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顯示卡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Lancelot_93
Advance Member
 
Lancelot_93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441
現在時空背景 完全就跟以前AMD率先在業界導入GDDR5記憶體(48××時代)時期一樣
NV算準這次 AMD開發下一代HBM記憶體技術有很長的時間
NV就趁 AMD空窗時期 來填補市場 結果讓大家強迫中標

NV過去以來 也是想主導開發新技術 但都是以封閉技術 只有CUDA少許成功
physx就是一個失敗的例子 沒有意外的話 G-Sync也可能會失敗

WIN10的 DX12 API也就是參考AMD Mantle的API作法
http://www.coolaler.com/showthread.php/324569
http://diy.pconline.com.cn/447/4478578.html
不出大家所料,DirectX12也跟AMD Mantle一样,最核心的改变是更底层的API。
在硬件抽象层上走得比以往更深入,具体包括:应用可追踪GPU流水线、控制资源状态转换(比如从渲染目标到纹理)、控制资源重命名,更少的API和驱动跟踪,可预判属性,等等


從過去歷史就可以看出來
NV都是只沿著AMD在業界指明新技術 引領和潮流方向 才會跟著怎麼做
再用自己強大的銷售手腕方式才能做到市佔領先

領先了就學著跟金甲黃帝 開始對消費者耍賴了~~~
     
      

此文章於 2015-03-01 01:18 PM 被 Lancelot_93 編輯.
舊 2015-03-01, 01:14 PM #8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ancelot_93離線中  
XeliaMZat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59
引用:
作者Lancelot_93
現在時空背景 完全就跟以前AMD率先在業界導入GDDR5記憶體(48××時代)時期一樣
NV算準這次 AMD開發下一代HBM記憶體技術有很長的時間
NV就趁 AMD空窗時期 來填補市場 結果讓大家強迫中標


一碼歸一碼,AMD在等下一代記憶體,難道NV就得把自家新架構壓著,不放出來吊打對手?

至於mental,還記得上個搞自家圖形API的傢伙的下場嗎?TrueAudio也是,大家不會忘記那個搞硬體處理遊戲音效API的是怎麼被微軟惡整的吧?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我個人覺得不管出發點為何,AMD是在找死。
 
舊 2015-03-01, 01:48 PM #8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eliaMZat離線中  
Lancelot_93
Advance Member
 
Lancelot_93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441
引用:
作者XeliaMZat
一碼歸一碼,AMD在等下一代記憶體,難道NV就得把自家新架構壓著,不放出來吊打對手?

至於mental,還記得上個搞自家圖形API的傢伙的下場嗎?TrueAudio也是,大家不會忘記那個搞硬體處理遊戲音效API的是怎麼被微軟惡整的吧?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我個人覺得不管出發點為何,AMD是在找死。


AMD那有"等"? 它是正進行開發新技術 你用"等"這字 應該是形容NV"等"看AMD這技術開發的實驗技術如何 再學著看怎樣開發HMC

AMD也可以不用開路先鋒 不先開發堆疊記憶體技術 就直接把 斐濟芯片 用GDDR5的方式推出來應戰 但如果沒有AMD先推出HBM的話 NV敢會先推出HMC技術嗎?
難做的實驗工作 你不做 我不做 那到底誰要做? 總還是要有人站出來嘗試先做!!

AMD一向黑科技,只是沒有足夠研發資金,新研發的東西上來就被Intel用不值錢的指令集給換過去用了,所以一直沒法崛起。
比如原生雙核,多核,x64,內置內存控制器,這些都被Intel拿去效仿發揚光大了。
http://www.pcpop.com/doc/0/330/330830_all.shtml

64位、多核、異構融合....等等,那一次是Intel先開路的?
CPU的每次變革都是AMD引領方向和潮流!
然後Intel沿著AMD指明的方向用自己強大的工藝製程和強勢地位來做到領先。
這種情況類似於你設計了一套裝修方案,被木匠拿去給很多家裝修。

OpenCL 是蘋果開發的
http://zh.wikipedia.org/wiki/OpenCL
Intel也只是跟著風方向去執行 也是證明了 Intel都是只用別人開發的技術再去做後續的發展

