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數位影音討論群組 > 顯示設備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JeiJei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155
開箱 - LG Ultrafine 5K 批著LG皮的蘋果THUNDERBOLT DISPLAY?

今天來發個開箱文,順便推廣一下自己的新部落格

此文章同步發表於我的Blog: 異站



前言

蘋果一直都走在消費者顯示器的前端。從最初的蘋果Studio Display、Cinema Display到後來的Thunderbolt Display,都是許多mac用戶的首選,性價比也相當高。以Thunderbolt Display來說,上市售價為999美金。當時市場上同檔次的顯示器,例如Dell 27吋的Ultrasharp便宜些,只要899美金,但TBD還自帶USB、iSight/Facetime相機以及乙太網路連接等功能,更不用說對Macbook用戶來講,只要一條TB的線,就能擁有全部功能,還可以充當Macbook的MagSafe充電線。
但是在Thunderbolt Display之後,蘋果就沒有推出新的顯示器了。直到iMac推出驚人的5K iMac,許多用戶以為,蘋果原來只是在等thunderbolt 3來支援5K所需要的寬頻。

令人失望的是,2016年年底,蘋果終於發佈了裝載Thunderbolt 3的新一代Macbook Pro,卻沒有發佈新的Thunderbolt display。取而代之的,則是Macbook Pro對應的USB-Type C以及Thunderbolt 3的LG Ultrafine系列。之後的報導也指出,蘋果已經退出顯示器的競爭,未來蘋果主要與其他廠商合作製作mac配套的顯示器。
這個消息當然是很多果粉不願意聽到的。因為蘋果的產品除了能保證與mac完美兼容之外,蘋果強大的工業設計功力、對用戶體驗的重視,都能保證產品品質。
身為資深果粉,不用說,我對此也相當失望。不過我決定給LG一個機會,看看它的顯示器,是否可以取代TBD。
今天要開箱的就是LG Ultrafine 5K。

介紹/相容性

LG Ultrafine 5K跟2015 iMac 5K有著幾乎同樣的規格:5120 x 2880、99% DCI-P3、27吋IPS面板等
唯一不同的是, iMac似乎使用的是蘋果自己的連接端,從而實現5k@60hz,LG使用的則是Displayport 1.2 MST。這也是為什麼iMac 5K無法像以前的iMac一樣,利用target mode變成純顯示器。
LG Ultrafine 5K除了支援搭載著TB3的Macbook Pro之外,也支援利用TB3->TB2轉接器來連接只有TB2的mac。不過TB2無法提供足夠的寬頻,最高只能顯示4k,也就是3840 x 2160的分辨率。
簡單來講,殺雞焉用牛刀。假如你沒有TB3的電腦,還是不推薦購買LG Ultrafine 5K了。4K的顯示器價格比較親民,選擇也比較多。

開箱

從箱子上可以看到這款顯示器是針對mac設計的。在箱子前面和上方,都很清楚地標明了27" display for mac的字樣。



LG Ultrafine 5K的箱子不算大,至少比以前的TBD來得小一點。但在設計上還是不如iMac 5K那麼精簡。這一點從下面的可樂罐就能看出了。



打開箱子後,就是固定著螢幕的保麗龍。在這裡,我必須感謝LG的小心思:特別留了一個缺口,方便拿起。否則這一大塊完全貼合的保麗龍,要拿下來還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但下次能不能用好一點的保麗龍:箱子一打開,保麗龍的小白屑就滿天飛。害我不得不動用吸塵器。相比之下, iMac或者是TBD就都沒有類似的問題,至少沒有這麼嚴重。
保麗龍拿開後,嚴密裹好的螢幕和配件盒就在眼前了。



我們先打開配件盒看看,裡面只有三樣配件:TB3線材、電源線以及支援VESA的鐵片。假如要將顯示器轉接到VESA的支架上,只需把原有的支架卸下來,換上附帶的VESA片就可以了。



