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偽大鬍子冰人XD
文章: 7,327
|
平價鋁質ITX機殼,旋剛 Sharkoon CA-I
好一陣子沒玩新的機殼了,剛好看到旋剛有推出新的東西,就弄來實驗一下
這系列共有兩款機殼,CA-I為ITX機殼,CA-M為M-ATX,看型號的結尾很容易區分 這幾年來我大都玩ITX,當然還是選CA-I 官網介紹:http://www.sharkoon.com/?q=en/content/ca-i 既然是開箱,不能免俗的還是要來張外箱照,素素的包裝很合我的胃口 ![]() 在外箱就直接把一些散熱器的體積及顯卡最大長度標出來,很體貼消費者的作法 ![]() 正面,素素的外觀,鋁質外殼拉上髮絲紋,質感不錯 開機按鈕則為雙色的帶燈開關,電源燈是白光,硬碟燈為紅光 ![]() 側面,開孔為PSU的散熱孔,方便12CM的PSU直接從外部吸入冷空氣來散熱 ![]() 背面,PSU為正反皆可裝的開孔設計,中間另外還額外開了RS-232及WIFI接頭的開孔 PSU下方還預留4CM系統扇的開孔,這類小殼對散熱都很要求,所以多開孔也是好事 ![]() 上蓋也開了12CM的排風孔,另外還加了USB3.0,總用有四個USB接頭,十份足夠 另一邊的側板則為全素面,所以就不另外拍照了 ![]() 底部,除了加上橡膠腳墊,更開了許多散熱孔,也預留硬碟的鎖孔 ![]() 結構及上機圖,這機殼最大能裝下3.5"及2.5"硬碟各一,對一般人來說很夠用了 前置的USB3.0線也是用合格的線材,沒有因為平價款的機殼而在這裡偷料 上置的12CM完全閃開M7I的的VRM子板,12CM的轉速約一千轉,為靜音取向的風扇 ![]() 實測一下在一個嚴苛的環境下散熱能力如何 CPU: i5-4690k RAM: Kingston DDR3-1333 4G*2 SSD: Liteon LZT-128 PSU: Zippy 400W (8CM風扇) Cooler: Intel 原廠薄型散熱器 室溫: 31°C 由於各項設計都很嚴苛,再加上用TAT可以跑出一般使用下達不到的燒機溫度 所以最後成積能跑到36W,其實是OK的數據,但我還是不建議這樣長久使用 ![]() 建議是換用SFX的PSU,及更好的下吹式散熱器,如AXP-100 不能免俗的也要跑一下無風扇的環境,使用手邊最強的塔型散熱器HR-22 ![]() 相較於上面的測試,這個測試換成DC-ATX電源板,所以最高只能跑到三核負載 在純被動的散熱環境下還有22.6W的能力,也算不錯了 ![]() 這機殼整體設計的還算可以,散熱有加強,但有一些細節是值得注意的 1. 拉絲的水準還不夠高,除了不夠細外也容易留下指紋 2. 建議使用SFX的模組化PSU+轉接檔板,這樣可以最大化CPU散熱空間,會比較安全 3. 硬碟沒有防震的設計,這是比較可惜的一點 綜觀的來說,這機殼還算是相當值得入手一玩的機殼 以上,感謝您的收看 ![]()
__________________
這年頭,討論區商家比玩家多;外行比內行更有說服力;粗製爛造的葉珮雯比用心寫的測試文更多回應 開始學著多去解決其他人的問題來取代嘴炮,就當作是一種回饋吧! 還在抱怨為啥沒有新的文章沒有好的內容,何不想想自己貢獻了什麼? ![]() PS:你還在買雞排店的產品嗎....請睜大眼看清楚,以免成為下一個受騙的對象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4 您的住址: pcdvd
文章: 118
|
看起來好像立人e-d5 e-d3的機殼,可能硬碟架也能共用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272
|
1. 對岸賣的這類的全鋁小機殼, 硬碟那邊都有附防震橡膠墊片
2. USB3線材的好壞要怎麼看? 以前買過好幾條看起來沒差但用起來卻有差 3. 要無指紋是不是得靠油而不是靠拉絲呢?有看到鋁合金拉絲面防指紋油這東西 http://big5.made-in-china.com/gongy...OxICFwwHrG.html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好人國
文章: 1,847
|
看起來好像插 2 slot VGA card 會干涉 3.5" HDD ?