Intel 都向AMD的Mantle取經
http://it.big5.enorth.com.cn/system...011972512.shtml

別人開發的技術都是 無中生有 Intel NV 則是拿別人生出的東西再後續加油添醋料理 來餵飽消費者
一般消費者跟本不懂什麼是64位、多核、異構融合 內置控制器 OpenCL HSA 當初開發者是誰
消費者只有認為現在使用到的產品是好用的 就會以為是產品貼logo標籤 誰開發的
這些個人電腦開機運行天天在用的技術,可不是憑空天上掉下來的。

此文章於 2015-03-01 02:08 PM 被 Lancelot_93 編輯.
舊 2015-03-01, 01:58 PM #8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ancelot_93離線中  
XeliaMZat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59
引用:
作者Lancelot_93
AMD那有"等"? 它是正進行開發新技術 你用"等"這字 應該是形容NV"等"看AMD這技術開發的實驗技術如何 再學著看怎樣開發HMC

AMD也可以不用開路先鋒 不先開發堆疊記憶體技術 就直接把 斐濟芯片 用GDDR5的方式推出來應戰 但如果沒有AMD先推出HBM的話 NV敢會先推出HMC技術嗎?
難做的實驗工作 你不做 我不做 那到底誰要做? 總還是要有人站出來嘗試先做!!

首先,我沒有貶低偉大高尚的AMD的意思,請大大不要咬我也不要噴我。
我說的等比較接近:一個人自己做了個派,然後放進烤箱裡等它烤好,或是遊戲中點完科技等它研發完成。
再來就是目前除了AMD和Hynix合作搞HBM以外,HMC聯盟的三星、美光、IBM、intel等等也是有在研發,甚至2007年intel就有試驗樣本出來,而AMD則是到2013年底才傳出與Hynix合作,應該不是像大大想的AMD開發技術NVIDIA用,而是兩者分別選擇了不同陣營的記憶體廠。

引用:
作者Lancelot_93
64位、多核、異構融合....等等,那一次是Intel先開路的?

嗯...都不是,這些好像都是IBM先搞出來的耶,而且連AMD的X86授權都是IBM向intel凹到的
然後intel的IA-64也比X86-64早
然後積體電路的發明者之一是intel的創始人,這應該算開路吧?
還有HKMG、Finfet

引用:
作者Lancelot_93
OpenCL 是蘋果開發的
http://zh.wikipedia.org/wiki/OpenCL
Intel也只是跟著風方向去執行 也是證明了 Intel都是只用別人開發的技術再去做後續的發展

並在與AMD,IBM,英特爾和nVIDIA技術團隊的合作之下初步完善。﹝wiki﹞
大家一起來跟風

引用:
作者Lancelot_93
別人開發的技術都是 無中生有 Intel NV 則是拿別人生出的東西再後續加油添醋料理 來餵飽消費者

嗯嗯G-sync、1D純量架構GPU、VXGI、雲渲染都是拿別人生出的東西
PCIe、USB、X86、MMX、SSE、QSV都是拿別人生出的東西
﹝筆記筆記﹞
舊 2015-03-02, 12:29 AM #8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eliaMZat離線中  
Lancelot_93
Advance Member
 
Lancelot_93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441
引用:
作者XeliaMZat
首先,我沒有貶低偉大高尚的AMD的意思,請大大不要咬我也不要噴我。
我說的等比較接近:一個人自己做了個派,然後放進烤箱裡等它烤好,或是遊戲中點完科技等它研發完成。
再來就是目前除了AMD和Hynix合作搞HBM以外,HMC聯盟的三星、美光、IBM、intel等等也是有在研發,甚至2007年intel就有試驗樣本出來,而AMD則是到2013年底才傳出與Hynix合作,應該不是像大大想的AMD開發技術NVIDIA用,而是兩者分別選擇了不同陣營的記憶體廠。


嗯...都不是,這些好像都是IBM先搞出來的耶,而且連AMD的X86授權都是IBM向intel凹到的
然後intel的IA-64也比X86-64早
然後積體電路的發明者之一是intel的創始人,這應該算開路吧?
還有HKMG、Finfet


並在與AMD,IBM,英特爾和nVIDIA技術團隊的合作之下初步完善。﹝wiki﹞
大家一起來跟風


嗯嗯G-sync、1D純量架構GPU、VXGI、雲渲染都是拿別人生出的東西
...



