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顯示設備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音哈
Junior Member
 
音哈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819
科技真是進步神速,今天看到三星的MICRO LED模組技術

只用了短短3年,就把我當時開腦洞的想法搞出來,且比我當初想的更靈活
     
      
舊 2019-01-10, 07:18 AM #1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音哈離線中  
twearthling
Advance Member
 
twearthli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2
您的住址: 台中市
文章: 361
219吋的TWICE
[YOUTUBE]dIVaK2zXv0w[/YOUTUBE]
拼圖式的玩法似乎蠻靈活的
 
舊 2019-01-10, 08:42 AM #1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wearthling離線中  
Hermit Crab
Golden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世紀公園
文章: 2,534
現在4K電視產品線變成43吋起跳,
我還是希望有32吋到40吋之間的。
舊 2019-01-10, 10:18 AM #1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ermit Crab離線中  
lifaung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07
引用:
作者音哈
最近看到科技新聞,目前群創和友達都已經弄出65吋的8K面板了,,一直有個疑問,,依照目前技術沒辦法做到65吋16K或是32K嗎?

大家可能覺得這想法很白癡,先不管訊源問題和是否有哪一台機器能夠解這麼高解析度影像,我的想法是因為有看到一隻手機的發表,就是Sony的Xperia Z5 Premium,,他所使用的螢幕是5.5吋4K解析度

我的想法是這樣的,,既然5.5吋能夠做到4K解析度的表現,,也就是說,,這樣的面板只要4片拼在一起(或是當初不要切割),就有11吋8K的面板,,只要將這11吋面板再4片拚在一起就是22吋16K的面板,,再將22吋面板4片拚在一起就是44吋32K面板,,再拼一起,,就是88吋64K面板

當然,以上是用拼的,,但是如果當初製作的時候,,,依照5.5吋4K的製造密度去製造出65吋的面板,理論上應該不只8K吧

而有可能其他面板廠技術不足,,但是依照新聞上面寫的,,製作出5.5吋4K手機的SONY自己也說要等到2020年才會有8K的電視上市
...


SONY是因為自己廢.....這家公司現在連ASIC都是大多靠台灣公司搞
--
今天事情太多, 多到不想做只好上來回廢文

首先你要考慮面板和driver IC以及TCON三件事情

面板端, 面積太大和解析度太高都會造成單一source or gate line太長太粗, 這會有阻抗問題
PVD機台也不是均勻的, 這會導致出貨的時候面板色度不均(實際上各位4K電視如果拿到2008去給面板廠看, 這些都是瑕疵品不能出貨, 因為阻抗差異太大)
這些面板現在之所以可用是因為我們在driver IC上做些補償, 但是補償是有極限的

面板的阻抗要低, 要馬銅製程, 要馬就是降低開口率, 降低開口率會導致光源利用率變低....
那按照Driver IC補償的作法會造成面板壽命變短(electron migration)
剩下懶得講, 跳到 driver IC

driver IC因為窄邊框需求現在都走COF, 但是也不是一定, 老闆總是希望要更少的IC, 更少的加工費用
所以只好把960解析度的COF改成1920, 但是本質上來說driver IC是個高壓類比元件, 頻繁開關會產生高熱, 而又集成更多解析度就會造成產品更高熱, 加上fan out區域集縮以及窄邊框需求, 剩下給各位的就是更高的寄生電容
高寄生電容會導致driver IC的loading更重, 外加上前面說的補償功能
現在的電視你拆開看, 4K八成都配備了COF driver以及上面加了散熱片, 改到8K你應該會看到driver IC不只可以煎蛋, 還可以炒菜
更別說面板的charging time還得一路降, 那就得拿出更高壓的OD來搞(假設RC撐得上去)
剩下來是懶得講, 跳到TCON

TCON處理的是影像, 時序控制, Scaler, 還有OD waveform的處理
高階款會有動態補償

8K不只是8K, 還得要搭配120Hz才能符合東京奧運高大上的需求(運動轉播要求要流暢)
所以頻寬也要提高N倍(你現在有看過平價的120Hz電視? 連FHD的都沒有, 反而是08/09年很流行; 這也是因為高像素造成的問題)
driver補償功能現在很有可能一部分會變太複雜導致必須要放在TCON功能
8K TCON主要問題應該在頻寬, 頻寬, 以及頻寬.......
更現實的問題是, 面板廠要馬在Samsung, 不然就是台灣群創友達, 再來就是大陸這一狗票8代10代, 日本方面幾乎沒有主導權, 這個情況下要開出正確的TCON就更困難了

