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顯示卡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ChungWhaCanon
Senior Member
 
ChungWhaCano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4
您的住址: 長沙
文章: 1,365
獨家專訪揭秘AMD顯卡的秘密武器!HBM高頻寬VRAM

消息來源

2015年5月6日,AMD在紐約召開分析師會議。趁此機會,我們獨家專訪了AMD事業群首席技術官(Business Unit CTO) Joe Macri,一起聊了聊AMD下代顯卡將首先使用的HBM高頻寬VRAM,獲悉了不少新的秘密。

據介紹,AMD從事HBM技術研發已經長達7年了,與包括SK海力士在內的眾多業界夥伴一起完成了這種新一代VRAM。AMD方面的負責人是Bryan Black,過去7年的時間他基本都投身在了HBM的研發上,是一位很有勇氣的工程師。

首先是HBM VRAM的必要性。目前主流的VRAM規格是GDDR5,經過多年的使用和發展已經進入了瓶頸期,迫切需要新的替代技術。

對於任何半導體產品而言,性能和功耗都是一對矛盾體,包括顯卡。如果顯卡整體功耗限定,那麼GPU、 VRAM兩部分就必須互相妥協,而如今GDDR5 VRAM的規格越來越高,功耗也水漲船高,導致留給GPU的功耗空間減少,必然影響性能提升。

一個關鍵問題就是 VRAM頻寬,它取決於 VRAM的位寬和頻率。位寬都是GPU決定的,太高了會嚴重增大GPU晶片面積和功耗,所以高階顯卡一直停留在384/512位元。同時,GDDR5的頻率已經超過7GHz,提升空間不大了。


另外,GDDR5(包括以前的VRAM)都面臨著「佔地面積」的問題。一大堆VRAM顆粒圍繞在GPU晶片周圍,這已經是固定模式,GDDR5再怎麼縮小也無法改變,而且已經不可能再繼續大幅度縮小了。

那麼,將DRAM整合到SoC處理器內部如何呢?目前看得不償失,性能、功耗、尺寸、工藝都是很大的限制,無法獲得足夠的效益,短期內還必須相對獨立。

所以合理的下一步解決方案就是「中介層」(Interposer),讓VRAM儘可能接近GPU晶片,封裝在同一基板上,提高通信能力。

於是,AMD聯合ASE、Amkor、聯電等夥伴聯合開發了第一個可以量產的中介層方案,用到了HBM VRAM上。


這就是AMD HBM方案的側面剖視圖。這一方案是基於AMD、海力士聯合定義、研發的第一個完整規範和原型。

橙色部分就是HBM VRAM的Die,3D立體封裝,多個Die(目前最多四個)垂直堆疊在一起,通過TSV矽穿孔和micro-bumps微凸點技術彼此連接。藍色部分是邏輯Die,是一個內外通信接口。

注意,每一個HBM Die都垂直與底部的邏輯Die進行通信,彼此之間是沒有任何聯繫的。

灰色部分是中介層(Interposer),是整個方案的通信員,將HBM VRAM與GPU(也可以是CPU/SoC)同構PHY物理層聯繫在一起,同時把它們都固定在封裝基板上。

HBM VRAM本身是真正的3D封裝,而整個方案是2.5D封裝。

HBM如其名,最大的特點就是高頻寬(確切地說是高位寬),目前已經可以做到單個顆粒1024-bit,足足GDDR5的32倍。 VRAM頻寬與位寬、頻率都成正比,因此位寬上去了,頻率就不用那麼高了,HBM目前的有效頻率僅僅1GHz,GDDR5的七分之一。

就這樣,HBM每個堆棧的頻寬可以突破100GB/s,GDDR5的四五倍。

更關鍵的是,HBM的電壓要求僅僅1.3V,低於GDDR5 1.5V,更加的節能。

頻寬高了,功耗低了,能效自然非常突出,HBM每瓦特可提供35+GB/s的頻寬,GDDR5則只能勉強超過10GB/s,高下立判。

同時,HBM體積小巧,非常節省空間,四層堆疊的1GB HBM只需要5×7=35毫米,而且是圍繞著GPU核心統一封裝,不佔用PCB電路板。

1GB GDDR5則需要24×28=672平方毫米,還得算上封裝針腳,而且都是分佈在PCB上的。

因此從GDDR5換到HBM,顯卡的面積可以縮小一半以上。

以下是熱點問題解答:
問:HBM VRAM與GPU核心未來是否會完全整合到一起?

