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67
|
引用:
黃字部份,打錯位數,更正一下資訊: 0~255 要用 8 bits 0~65535 要用 16 bits 原理去問你的計算機概論老師,或者參詳 http://en.wikipedia.org/wiki/Binary_number 。 身為一個資訊軟體專業人員,這是我想到最貼近取樣率的譬喻了。
__________________
訊源: TEAC UD-H01 擴大機: Yamaha A-S1100, Yamaha CA-S1, Sansui AU-X901, Sansui AU-777D, Proton AP-1000, Proton AA-2120, Marantz PM-750DC 喇叭: 雅瑟 CP-730, S-520 耳機: GRADO SR-225i 德城 Lelio AV 2300 銀訊號線; AV-2100 銅訊號線; Three Hearts T3 喇叭線, 谷津 AC Filter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S.P.B.
文章: 3,641
|
引用:
所以呢? 週遭的聲音是人寫出來的音樂嗎? 我想這時代應該沒人不曉得每種動物是用不同頻率溝通,或是自然界存在不同頻率的聲音 唱針的物理限制是什麼? 能刮出超高頻的同時又伴隨多少雜音? CD超過20K的部份一刀切又如何?不只聽不到,一般樂器也沒有到那個音域(電音的話就算了) 聲音到了唱頭的物理限制時,還不是一樣一刀切,當然啦,如果你覺得高頻雜訊也算音樂之一的話就當我沒說 一刀切又如何?切掉的部份聽不到就好,有什麼差? 難道要跟小孩子一樣在比: A:我的戰鬥力一億 B:我的戰鬥力有10億 A:那我的戰鬥力有20億 B:那我的戰鬥力有一兆 A:那我的戰鬥力就是一百兆 C:都別說了,我的戰鬥力是九萬兆 ![]() 我管誰發行的專輯裡面有超音波,人又聽不到,包含在裡面不會比較了不起 就像每個人隨時都被聽不到的超音波包圍,那又怎樣? 建議大大先測試看看自己高頻的聽力到哪個頻率段(閥值跟8K以下一致才有意義,不然高頻聽不到就硬開音量傷身傷機) 重點還是 1.黑膠只不過是音樂載體之一 2.人的本質不會因為用了什麼器材而改變 3.標準要一致 4.2的4次方是16 此文章於 2015-05-06 01:24 PM 被 Fabio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67
|
引用:
只因為週遭的聲音不是人寫的音樂就忽略它,我想很多玩高傳真的人不會認同這點。 例如現場收音的音樂會,但卻沒有咳聲、拍手聲或是演奏者調整椅子時的尖銳刮地聲,這還叫傳真嗎? 提問者只問黑膠能刻到多深? 我的回答也只是指出它的物理限制。不多不少。 再說了,套句你自己的說法,刻到這麼深的高頻,人也聽不到,哪又怎樣? linjunan 問有沒有專輯的錄音會錄製到20kHz這麼高的頻率。事實上就是有。 我的回答就這樣,不多也不少。 我可沒說這樣比較好或比較了不起。 我只從客觀規格指出黑膠能錄的訊號頻率比CD高,並不認為這樣一定比 CD 好聽。 人是聽不到,但是人看得到 (儀器分析出的波形)。 對聲音的科學研究者或部份偏執狂來說,這是很重要的事。 錄音不是只為聽音樂的人服務。
__________________
訊源: TEAC UD-H01 擴大機: Yamaha A-S1100, Yamaha CA-S1, Sansui AU-X901, Sansui AU-777D, Proton AP-1000, Proton AA-2120, Marantz PM-750DC 喇叭: 雅瑟 CP-730, S-520 耳機: GRADO SR-225i 德城 Lelio AV 2300 銀訊號線; AV-2100 銅訊號線; Three Hearts T3 喇叭線, 谷津 AC Filter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67
|
linjunan 似乎以為取樣率的用途只用來決定頻率上限。
但取樣率並不是只用來決定頻率上限。 就算只限定在人耳可及的聽域中,取樣率愈高,也代表紀錄的聲音變化細節愈豐富。 一秒取44100個記錄點,和一秒取48000個記錄點,後者多記錄了8%以上的變化細節。 所以DVD/BD 的規格一直在推高取樣率,因為聽得到的細節更豐富。