早期4K TCON實際上是4顆FPGA兜的, 還有同步性問題, 現在基本上就是再來一次

平價化的8K大概得再花上6年以上才有機會達成(預估和4K差不多久.....還是假設沒有碰到半導體技術瓶頸的情況下)
舊 2019-01-10, 11:33 AM #1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faung離線中  
aya0091
*停權中*
 
aya009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2,836
引用:
作者音哈
科技真是進步神速,今天看到三星的MICRO LED模組技術

只用了短短3年,就把我當時開腦洞的想法搞出來,且比我當初想的更靈活

三星說的東西聽聽就好

當初CES也曾經展出OLED TV要跟LG拚

後來好像也曾經賣過一款,然後就GG了

micro LED模組SONY也有,還比三星早一年提供

但到了今天也不確定這些"商業產品"實際有多少成品

總之micro LED電視牆這類可以特規處理,不過都是貴到不用想

等實際量產上市再說,好比今年三星展出75" 4K micro LED電視

就來等看看實際民生量產品哪時買的到?又開價多少錢?

好幾年前SONY也展出過55" 1080P micro LED電視...一樣沒有量產
舊 2019-01-10, 11:52 AM #1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ya0091離線中  
DAYI5566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18
文章: 339
做手機面板好像比較好賺

手機的出貨量比電視多很多
舊 2019-01-10, 11:56 AM #1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YI5566離線中  
LSI狼
Elite Member
 
LSI狼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港都
文章: 6,019
1.製程良率,越大片面板因良率問題報廢的成本高
2.面板的介面,早期FULL HD面板多採用LVDS,為了高解析度4K及高FPS(如144Hz),傳輸資料量大增,都開始使用頻寬更大的介面,如eDP、V by one等高頻寬介面來連接Scaler
3.Scaler處理能力要夠
4.裝置/訊源連接的介面,同樣也有頻寬問題,像目前8K就需要用到4條HDMI 2.0的線來傳輸

此文章於 2019-01-10 12:24 PM 被 LSI狼 編輯.
舊 2019-01-10, 12:21 PM #1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SI狼離線中  
sinchen
Major Member
 
sinche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3
您的住址: 彰化
文章: 140
雙貓在oled的投資卻步可以理解
但從去年q2就開始吵的瞇尼類現在才生出一台32吋
更別說等到日韓都端出東西來的賣摳類 台灣還是毛都沒有
不是說甚麼群創 奈創 晶電巨量轉移技術多鳥不起 蘋果設廠 甩開三星
看到晶電 這些相關台廠營收股價 再看三星端出來的成品
就知道這些廠商還是只會炒消息套慘戶 沒半個能打的
今年京東方的oled再放量殺出 雙貓最好保佑這個咪尼類能替他們續命
不然落到華映的下場也不是不可能

此文章於 2019-01-10 09:13 PM 被 sinchen 編輯.
舊 2019-01-10, 09:10 PM #1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nchen離線中  
老老濕
Senior Member
 
老老濕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1,433
micro LED電視
最大問題就是每一色的led都會色衰
程度還不一樣
你能忍受電視有一區塊色塊嗎

這也是LG OLED 最後採用濾光片的方式
舊 2019-01-10, 10:38 PM #1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老老濕離線中  
lifaung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07
引用:
作者sinchen
雙貓在oled的投資卻步可以理解
但從去年q2就開始吵的瞇尼類現在才生出一台32吋
更別說等到日韓都端出東西來的賣摳類 台灣還是毛都沒有
不是說甚麼群創 奈創 晶電巨量轉移技術多鳥不起 蘋果設廠 甩開三星
看到晶電 這些相關台廠營收股價 再看三星端出來的成品
就知道這些廠商還是只會炒消息套慘戶 沒半個能打的
今年京東方的oled再放量殺出 雙貓最好保佑這個咪尼類能替他們續命
不然落到華映的下場也不是不可能


想太多, 後面不想說難聽話, 跳過.....
個人雖已離開LCD業界, 不過還是有部分工作有重疊性(而且業界也很小....TCON和Driver IC廠就那幾家, 要額外開發還很難Orz)

1. Micro LED基本上在沒有搞定如何把LED打上面版的便宜作法前, 不會有搞頭
2. QLED才是正牌的未來......OLED基本上抗氧化與水氣目前看起來仍有難度

Mini LED, 最大的應用大概是電影院螢幕, 至於Mini LED+LCD就是脫褲子放屁
目前各廠連基本的動態區域背光都沒辦法完美達成的情況下, 這些都是指標大戰
--
講雙貓? 群創算是4K LCD最早量產的; 憑的就是直接放棄3D, 現在還有看到3D電視?
至於友達, 不評論, 後續不排除變華映
(華映2007也很威, 世界初銅製程, OCB color sequential 液晶, 後面完全是因為家族鬥爭問題自爆, 一狗票人去華星)
舊 2019-01-11, 11:13 AM #2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faung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16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