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顯示卡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orakim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810
> 看你對效果好的定義是什麼,如果是極度要求 smooth
你這說法就有些偏差了,因為很高的比例都是重疊(有效果的場景極其稀少)
多浪費那一百多W電力看不到效果,是誰都會怒
關掉不用不是更直接嗎

幾乎沒有效果的補 vs 補的好但少數狀況會產生錯誤

這要選什麼很明顯吧,真的在意畫面錯誤那就建議 關了不用
     
      

此文章於 2015-08-12 08:24 PM 被 orakim 編輯.
舊 2015-08-12, 08:19 PM #8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akim離線中  
ts00937488
Regular Member
 
ts00937488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10
文章: 75
引用:
作者orakim
> 看你對效果好的定義是什麼,如果是極度要求 smooth
你這說法就有些偏差了,因為很高的比例都是重疊(有效果的場景極其稀少)
多浪費那一百多W電力看不到效果,是誰都會怒
關掉不用不是更直接嗎

幾乎沒有效果的補 vs 補的好但少數狀況會產生錯誤

這要選什麼很明顯吧


什麼叫"有效的場景及其稀少"?

按照你的標準不管是 AMD 還是 Sony 的 Motionflow 都是不合格的東西

到底是鏡頭在移動還是人物的頭髮在動哪個效果比較明顯不用我說也知道吧

我要的也只是在大動作下場面平順罷了,別搞出一堆 Artifacts

原生24p、SVP、AMD以及Sony Motionflow 這些我都比較過後才會這麼說的

就算是原生24p人物在移動時也會產生 judder,用上 BlueskyFRC 就沒這情況了

說真的還是請 nanpan 網兄自己用上 BFRC 比較來評斷,你跟我吵也沒用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5-08-12, 08:33 PM #8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s00937488離線中  
TRFMK2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18
SVP我覺得反而加太多料
補過頭又超吃CPU資源的
很多情況下不是少數補幀錯誤而已
尤其在2D的動畫或影片內建字幕下
背景比較雜亂又平移畫面時
鬼影根本有夠明顯...

SVP 60P


BlueskyFRC 60P


SVP這種嚴重影響觀感才想把它關掉吧
況且用BlueskyFRC補幀效果也不會很差
個人是覺得比SVP自然多了...
舊 2015-08-12, 09:41 PM #8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RFMK2離線中  
orakim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810
> 什麼叫"有效的場景及其稀少"?
要補的frame幾乎都採重疊的方式 少數例外
上面已經重複很多次,該不會沒看到吧
花一百多瓦的電補這種有跟沒有一樣的東西

> 我要的也只是在大動作下場面平順罷了,別搞出一堆 Artifacts
我要的也很簡單 不要給我耗這麼多電 搞無用的重疊frame

> 說真的還是請 nanpan 網兄自己用上 BFRC 比較來評斷,你跟我吵也沒用
上面已經錄了,除非AMD在不同卡有不同效果(如果真的不同 ,就請你錄看看)

接受大部分時間是在搞無用的重疊frame就用AMD的,想要有smooth的但有時會有問題那用SVP
什麼都不想要,那就全部都關掉;一開始在推SVP的人後來也是關掉
這些選擇我都尊重
但上面提到的都是事實,我只是點明出來給想要嘗鮮的一些心裡準備

一昧的隱瞞事實,不是我的風格

此文章於 2015-08-12 09:59 PM 被 orakim 編輯.
舊 2015-08-12, 09:54 PM #8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rakim離線中  
Lancelot_93
Advance Member
 
Lancelot_93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441
http://www.overclockzone.com/forums...%E0%B8%B2/page2

國外的論壇也是類似討論SVP與BFR的比較(31樓與33樓),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如有會翻譯可幫忙翻一下.....
舊 2015-08-12, 09:58 PM #8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ancelot_93離線中  
nanpan
Advance Member
 
nanpa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省
文章: 321
引用:
作者orakim
補影片
https://mega.co.nz/#!xM1BALgY!BINCOtBhzB5c7mc5fGOhGhDqSUEH4okNlr0SR58Z6x4

感謝orakim還特意提供用BlueskyFRC的測試影片,更讓我發覺到BlueskyFRC和SVP各有千秋;

