解決灰階反轉的問題 2. MVA MVA 是 Fujitsu 所開發出來的獨家專利技術 , 除 Fujitsu 之外 , 台灣尚有奇美電 子與友達光電獲得授權生產 , MVA 可以做到上下視角與左右視角都超過 160 度(但 不是每個方位有有這樣的視角) , 並且解決了大部分灰階反轉的問題 , 除非是從很 特殊的方位並且很大的角度去看才有可能看到灰階反轉 3. IPS IPS 最早由 Hitachi 所發展 , 另外 IBM Japan , NEC , Toshiba 等也擁有IPS技 術 , 國內則有瀚宇彩晶獲得 Hitachi 的授權生產 , IPS 上下視角與左右視角號稱到 170 度 (但不是每個方位都有這樣的視角) ,並解 決大部分灰階反轉問題 160 度與 170 度的差異其實沒有意義 , 有興趣的話拿起量角器來看看 80 度是多大 的視角 , 基本上超過這個視角 , 一個平面已經快變成一條縫了 , 根本沒有辦法進 行量測 , 他敢寫 170 度 (兩邊各 85 度) , 是在 80 度的時候可能量到對比二三十 , 所以有把握 85 度時對比仍可以超過十 , 其實 MVA 也可以 除了以上三項廣視角技術 , 比較有名的廣視角技術 , 另有 Sharp 擁有獨家專利 ASV , 韓國的 Samsung 有一種 MVA 的變形叫做 PVA 的 , 韓國的 Hydis (原 Hyundai 的 TFT-LCD 部門) 則擁有 IPS 的變形 FFS 等 視角(三) Notebook 的液晶螢幕不使用廣視角技術有幾個理由 , 除了之前說過的notebook是 個人使用的之外 , 最主要的原因是 notebook 講求輕薄省電 , 所以背光板只能擺一 根燈管而且必須做很薄 (也就是天生作不亮) , 為了得到比較好的光使用效率 ,所 以採用穿透率最高的 TN 型設計而比較少使用 MVA , IPS , ASV 等等等技術 ,而 TN + film 技術除了穿透率有比 TN 低一些之外 , 多了兩張廣視角補償膜也會增加 厚度與重量 , 而 notebook 用面板對厚度重量的要求一向是機構工程師的惡夢 判斷 monitor 是不是使用 TN + film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看灰階反轉 , 下視角是 最容易看到灰階反轉的角度 , 把 monitor 隨便切到一個有不同顏色與亮度的圖案, 把臉貼到 monitor 下方然後眼睛往上看 , 如果看到灰階反轉的現象 (就是亮的地方 變暗 , 暗的地方變亮) , 就可以肯定這是 TN + film 型 monitor 了 , 如果是 notebook 液晶螢幕 , 連左右視角都很容易看到 TN + film 的左右視角依設計可能有 120 度或 140 ~ 150 度 (以對比為定義),這 是因為 FujiFilm 又有推出新一代的廣視角補償膜 , 不過有件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 事 , 有一次拿到某社的 TN + film 面板 , 規格寫左右 typical 各 75 度 ,但是 沒有寫 minimun 值 , 實際一量發現只有 60 度 , 這才發現敝公司在寫視角規格時 實在稍嫌老實了一點 , 不但都 typical value 老實寫而且還保證 minimumvalue, 人家大筆一揮技術立刻日進千里 , 難怪賣得那麼好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2,636
|
很棒的資料
小弟路過訂閱一下!! 謝謝大大分享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5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210
|
受益良多,謝謝,造福我這個LCD新鮮人^^"
__________________
CPU:Intel i5-3570 M.B.:ASUS P8Z77-V Deluxe RAM:G.Skill F3-17000CL9D-4GBXL VGA:Sparkle GTX560Ti/1GB-DDR5 OS:Windows 7 Professional 64bit Service Pack 1 ========================================== My Core i7 2600K...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您的住址: ╭☆~淡水小鎮~☆╮
文章: 43
|
學海無涯,受教了。謝謝!
![]()
__________________
╭☆★" 葉子的離開 , 是因為風的追求 , 還是樹的不挽留 ??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12
|
恩 跟大大上了一課 下次交些什麼呢 期待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190
|
哇~~~
學到好多新東西 謝謝大大的分享嘍^^
__________________
![]() 哈哈哈下面的設備都好久以前用的了 ~~小小房間電腦音樂兼劇院系統~~ CPU: I5-760 OC4G 主機板: GIGA P55A-UD6 硬碟: HITACHI 1TB*1 + 死雞500G*3 顯示卡: MSI 6870 音效卡: Asus STX 電源供應器: HAMER MIT 750W 機殼: 冰山戰神(老古董啦) 顯示器: BENQ SQ4242 AV擴大機: YAMAHA RX-V665 前級擴大機: HAMAN/KARDON CITATION 21 後級擴大機: HAMAN/KARDON CITATION 22 前置主喇叭: ALEXIS REBECCA 後置環繞喇叭: DIVINI LARGO 10S 超低音: 迪歐12吋 遊戲機: WII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241
|
好文!
目前未買液晶, 可作為日後採購前的功課!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1,692
|
這正是我要的,感謝分享.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166
|
非常實用的好文章 推一下~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5
文章: 182
|
剛好這幾天要買lcd
謝謝大大的分享 本來還為了那些看不懂的名詞傷腦筋的說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