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390
|
![]() 最後的主角是這咖小巧可愛的 Jonsbo V3+ 紅.
會選上它是因為看到大陸網站上有不錯的評價, 而且有不少可玩性. 個人比較一些ITX case之後, 認為有幾項特點是較吸引人 1. 支援<19cm長 顯卡, 市售最高等級的卡約是GTX650 Ti, 若是更換顯卡散熱器, 更可以到GTX660 2. 高塔型CPU散熱器, 只是要改造電源 3. 支援ITX主機板 與 小於22.6cm*18.3cm主機板. 4. 外觀讚, 體積小(9.6L), 又是全鋁機殼, 才1.2Kg. 對於非重度玩家而言, 幾乎是小機殼內絕佳選擇. 當然這咖是給父母用的, 其實這些它們都不在乎啦, 只要能上網就行. 所以純粹是個人覺得好玩, 且作為未來換機的準備. 開箱囉 外箱寫有一些基本規格: 厚度1.5mm, 前置usb3*1 & usb2*1(可惜不是兩個都usb3) 有用保麗龍保護 配件包: 就簡陋的四個腳墊與2.5吋與3.5吋HD螺絲 外觀:算是桃紅色吧?? 塑膠墊位置可以鎖2.5吋HD*1與3.5吋HD*1 可裝標準ATX power 拆解 準備裝機囉~~~~配備有 舊的G530 4G ram 160G SSD ASROCK B75M-DGS R2.0 主機板 SCYTHE MUGEN 無限3 (SCMG-3000) CPU 散熱器 1U 全漢 80plus 350W 伺服器電源 鐵絲網 防震墊*4 裝ITX的精髓就是甚麼都要計算過, 或是參考各個先烈的血汗. 首先是主機板size:22.6cm*18.3cm, 這可是與V3+搭配的黃金比率,長度多1cm 都不行. 可以看到照片, 長度剛剛好. 先上主機板測試, 確認CPU散熱器可以選擇大小. 簡單說, 就是這塊版子, 以CPU正中心來計算的話: 往RAM插槽方向有約11.5cm 往I/O槽方向有約8.5cm 往機殼頂部方向有約9.5cm 往顯卡插槽方向有約6.5cm 若是POWER垂直擺放:則CPU散熱器高度可達12.5cm 最後我是選擇POWER水平擺放:則CPU散熱器高度可達18cm 不過往機殼頂部方向則會壓縮到剩5.5cm 這也是 無限3 出線原因. 無限3 顯卡插槽約2cm 無限3 頂部離機殼約2cm 顯卡暫時沒打算裝 PS:若是ITX主機板, 距離會有所不同 配角鐵網小姐與噴漆先生出場囉 噴個滿身紅 著裝~~雜牌8cm fan後吹(12V降5V) 配角二號 防震墊, 原廠的腳墊小不隆咚, 改成雜貨店買的防震墊 底部 TT 12cm 底部往上吹 SSD 160G 最後組裝 室溫31度 燒雞10min~~~CPU 不好意思, 請大家直接忽視髒亂的環境吧.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3 您的住址: 下山了~~~~
文章: 5,284
|
很棒的殼
感謝分享 不過,殼的厚度好像薄了點... ![]()
__________________
還是習慣一個人吃冷掉的便當 一種冷到心裡的滋味 光明呢....?到底何時才上的了岸.... 原來最後只剩我自己...... 人生好累哦......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
電動牙刷??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390
|
引用:
厚度是還好啦, 全部組裝好後, 側板沒鎖時, 我有用單手提著走, 並沒有感覺有變形, 而且這厚度也比我現在用的TT LEVEL10 GTS 厚多了, 最近為了測試power和散熱器, 拆拆裝裝了好幾次, TT的側板就有點變形了, 壹咖近3000元的殼說.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390
|
引用:
果然還是有人注意到了~~~~本來有在考慮修掉, 但覺得又沒甚麼見不得人, 就留著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1,050
|
其實這一咖還有點大,我比較喜歡V2+
![]() 可惜的是是直立式,不過Jonsbo以Itx小機箱來說,在淘寶上有一定的質量跟便宜的價格優勢。 你那個鐵絲網太高級了 ![]() 此文章於 2013-08-21 12:07 AM 被 KGB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12
文章: 1,050
|
引用:
更正上面一下應該是U2跟U1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Dec 2003 您的住址: 偽大鬍子冰人XD
文章: 7,327
|
引用:
誤會大了,Jonsbo的鋁板大慨都在1.4~1.6mm厚,比聯力的1.2mm還有厚;當初我要是沒買Q07跟Q11,我會買這咖
__________________
這年頭,討論區商家比玩家多;外行比內行更有說服力;粗製爛造的葉珮雯比用心寫的測試文更多回應 開始學著多去解決其他人的問題來取代嘴炮,就當作是一種回饋吧! 還在抱怨為啥沒有新的文章沒有好的內容,何不想想自己貢獻了什麼? ![]() PS:你還在買雞排店的產品嗎....請睜大眼看清楚,以免成為下一個受騙的對象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390
|
引用:
我也覺得U2很不錯, 不過售價加運費讓人下不了手, U1我反而覺得很雞肋, 沒有顯卡擴充槽, 幹嘛做這麼大, 不加顯卡的話, 其實我會選立人或佑澤的20cm X 20cm X 8~10cm 機殼, 畢竟以CPU的耗電, 利民AXP-100已措措有餘了. 不過這種體積的機殼得搭配msata才好處理, 只是現在有msata的 ITX板都太貴了.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1,390
|
引用:
大大的本真厚,兩咖加起來也不少錢 只是除了厚度, 從網路上的開箱文來看, 整體還是聯力的品質較佳, 不過那個光碟位真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