依上面的影片看來,基本的流暢性和一般電視所提供的【動態流暢】功能很像,在一些簡單平移畫面和SVP把選項調到最高流暢性時的畫面效果幾乎是一樣的,
但在SVP以維持【流暢性】的前提下會產生artifacts畫面的時候,BlueskyFRC似乎會【動態】降低流暢性以減少artifacts的產生


所以簡單說,BlueskyFRC可以當作是SVP動態調整Artifacts masking的GPU版本;而SVP則是以固定的流暢性為基準來做為插補畫面的原則


至於要說哪一種好的話,還是要看每個人的喜好啦!說真的BlueskyFRC這效果,只要有【動態流暢】功能的電視應該是可以直接達成的

因為我用電腦MPC-HC以原始23.976fps的影片直接以Direct3D全螢幕輸出24Hz的畫面到Infocus電視並開啟【動態流暢】功能,和orakim兄提供測試的60fps影片觀看結果根本感覺就是同樣的東西
(就是畫面簡單時夠流暢,但畫面會產生Artifacts時以降低流暢性來讓Artifacts看不到)

由於我已經有台動態流暢功能的電視可以提供和BlueskyFRC相同的功能,所以對於我而言,SVP反而還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雖然那個Artifacts造成的畫面破碎有時候真的很討厭)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5-08-12, 10:00 PM #8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anpan離線中  
ts00937488
Regular Member
 
ts00937488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10
文章: 75
引用:
作者orakim
> 什麼叫"有效的場景及其稀少"?
要補的frame幾乎都採重疊的方式 少數例外
上面已經重複很多次,該不會沒看到吧
花一百多瓦的電補這種有跟沒有一樣的東西

> 我要的也只是在大動作下場面平順罷了,別搞出一堆 Artifacts
我要的也很簡單 不要給我耗這麼多電 搞無用的重疊frame

> 說真的還是請 nanpan 網兄自己用上 BFRC 比較來評斷,你跟我吵也沒用
上面已經錄了,除非AMD在不同卡有不同效果(如果真的不同 ,就請你錄看看)

接受大部分時間是在搞無用的重疊frame就用AMD的,想要有smooth的但有時會有問題那用SVP
什麼都不想要,那就全部都關掉;一開始在推SVP的人後來也是關掉
這些選擇我都尊重
但上面提到的都是事實,我只是點明出來給想要嘗鮮的一些心裡準備

一昧的隱瞞事實,不是我的風格


怎麼看"有效的場景及其稀少"這句話都是你自己的偏見而已

一部動畫畫面移動的場景幾乎佔據了八成以上,然後你跟我說這是在浪費電補有的沒有

一台可開 BFRC 60P的電腦只需最低階的雙核+260X,SVP 全開要幾核心的電腦才夠?

哪個成本較低、哪個比較浪費明眼人都看得出

SVP 也不是"有時候"才有問題,而是大部分的場景都有嚴重的 Artifacts ,有時候甚至連靜止畫面也會莫名其妙貼上鬼影,你要覺得這叫畫質好也無所謂,但別強加於人

會用這種補幀軟體十之八九都是受不了 judder

然後你跟我說要嘛補幀補過頭,補出一堆 Artifacts;要嘛不開補幀忍受 judder

明明就有其它解決方案,偉哉邏輯

引用:
作者nanpan
感謝orakim還特意提供用BlueskyFRC的測試影片,更讓我發覺到BlueskyFRC和SVP各有千秋;

依上面的影片看來,基本的流暢性和一般電視所提供的【動態流暢】功能很像,在一些簡單平移畫面和SVP把選項調到最高流暢性時的畫面效果幾乎是一樣的,
但在SVP以維持【流暢性】的前提下會產生artifacts畫面的時候,BlueskyFRC似乎會【動態】降低流暢性以減少artifacts的產生


所以簡單說,BlueskyFRC可以當作是SVP動態調整Artifacts masking的GPU版本;而SVP則是以固定的流暢性為基準來做為插補畫面的原則


至於要說哪一種好的話,還是要看每個人的喜好啦!說真的BlueskyFRC這效果,只要有【動態流暢】功能的電視應該是可以直接達成的

因為我用電腦MPC-HC以原始23.976fps的影片直接以Direct3D全螢幕輸出24Hz的畫面到Infocus電視並開啟【動態流暢】功能,和orakim兄提供測試的60fps影片觀看結果根本感覺就...