Intel試驗樣本出來後 東西有生出來在市面上運用了嗎?離現在都幾年了? NVIDIA有最新的試驗的消息了嗎? 還都不是坐等AMD HBM試驗開發的如何?,那HMC就不是今年跟明年會發生的主流且不見蹤影。

IBM 有它的創新之處,但僅偏向於打點
實際硬體實驗開路先鋒運用在PC廣大運用的是誰? 你再去翻上一面我連結的吧~~~

G-Sync是AMD拿NVIDIA的作品?請你積極證明出來 到最後G-Sync花那麼多金錢跟精力的牛逼技術 搞到最後也是沒被採用

業界趨勢是內功跟外功兼修是好事,但是解讀成光把外功練到最強,就可以不用練內功了,這不就變成少林的火工頭陀了..
舊 2015-03-02, 01:10 AM #8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ancelot_93離線中  
XeliaMZat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59
引用:
作者Lancelot_93
Intel試驗樣本出來後 東西有生出來在市面上運用了嗎?離現在都幾年了? NVIDIA有最新的試驗的消息了嗎? 還都不是坐等AMD HBM試驗開發的如何?,那HMC就不是今年跟明年會發生的主流且不見蹤影。

IBM 有它的創新之處,但僅偏向於打點
實際硬體實驗開路先鋒運用在PC廣大運用的是誰? 你再去翻上一面我連結的吧~~~

G-Sync是AMD拿NVIDIA的作品?請你積極證明出來 到最後G-Sync花那麼多金錢跟精力的牛逼技術 搞到最後也是沒被採用

業界趨勢是內功跟外功兼修是好事,但是解讀成光把外功練到最強,就可以不用練內功了,這不就變成少林的火工頭陀了..


大大妳把我搞糊塗了,究竟是要站出來嘗試先做難做的實驗工作,還是要在PC廣大運用?
所以因為IBM和intel沒有先廣大運用,就是沒做難做的實驗工作?
G-Sync花那麼多金錢跟精力,不算是難做的實驗工作,是NVIDIA拿別人生出的東西?
HMC比較晚上市,所以以前的研發投入都不算數,功勞都是最近兩年開始跟Hynix合作HBM的AMD?
可是NVIDIA先把1D純量架構GPU在PC廣大運用,後來AMD才從VLIW轉用1D純量架構的GCN呢。CPU內置北橋和GPU也是intel先在PC廣大運用,不過從大大的說法來看難做的實驗工作一定是AMD做的吧。

還有這一切的一切又跟少林有什麼關係呢?
我好困惑呀
舊 2015-03-02, 01:39 AM #8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eliaMZat離線中  
Lancelot_93
Advance Member
 
Lancelot_93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441
引用:
作者XeliaMZat
大大妳把我搞糊塗了,究竟是要站出來嘗試先做難做的實驗工作,還是要在PC廣大運用?
所以因為IBM和intel沒有先廣大運用,就是沒做難做的實驗工作?
G-Sync花那麼多金錢跟精力,不算是難做的實驗工作,是NVIDIA拿別人生出的東西?
HMC比較晚上市,所以以前的研發投入都不算數,功勞都是最近兩年開始跟Hynix合作HBM的AMD?
可是NVIDIA先把1D純量架構GPU在PC廣大運用,後來AMD才從VLIW轉用1D純量架構的GCN呢。CPU內置北橋和GPU也是intel先在PC廣大運用,不過從大大的說法來看難做的實驗工作一定是AMD做的吧。

還有這一切的一切又跟少林有什麼關係呢?
我好困惑呀


說的容易 但做出來的雞卻不能在市場廣泛上使用 也是個實驗失敗品
再且 IBM X86 CPU已經是骨灰了~~~
G-Sync 當然是自行研發的產品 我前面有說它是參考別人的產品而產生嗎?
但結果論 就是G-Sync 沒有被VESA 採用

最終NVIDIA Fermi GPGPU還是失敗 看這兩篇吧 AMD GCN架構是為了HSA而鋪路
http://forum.gamer.com.tw/Co.php?bsn=60030&sn=1770427
http://forum.gamer.com.tw/Co.php?bsn=60030&sn=1771703

你只會拿IBM Intel NVIDIA這三間打一間AMD啊 這樣失去公平比較原則喔~~

給你個HBM HMC基本知識吧
http://www.eettaiwan.com/emag/1312_03_DT.html
http://vga.zol.com.cn/503/5034799.html

別在這邊只光說 至少也要連結網址描述個來積極證明吧~~~
少林那個你看不懂就算了~~~

此文章於 2015-03-02 01:57 AM 被 Lancelot_93 編輯.
舊 2015-03-02, 01:53 AM #8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ancelot_93離線中  
limit555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2
文章: 1,108
g-sync這樣快快又慢慢的不停切換畫面
我最擔心的式會不會傷眼