接下來就是顯示器了,用銀色的保護套包著,用膠帶封口。相較之下,蘋果的透明包裝有質感多了。雖然說效果都差不多,但是蘋果的質感還是好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的顯示器在拆掉外面的護套後,在螢幕玻璃上還貼了一面防塵貼,確保整個螢幕的整潔。而LG就只是簡單地在左上角貼了一張小小的Energy Star的****貼紙。枉費我還花了大概十秒,才相信真的沒有其他的保護貼了。就像跟之前說的一樣,在小細節上,LG還有待加強。



將保護套解下來之後,今天的主角就現身啦。
先說尺寸,LG Ultrafine 5K整體尺寸不算小。放在我的小書桌上,也就只能再塞下一對音響了。
再說設計,在這方面,LG真的是比蘋果差太多。顯示器整體邊框都是塑膠做的不說,上方橫條為了嵌入FaceTime相機,而比另外三邊都稍微寬了一點,這麼一來卻有點違和,看上去似乎是在整體設計完後,才硬把相機塞進去的。因為以今天的內置攝像頭技術,要做到四邊同樣寬度,應該不是非常困難。相比之下,TBD四邊等寬,顯得很勻稱,看上去也很舒服,特別有魅力。
不過蘋果顯示器的反光問題備受詬病。與之相比,雖然在全黑的情況下,LG的也還有一些反光,但在實際使用時,只要不是光源直接對著螢幕,幾乎感覺不到什麼。在這一點上,給LG的反光鍍膜大大的贊。



當然,這一個攝像頭包含的不只是鏡頭本身,還內置了麥克風、啟動指示燈和環境光感應器。攝像頭提供了1920x1080分辨率,比之前的TBD甚至iMac 5K的1280x720來得高。在實際使用中,LG所配備的鏡頭以及麥克風的表現不錯。在進行FaceTime或Skype通話時,對方都覺得表現比Macbook Pro自帶的稍微好一點,也似乎清楚一點。但Macbook Pro在設計上利用多個麥克風來消除周圍雜音,這一點是LG不具備的。



前面講完,現在換到後面看看。LG Ultrafine 5K後面提供了一個Thunderbolt 3接口、三個USB-Type C以及一個電源線的插口。

相比之下,iMac或TBD提供了SD卡、普通USB-A、Thunderbolt、3.5mm音源以及以太網的插口。LG的接口設計對大多使用者來說是相當不方便的。因為顯示器的最大價值,就是一個連接中心。TBD最便利之處就在於顯示器有所有的連接口,到家以後將TB線以及MagSafe接上,就擁有了全部台式機外接的功能。而TB3/USB-C最大的好處,就是能支援高達100瓦的電源傳輸,所以假如把這些接口都內置,那只要一條線,就能完成全部的連接。

但現實是殘酷的,LG的用戶要先接上轉接頭,連上USB-C,才能一一外接。這還不算完,更讓人失望的是,LG附帶的USB-C並不是USB 3.1 Gen2規格,而是USB 3.1 Gen1。所以最高連接速度只有5Gbits/s,而不是Gen2的10Gbits/s。這種低配用來連接速度需求不大的配件時沒有太大差別,但在現在NVMe的SSD都能輕易超過1Gbytes/s的時代,要外接SSD時,效能就會大打折扣了。寫到這,我真的想問,LG當初到底在想什麼?

不過值得鼓勵的是,LG跟蘋果一樣,內置了變壓器,所以只要接上一條簡單的電源線就能啟動了。更好的是,也像蘋果一樣,把接頭設計成嵌入式,完全融合到顯示器裡。



簡直不能再妙的是,LG Ultrafine 5K沒有任何的實體按鍵。是的,你沒有看錯,它連電源開關都沒有。把TB3線接到Macbook Pro上,顯示器接收到信號時,它就會自動啟動。



TB3提供了最大100瓦的電源。接上顯示器後,在MBP的系統信息裡,可以看到它提供了15吋MBP所需的85瓦電力。



MacOS Sierra 10.12.2已經能夠直接識別LG Ultrafine 5K。除了提供了全部支援的分辨率之外,還包括了螢幕的照片。5120x2880是初始分辨率,但在使用時,建議還是設置為2560x1440,讓MacOS自動去做4x的縮放。為什麼呢?一來是MacOS的HiDPI縮放能力很強;二來是,5K實在太大了。設置為5120x2880的那一瞬間,還以為按到了exposé鍵,全部程式瞬間拉開。就像這樣:



雖然說這麼看實在太爽,而且只要把鼠標的DPI開到最大,就可以很快地從一頭滑到另一頭,但是最大的問題是,常常找不到鼠標箭頭(可能這就是為什麼MacOS有箭頭瞬間放大的功能),而在瀏覽文章時,除非是鷹眼,或者是把字體放大,不然讀起來,實在太痛苦了。
用5K全開的模式,最爽的不外乎就是看4K或5K的影片了。這真的是很超乎想像的享受。播放目前網絡上有的4k/5k影片,真的就好像在看照片。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有一段,影片本身顯示的是窗外的美景,那短短的幾秒鐘裡,真的就好像我自己正透過窗戶往外張望。身臨其境的感覺真的很震撼。
回到2560x1440的 HiDPI模式,5K螢幕提供的與Retina對應的218PPI看起來真的很棒。看一些斜體圖案或字(如V),即使臉貼到螢幕看,也完全看不到鋸齒,有圖有真相:





感想

在這幾天的使用中,應該說大體上也沒有遇到什麼問題。除了有一次開機,MBP好像沒睡醒:螢幕已經亮了,鼠標箭頭也出來了,在收到notification時,也會提示,但整個桌面就是一片黑。雖然說我很機智地利用這個機會確認了沒有亮點之類的,但也不是回事兒啊。把MBP打開後,仍然黑屏,但可以看到TouchBar提示用TouchID來登入。解鎖後,螢幕又閃了幾下,過了大概快十秒,才恢復正常。但這個問題就發生過一次,之後就沒有再出現了。
除此之外,常規上有一個奇怪的地方是,雖然全部設定都可通過MacOS執行,但是能夠調整的就只有兩項:分辨率和亮度。更詭異的是,雖然是有內置環境光感應器,但沒有放開,像MBP的螢幕那樣交由MacOS自動調節亮度。
還有,原裝腳架並沒有辦法90度旋轉(只能進行左右大概各五度的微調,主要是用來適應桌面略有不平的情況上),但就算用了能90度旋轉的VESA腳架,MacOS裡把桌面直立的選項卻不知所蹤。所以目前如果想要把LG Ultrafine 5K當做直立螢幕使用,沒戲,至少MacOS的內心是拒絕的。
在Macrumors的討論區,大家的反映大同小異。不過有不少人都反饋了很多品控方面存在問題:如TB3線有問題,換了新線才能用;遇到問題,聯絡蘋果或LG,結果被雙方推來推去,找不到對應的窗口負責等。
那我認為,這產品最終不是蘋果出品的(雖然網絡消息指出,是蘋果跟LG共同合作的),而是一個第三方的產品,這一點自然會比較麻煩,也有損蘋果一直以來相當自豪的完美用戶體驗。
最後,從我自己的使用體驗出發,如果你買了2016 MBP,想要在家或辦公室裡想要有一個隨插既用的顯示器,LG Ultrafine 5K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不像iMac/TBD那樣細緻,但是它強大的畫質以及連接上的整合,還是值得推薦的。它雖然略顯粗獷,但稱得上大氣、樸實,而非粗鄙。
只要你忘記蘋果產品帶來的那種驚豔、閃亮,能接受相對簡樸的產品的話,我相信,對於配備了TB3的Mac來說,LG Ultrafine 5K是最好的顯示器選擇。

     
      

此文章於 2017-02-10 06:12 PM 被 JeiJei 編輯.
舊 2017-02-10, 06:05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eiJei離線中  
Sioux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舊 2017-02-10, 06:15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ioux離線中  
JeiJei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155
這問題我在macrumors上看到後也測試了一下。不過以蘋果自己的Time Capsule AC並沒有發現同樣的問題。其他的使用者也是說有些會受影響,有些不會。

看來是品管有問題。
舊 2017-02-10, 06:19 PM #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eiJei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18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