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27
|
引用:
憑IOWA的16吋主砲,我還想不到有啥裝甲能擋住這樣口徑的砲彈 ![]() 大和級裝甲最厚的側弦部份也才500mm,30000m的距離外IOWA開火照樣穿透,而大和級連敵人在哪都不知道~~~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250
|
引用:
戰後德軍航艦的藍圖少說有4 5種等級以上 不是做不出航艦 而是空軍元帥 不願分享資源給海軍成立航空隊~ 他們的設計圖與日本有沒關係 我是持保留態度 畢竟日本早期的正規航母設計也是兩兩六六的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3
文章: 369
|
北大西洋海相惡劣,適合大型攻擊型空母活動嗎?
大西洋在二戰還是戰艦的天下吧?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250
|
引用:
德國有 H39 H44計劃 英國有 lion I (造一部份停建) lion II 美國 蒙大拿 日本 超大和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文章: 443
|
引用:
信口開河,錯誤連篇: 1.大和級裝甲最厚的部位在炮盾,650mm; 2.舷側裝甲厚度為410mm; 3.大和擁有650mm的炮盾裝甲、270mm的砲塔頂部裝甲、410mm的舷側裝甲、甲板裝甲也有200mm, 三萬碼外16/50是否能有效擊穿,值得好好研究; 4.Layte海戰中,大和在32500m外便開火射擊美軍護航母艦,為何無法射擊30000m外的IOWA?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n 2003
文章: 369
|
以大和和武藏這兩艘的火力而言
最適合護航大型攻擊型空母 我不知道日本最珍貴的空母群為什麼會交給南雲這種人來指揮 史書紀載南雲忠一並不信任空母的威力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2
文章: 250
|
引用:
這一發聽說是瞬沉 護航母艦斷成兩截 美國不承認 日本也無法佐證~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27
|
引用:
1.sorry,大和級側弦部份裝甲厚度為410mm沒錯 2.雷伊泰海戰中的大和號記事: 同年10月22日,參加雷伊泰灣海戰。第二艦隊第一戰隊出擊,而目標是擊破美軍登陸船隊。23日清晨,由於旗艦愛宕被美軍潛艇擊沈,因此第一戰隊司令官宇垣纒中將暫時改乘大和指揮。傍晚栗田健男中將亦改乘大和,因而成為第二艦隊旗艦。24日,於錫布延海受到空襲,損失了僚艦武藏。其後25日,在薩馬島海與美軍艦隊交戰,當中使用主砲共發射了104發砲彈。更將企圖突入的驅逐艦約翰斯頓號以副砲擊沈。在雷伊泰灣海戰中回程前共被美軍轟炸機在前甲板命中了4顆炸彈,而艦體更進了約4000噸海水,但對後續的戰鬥卻沒有影響。特別是直接擊中了砲塔的炸彈,由於大和的裝甲太厚,因而炸彈不能完全地打擊,只令砲塔上的塗漆剝落。(但是,根據第二砲塔長奧田特務少佐的手記中記述,炸彈命中後的衝撃令第二砲塔的人員大半因腦震盪而倒下) 被擊中第一砲塔的大和號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7
文章: 27
|
引用:
大和號使用18吋主砲射擊104發,1發都沒中,這樣的準確率也太低了~~~ ![]()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0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3,232
|
引用:
1.當然都是空想歷史,不過基本上講的都有基礎就好囉。 2.大和艦身的裝甲弱點很多,不止那兩個15.5cm副砲砲塔。 3.美軍打那一片650mm裝甲目的是為了測試日軍裝甲強度吧,真要對付戰艦派飛機就好了啊。 ![]() 不過因為這個測試,反正大家看到日本的裝甲強度與厚度比例都要打點折扣就對了。 4.大和能在32.5Km外開火,當然啊,問題是打的夠不夠準。依照大部分專家的看法,在40Km~30Km這個接近的距離中,兩艘Iowa的16顆砲彈會先落在大和艦身上。 5.根據我得到的數據(Google說的): Iowa Class Battleship的406mm(16吋)/50倍徑Mark 7用MK8式穿甲彈時,可在27432M穿甲威力是381mm,在18288M穿甲威力是508mm。而日本的大和級的460(18吋)/45炮在27432M穿甲威力是391mm,在18288M穿甲威力是521mm。 可見遠處IOWA佔優勢,穿甲力迅速拉近,加上美軍雷達跟火控系統優勢,再加上數量優勢(一次飛個18顆砲彈過來跟9顆還是差很多的),在這種對決態勢下,IOWA打遠距離砲戰並不吃虧。 喔,剛剛看到補充資料,實際上距離拉到32Km以上的砲戰,對Iowa更有利,因為砲彈會變成幾乎垂直落下,大和的砲塔頂部裝甲都可能被直接擊穿。 直接貫穿以日艦的損管來說,結果也大概還是那個香菇圖了..... 對了,大和艦身裝甲真的被魚雷炸的挺慘的 ![]()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