這才重點
誰哪知道這樣搞會出什麼問題
舊 2015-03-02, 04:27 AM #8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mit555離線中  
XeliaMZat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59
引用:
作者Lancelot_93
說的容易 但做出來的雞卻不能在市場廣泛上使用 也是個實驗失敗品
再且 IBM X86 CPU已經是骨灰了~~~
G-Sync 當然是自行研發的產品 我前面有說它是參考別人的產品而產生嗎?
但結果論 就是G-Sync 沒有被VESA 採用

83樓,倒數第四行
引用:
作者Lancelot_93
別人開發的技術都是 無中生有 Intel NV 則是拿別人生出的東西再後續加油添醋料理 來餵飽消費者

NV的1D純量GPU架構是拿別人生出的東西再後續加油添醋料理 來餵飽消費者?
AMD的1D純量GPU架構是站出來嘗試先做難做的實驗工作,還是先在PC廣大運用?

引用:
作者Lancelot_93
最終NVIDIA Fermi GPGPU還是失敗

http://www.top500.org/list/2014/11/
前十名:NV3 AMD0
前百名:NV17 AMD1

http://www.anandtech.com/show/6137/...review-part-1/3
http://www.xbitlabs.com/news/graphi...hics_Cards.html
專業繪圖卡AMD完敗,市占率比遊戲卡的市占率還低,這還只是quadro vs firepro沒把tesla算進去

引用:
作者Lancelot_93
你只會拿IBM Intel NVIDIA這三間打一間AMD啊 這樣失去公平比較原則喔~~

可是大大說的AMD好像很厲害的樣子呀,好像什麼東西都是它先做的。我只好把真開路先鋒IBM請出來嘍

引用:
作者Lancelot_93
給你個HBM HMC基本知識吧

大大你給的連結都沒有說HMC坐等HBM試驗開發的如何呢

http://vga.zol.com.cn/503/5034800.html
最後一段
『HBM并不比HMC更加成熟或更为先进,但相对于HMC联盟,HBM更加“单纯”和“直接”,相对较低的初始频率以及简单的联盟关系让HBM获得了时间上的优势。』
舊 2015-03-02, 10:09 AM #8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eliaMZat離線中  
Lancelot_93
Advance Member
 
Lancelot_93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441
引用:
作者XeliaMZat
83樓,倒數第四行

NV的1D純量GPU架構是拿別人生出的東西再後續加油添醋料理 來餵飽消費者?
AMD的1D純量GPU架構是站出來嘗試先做難做的實驗工作,還是先在PC廣大運用?


http://www.top500.org/list/2014/11/
前十名:NV3 AMD0
前百名:NV17 AMD1

http://www.anandtech.com/show/6137/...review-part-1/3
http://www.xbitlabs.com/news/graphi...hics_Cards.html
專業繪圖卡AMD完敗,市占率比遊戲卡的市占率還低,這還只是quadro vs firepro沒把tesla算進去


可是大大說的AMD好像很厲害的樣子呀,好像什麼東西都是它先做的。我只好把真開路先鋒IBM請出來嘍


大大你給的連結都沒有說HMC坐等HBM試驗開發的如何呢

http://vga.zol.com.cn/503/5034800.html
最後...


被我指點後 才開始延用網址來連結描述啊~~~
連結國外網站 至少要引述關鍵字 翻譯來解說 這邊是中文網站 不是隨便連 沒交代就能代表一切
你現在也只能談過去 能談近期未來最新的規劃嗎?

至少你要看近期各家的新技術開發實驗結果

Directx12 也是參考AMD Mantle API

AMD FreeSync 已被VESA納入標準 另一篇有更詳細說明

HBM 已開發出來 尚未上市 網路謠言太多 等實際品出來 但HMC是連實驗都還沒實驗 現只能紙上談兵

HSA 是這幾年來最重大的技術 硬體架構已經完成 現缺軟體支援 需時間上的考驗 若要了解HSA 可去請教這邊會員orakim
http://www.pcdvd.com.tw/showpost.ph...22&postcount=15

這四項起碼就有三項是已經現在生出來的東西 只是尚未上市 但可確定的是都能被廣泛使用

此文章於 2015-03-02 10:46 AM 被 Lancelot_93 編輯.
舊 2015-03-02, 10:37 AM #9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ancelot_93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04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