能幫忙轉個角度拍張照片分享嗎? 謝謝分享!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11
文章: 802
|
上方的12cm風扇應該會被power擋掉一大半吧??
下方硬碟卡死顯示卡?? 同樣配置 喬思伯應該更為平價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偽大鬍子冰人XD
文章: 7,327
|
引用:
比較少觀注立人的產品,感謝情報 ![]() 引用:
1. 這就不一定了,之前也買過沒附的,不過我只打算上2.5"的HDD,所以有沒有防震墊倒是還好 2.這倒沒辦法看,至少不要像普通機殼的USB2.0那種用爛爛的排線,連包材都沒有,然後就是插到主版後能不能跑到USB3.0的速度 3. 好像是要靠陽極完自然生成的氧化膜吧,不是很清楚金屬加工的流程,只是覺得這咖機殼留指紋的情況有比之前買過的殼來的明顯 引用:
我再去弄一張雙槽的卡來補拍一下好了 ![]() 引用:
大慨吃掉1/3左右,所以才建議使用SFX模組化POWER會比較保險,雖然正常SIZE的PSU在一般的使用環境下也不會有什麼問題就是了
__________________
這年頭,討論區商家比玩家多;外行比內行更有說服力;粗製爛造的葉珮雯比用心寫的測試文更多回應 開始學著多去解決其他人的問題來取代嘴炮,就當作是一種回饋吧! 還在抱怨為啥沒有新的文章沒有好的內容,何不想想自己貢獻了什麼? ![]() PS:你還在買雞排店的產品嗎....請睜大眼看清楚,以免成為下一個受騙的對象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926
|
對不起 我只想問:
為何這種小鋁殼 都要把power放在上面/側邊去挑戰鋁殼鋼性? power重一點 大概沒多久就變比薩斜塔了吧 ![]() 下置power+側面主機版 很難嗎 體積又不會增加太多 ![]() 製造成本我想也會比下置power+躺放主機版 省多了(少好幾個板材 打釘 折角) 此文章於 2014-09-19 11:03 AM 被 ppoq 編輯.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688
|
多謝分享機殼
這咖機殼完全剛好符合使用需求 外觀也頗優
__________________
性子是拿來磨的,不是拿來使的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264
|
對岸一堆小工廠在做類似款式(山寨)
這產品除了有USB很多以外,讓我完全沒有想買的慾望,因為看不出獨特性在哪 多花幾百就有聯力Q01、Q27、Q07,品質一定比這款好 甚至多花1張小朋友弄到Q33就更好組裝 如果要走低價文書機市場,直接買喬斯柏C2或淘寶買U2回來(台灣U2賣的比淘寶含運還貴)就好了 此文章於 2014-09-19 11:53 AM 被 79993572 編輯.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4 您的住址: pcdvd
文章: 118
|
以itx來說聯力的q33設計不錯,
但其他q系列就不予置評, 以前鋁製機殼只認識聯力, 想找小機殼但有些沒顯卡擴充, 或只有一插槽,發現這樣設計的直立式的體積也沒多小, 後來嘗試沒設計對流風扇的q07(193mm290mm208mm) 看能不能當遊戲機,結果一星期就出售了, 玩遊戲時自然進氣散熱能力非常差, 偏好itx要小要像銀欣ml05甚至像mac mini, q系列太多體積有點尷尬,擴充性也不佳, 要itx要效能型q33這咖還不錯, 但考慮價錢要說品質多好,除了q33外其他實在沒差很多, 賈伯斯C2 (200MM224MM262MM), 可選matx(2支記憶體板才能裝),最多裝4硬碟,要散熱風扇就變為2硬碟, 立人e-d5大一點(222*278*258.5 mm (W*H*D)但可裝全尺寸matx, 12cm扇,6cm扇,最多8顆硬碟,但這時只能單槽顯示卡. 對岸這兩咖都只要台幣1千含運費送過來 ![]() 此文章於 2014-09-19 12:58 PM 被 lukeyjuice 編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