__________________
訊源: TEAC UD-H01 擴大機: Yamaha A-S1100, Yamaha CA-S1, Sansui AU-X901, Sansui AU-777D, Proton AP-1000, Proton AA-2120, Marantz PM-750DC 喇叭: 雅瑟 CP-730, S-520 耳機: GRADO SR-225i 德城 Lelio AV 2300 銀訊號線; AV-2100 銅訊號線; Three Hearts T3 喇叭線, 谷津 AC Filter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4,704
|
引用:
Hi, 我相信合成樂、或電音可以拉很高的頻率出來。我想知道的只是「人聽」的專輯是否真的有收錄這樣的東西。不論是CD、黑膠、還是檔案的型式,我只是想知道哪一張專輯有,然後買來聽,就這樣而已。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4,704
|
引用:
請告訴我哪張專輯就好了。我不曉得你為什麼一直要在這打轉。我只是很想知哪張專輯有,然後盡可能找到那張專輯的黑膠與CD,回來比較看看而已。 如果你認為「高傳真」是要把所有的東西都傳回來,那你可能會很失望,可以舉出太多非「原音重現」的例子: 1) 黑膠唱得放大的RIAA線路本身就不是很線性的設計。 2) DAC的LPF線路,就是在濾高頻。 3) 前級輸入端,99%也會有濾高頻的線路。 4) 喇叭內分音器的線路,除了把頻率切開,同時也有對頻率做過濾的設計。 5) hi-end音響多的是對聲音做修飾、而不是原音重現。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4,704
|
引用:
你很熱心的指導,真感謝了。只是,我目前不關心不關心不關心你一直打轉的事。我只是想請你推薦張專輯有收錄達22kHz高頻的音樂,我想比較看看有什麼不同,就這樣而已,沒其它意思。你也不需要一直一直在那解說,我相信你懂的非常多,讓我受益良多。 只請推薦我個你一直堅定認為「有」到那麼高頻率的專輯就可以了。我就只是想比較看看那頻率的「音樂」,我不想只是用那種高頻測試檔來「感受」什麼叫22kHz的高頻,我想聽聽你說的『在現場收音或者管弦樂大編制的收錄場合中,還會錄到到反射音、堂音等等環境聲音。這些聲音可不會侷限在20kHz頻率』。對任何音響迷來說,相信都會想真的聽到這樣的音樂,而不只是一些測試頻率用的噪音檔案吧。 就這樣,讓事情簡單點。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367
|
引用:
我已經推薦了,你沒看到。 如果載體是 CD ,那頻率上限是 20kHz ,不是 22kHz 。
__________________
訊源: TEAC UD-H01 擴大機: Yamaha A-S1100, Yamaha CA-S1, Sansui AU-X901, Sansui AU-777D, Proton AP-1000, Proton AA-2120, Marantz PM-750DC 喇叭: 雅瑟 CP-730, S-520 耳機: GRADO SR-225i 德城 Lelio AV 2300 銀訊號線; AV-2100 銅訊號線; Three Hearts T3 喇叭線, 谷津 AC Filter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4,704
|
引用:
我眼拙,可以再推薦一次嗎? 一直很想聽聽您說的『在現場收音或者管弦樂大編制的收錄場合中,還會錄到到反射音、堂音等等環境聲音。這些聲音可不會侷限在20kHz頻率』這種聲音。 黑膠、CD、數位檔都可以。小弟的設備很低階,但還好這些硬體都還有。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8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908
|
引用:
個人是滿認同這樣的說法... 喜歡與真實, 往往不一定相等 攝影也是如此... 就看個人喜好了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