Joe Macri:肯定會的。現在它們是2.5D封裝,是目前比較合理的解決方案。完全的3D整合封裝我們還在研究之中。對於手機等應用領域來說,這樣做會更適合(所佔面積更小)。3D封裝可以實現,但是成本會上升,性能上也不會帶來大幅提升,或者其他明顯的好處。

問:HBM VRAM會比GDDR5增加多少成本?

Joe Macri:這個不能具體說增加多少,但是有了HBM,我們可以推出更有價格競爭優勢的顯卡。

問:HBM是否也會用到中低階顯卡上?

Joe Macri:會的。HBM和GDDR5類似,最初主要針對高階市場,之後慢慢就會覆蓋到中階市場。HBM的普及速度還得看行業競爭。如果整個生態都用HBM,再加上它特有的能力,普及肯定會很快。

問:網傳AMD會推出配備HBM VRAM的高性能計算APU,是真的嗎?

Joe Macri:我們可以看到,APU正在越來越強大。對於AMD來說,GPU、APU都會使用HBM,這只是個時間問題。HBM其實並不僅限於顯卡,高性能計算、超級電腦、通信基礎設備、伺服器、PC等等都可以用。

問:AMD率先使用了HBM,而新技術總是機遇與挑戰並存,AMD是如何考慮的?

Joe Macri:AMD的一個原則就是,我們發現了問題,我們就要去解決問題,提供解決方案。比如說,我們把記憶體控制器整合到了處理器內部,我們推出了HSA 異構系統架構。AMD喜歡創新,也不怕競爭對手複製。我們認為,推廣HBM和當年我們推廣GDDR5是一樣的。
     
      
__________________

Which one do you like to choose?

此文章於 2015-05-20 06:09 PM 被 ChungWhaCanon 編輯.
舊 2015-05-20, 06:03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hungWhaCanon離線中  
jior
Power Member
 
jio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609
等上市了之後便知有沒有
 
__________________
rev.VII
AMD Ryzen 9 3900x|ASUS Strix X570-i|Micron Ballistix Sport LT DDR4-3733 16Gx2 |GIGABYTE GTX1080 TURBO OC
03 USD|NuForce DAC-9 192K|Plinius 9100|ELAC BS312|LG 49UM7300
Abee RS01|be quite! Dark Rock TF| Corsair SF-600
DasKeyBoard
舊 2015-05-20, 06:42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ior離線中  
EANCK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earth,taiwan≠china
文章: 1,853
『 HBM只需要5×7=35毫米,而且是圍繞著GPU核心統一封裝』
我在想這個散熱器以後要怎麼設計啊?

DIE是很脆弱的東西,GPU 和 HBM 的 高度差只要有0.2mm,就能明顯觀察到壓力集中於某處,
壓潰了DIE就廢了。

高階GPU的發熱量不低,HBM 就算將到1.3V也有一定的發熱量,
如果使用目前常見用於記憶體的導熱貼塊,
均攤壓力的能力是不錯,但這種厚度要如何快速傳導熱能?

若將導熱膏塗超厚來當緩衝材用,無視散熱器傳熱底座會壓出多少導熱膏,
這樣會浪費多少導熱膏?

若果斷差0.2mm,那就表示GPU或 HBM 其一上面的導熱膏就至少0.2mm厚,
有點厚啊。

此文章於 2015-05-20 09:08 PM 被 EANCK 編輯.
舊 2015-05-20, 08:58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NCK離線中  
蔡辛錓
*停權中*
 
蔡辛錓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5
您的住址: 溫室
文章: 147
舊 2015-05-20, 09:09 PM #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蔡辛錓離線中  
walkingdog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3,258
引用:
作者EANCK
『 HBM只需要5×7=35毫米,而且是圍繞著GPU核心統一封裝』
我在想這個散熱器以後要怎麼設計啊?