原理不同

電視一般是利用液晶電位驅動和背光,實際上影片還是以原始幀數呈現

如果影片幀數和電視幀率誤差過大依然會有 judder

所以我上面才說電視的補幀必須影片和螢幕同步效果才比較好,麻煩的是要設定參數

而且要想有 AMD 的色彩優勢依然必須用 BFRC

你把我上面貼的圖片和大大你自己貼的圖比較一下就知道了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5-08-12, 10:51 PM #8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s00937488離線中  
Lancelot_93
Advance Member
 
Lancelot_93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441
這邊我插個話,我剛也測試了nanpan提供的原始檔案,呈現效果部份跟orakim有些不一樣,從17~27秒之間(抱歉本人無法錄影)。
使用FRC MODE 2模式來測。

基本上大家的使用感想都尊重。
本人顯卡R7 260X GCN1.1版本。
若以AMD官方授權給訊連POWERDVD的Fluid Motion的標準版本是GCN1.1(含)以上。
以官方標準版本來測試的話,就用POWERDVD設定的Fluid Motion與SVP 較能公正測試出補幀效果差距在那裡。
其他GCN版本有沒有不同的效果差距我是不清楚,但我目前用MODE2模式是跟POWERDVD的效果是類似一樣的。

此文章於 2015-08-12 11:17 PM 被 Lancelot_93 編輯.
舊 2015-08-12, 11:09 PM #8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ancelot_93離線中  
ts00937488
Regular Member
 
ts00937488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10
文章: 75
orakim 兄要認為 SVP 好棒棒我沒有意見

但把 BFRC 說成幾乎沒有補而且浪費一百多瓦電 vs SVP 補的好但少數狀況會錯誤

這點我就很有意見

補出一堆 Artifacts 也可以叫補得好啊?

敝人好歹 SVP、AMD、Sony 以及原生影格(螢幕跟原始畫面同步)都用過一段時間,完全無法認同這種說法

不然辦個投票,讓兩者都用過的網友投出自己覺得效果較好的 Solution 不就得了...

--

建議 nanpan 網兄還是自己親測 BFRC 比較實際一點,畢竟別人錄的跟實際上的影像未必相符

我自己兩台 htpc,一台用 BFRC 一台 Sony Motionflow 呈現出來的畫面其實不太一樣

個人認為 BFRC 看動畫較討喜;Sony Motionflow 則是二三次元影片都適用,且稍為柔和一點

而且電視的內插幀也適用遊戲上,只要你不在意些微的 input lag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5-08-13, 12:08 AM #8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s00937488離線中  
TRFMK2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18
引用:
作者Lancelot_93
這邊我插個話,我剛也測試了nanpan提供的原始檔案,呈現效果部份跟orakim有些不一樣,從17~27秒之間(抱歉本人無法錄影)。
使用FRC MODE 2模式來測。

基本上大家的使用感想都尊重。
本人顯卡R7 260X GCN1.1版本。
若以AMD官方授權給訊連POWERDVD的Fluid Motion的標準版本是GCN1.1(含)以上。
以官方標準版本來測試的話,就用POWERDVD設定的Fluid Motion與SVP 較能公正測試出補幀效果差距在那裡。
其他GCN版本有沒有不同的效果差距我是不清楚,但我目前用MODE2模式是跟POWERDVD的效果是類似一樣的。


老實講說Fluid Motion有補跟沒補一樣
我覺得可能眼睛應該有問題
不然就是哪裡設定錯誤了

FRC MODE 2下看起來效果比較柔和是因為...

不同MODE的循環是這樣
一個循環5張影格

MODE1:原本影格>插幀>插幀>原本影格>插幀....


MODE2:原本影格>插幀>插幀>插幀>插幀....


所以照道理來說...
MODE1的Artifacts會比MODE2少
反之MODE2 smooth效果會比MODE1好

從bluesky先生的網誌可以得到的資訊
http://bluesky23.blog.shinobi.jp/entry/20141227
網誌裡面還有提供測試用影片
CCC裡面也可以打開示範模式
打開分割畫面去看影片補幀差異
舊 2015-08-13, 01:18 AM #9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RFMK2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42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