DIE是很脆弱的東西,GPU 和 HBM 的 高度差只要有0.2mm,就能明顯觀察到壓力集中於某處,
壓潰了DIE就廢了。

高階GPU的發熱量不低,HBM 就算將到1.3V也有一定的發熱量,
如果使用目前常見用於記憶體的導熱貼塊,
均攤壓力的能力是不錯,但這種厚度要如何快速傳導熱能?

若將導熱膏塗超厚來當緩衝材用,無視散熱器傳熱底座會壓出多少導熱膏,
這樣會浪費多少導熱膏?

若果斷差0.2mm,那就表示GPU或 HBM 其一上面的導熱膏就至少0.2mm厚,
有點厚啊。



http://techreport.com/review/28294/...ory-explained/3

Fortunately, Macri told us the power density situation was "another beautiful thing" about HBM. He explained that the DRAMs actually work as a heatsink for the GPU, effectively increasing the surface area for the heatsink to mate to the chips. That works out because, despite what you see in the "cartoon diagrams" (Macri's words), the Z height of the HBM stack and the GPU is almost exactly the same. As a result, the same heatsink and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 can be used for both the GPU and the memory.


初期HBM架構只要能穩跑就OK, 以後應該還會陸續改良, 讓整個結構更加穩重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
2013 UPCOMING PC-GAME
舊 2015-05-20, 09:30 PM #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alkingdog離線中  
nanri
*停權中*
 
nanri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1
文章: 427
引用:
作者EANCK
『 HBM只需要5×7=35毫米,而且是圍繞著GPU核心統一封裝』
我在想這個散熱器以後要怎麼設計啊?

....恕刪....

若果斷差0.2mm,那就表示GPU或 HBM 其一上面的導熱膏就至少0.2mm厚,
有點厚啊。


散熱片在記憶體處可以摟空偷料呀,
然後再用導熱膠介於散熱片與記憶體之間做緩衝用,
放心啦,
這種封裝方式的散熱,難不倒那些專門做散熱的廠商的。
舊 2015-05-20, 09:32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anri離線中  
ExtremeTech
Elite Member
 
ExtremeTec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不正常人類研究中心
文章: 6,287
那麼,李嚴

我說那個醬汁呢?
舊 2015-05-21, 09:02 A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xtremeTech離線中  
hendry.lee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1
文章: 319
引用:
作者EANCK
『 HBM只需要5×7=35毫米,而且是圍繞著GPU核心統一封裝』
我在想這個散熱器以後要怎麼設計啊?

DIE是很脆弱的東西,GPU 和 HBM 的 高度差只要有0.2mm,就能明顯觀察到壓力集中於某處,
壓潰了DIE就廢了。

高階GPU的發熱量不低,HBM 就算將到1.3V也有一定的發熱量,
如果使用目前常見用於記憶體的導熱貼塊,
均攤壓力的能力是不錯,但這種厚度要如何快速傳導熱能?

若將導熱膏塗超厚來當緩衝材用,無視散熱器傳熱底座會壓出多少導熱膏,
這樣會浪費多少導熱膏?

若果斷差0.2mm,那就表示GPU或 HBM 其一上面的導熱膏就至少0.2mm厚,
有點厚啊。

就做成跟apu一樣不就好了 ,一個金屬上蓋內含顯核加顯存
舊 2015-05-21, 12:13 PM #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endry.lee離線中  
LabaKing
Advance Member
 
LabaKi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馬里亞那海溝
文章: 440
引用:
作者ExtremeTech
那麼,李嚴

我說那個醬汁呢?


你怎麼帥成這樣.....XD
__________________
口袋有限,敗家無限..
舊 2015-05-21, 12:34 PM #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abaKing離線中  
EANCK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earth,taiwan≠china
文章: 1,853
引用:
作者hendry.lee
就做成跟apu一樣不就好了 ,一個金屬上蓋內含顯核加顯存


如果是HBM+ GPU的總發熱量在100w以下,把這個問題丟給板卡廠或AMD,
我想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那種200W以上的發熱量,你多一層銅殼就是多一份熱阻,
滿載時的溫度能壓的多低?
銅殼內的導熱物質有可能給你用到液態金屬這種等級的嗎?
舊 2015-05-21, 11:06 PM #1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NCK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55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