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Andrew Blake 的攝影棚
文章: 9,201
|
引用:
投資日本之前,要先理清楚自己的投資動機為何!? 分析日本市場經濟有啥成長動力,還有自己的風險承受程度!! 如果都弄清楚了,相信你會發現還有其他更好的投資標的,不會在日本這個市場逗留,虛擲光陰 ...
__________________
[YOUTUBE]8-EzAew1U98[/YOUTUBE]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3
文章: 63
|
引用:
這一點你犯了見林不見樹的毛病 所謂17年3%,其是基於這一年日本搞量化寬鬆漲60%所致 若是扣除這一年變化的漲幅、前16年基本上根本沒賺 而這種情況、你不可能期待說任何基金都會發生 一個人是有幾個16年可以去賭到這一年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3
文章: 63
|
引用:
遇到一去不復返的抬去種了 基金像股票一樣解散下市的情況也不是說沒有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東別旁...
文章: 170
|
![]() 定期定額... ====================================== 圖真小 文字部份: 定期定額能獲利的只有左邊這種線型 不過市面上大部份可以看到的都是右邊這種 定期定額只有哭的份 左邊這種因為爬過山又走下山 只有走過的階梯量變多(購買的量) 如果又爬一次山而沒有找時機賣出 那就只是購買一個無底洞的商品 只有一直投入而不懂退出的話 就是上山下山一直走 購買的量一直增加價卻不一定能一直越過前高 這樣沒有賺頭吧??? 此文章於 2013-07-25 04:02 PM 被 阿諺 編輯.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334
|
引用:
這位仁兄可以不要追著我的話一直見縫插針嗎? 如果你了解基金就算了,你根本就不知道基金是什麼 股票和基金是一樣的,這你也說得出口 基金會解散下市只有你知道,大家都不知道? 基金本來就是靠定期定額來攤平風險 不靠回檔的時候持續扣款,難道要等他半天高再來下大注嗎 你就給我扯什麼解散下市 每個人的投資經驗都不會是一樣的,但是都同樣的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完整闡述。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464
|
他就是只相信growth investing而已.....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3
文章: 63
|
引用:
當然說得出口、我怎麼會不知道基金是怎麼樣的東西 反倒你不知道基金是怎麼樣的東西 不然去看所謂的基金投資的是什麼、那些基金資料中的持股明細是什麼東西 當你知道基金是會解散下市的 還在那邊回檔繼續扣款、遇到阿諺兄貼的圖右邊那一例 扣到天荒地老有啥用 股票一樣可以搞所謂的定期定額去攤平、不要說股票 任何投資物都可以 你怎麼會當成好像只有基金專利一樣 投資靠不是所謂定期定額,唯一在任何市場可以一體適用的 就是你能不能找到可用的資訊、提早預知評估風險 就像我前面說的 世界上沒有比不能掌握風險的投資更危險的 不能掌握這一點、賺錢也是賺的迷迷糊糊(瞎貓碰到死耗子) 賠錢時更是………… 當生活在台灣連當地股市脈動都抓不準時 你要說玩千里之外的基金會有多高竿~ 就像日股整體漲幅達60%、一些人卻只能賺30%一樣 此文章於 2013-07-28 08:38 AM 被 idemon..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3
文章: 63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1,464
|
您的意思應該是掌握評估趨勢吧
而不是風險 一般人持股數量應該是不會比基金多的 否則為了降低風險一般是會選擇基金而不是個股 當然如果您一次操作這麼多檔股票的話 對您而言股票跟基金是一樣的 還有基金也包含ETF ETF績效經常打贏一般主動基金也是眾所皆知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37
|
基金與股票不一樣,光申購手續費或處理費就不一樣,然而部分基金可以表現比大盤好,這也是為何要付出額外費用的理由之一,基金投資池之選股眼光不能無償。懶人基金也有一定報酬,適合規避風險者,至於勇於挑戰、不計死活,那屬於愛好風險者,兩者不能相提並論。至於私下選股能否組成0050一樣,這有一定公式,決定時點進出以及數量,規模太小或頻率不充足的話,從β及σ就可見誤差。
因此還是那句老話,什麼都會、什麼都知道,那就自己來,否則就交給專家。即使政府資金也是交給代操,不過不是每個證券商都值得相信,電視上投顧老師說的詐騙比正直多,但不代表投資理財顧問的話就一無可取,否則政府或法人應該自己來,而不是交由專業理財。現今外資、投信及自營仍被稱為股市三大法人,這有一定道理。 這跟組電腦一樣,懂主機板插線或排除相容就自己來,不然就直接買現成組好,總是有一堆人一知半解,自以為買了便宜器材卻不識腳位或支援,然後才來哇哇叫有問題,對Usb2埠要求eSata速度,這種人不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人家可是專業,瞧不起專業就自己來,所謂專業乃謂以此為職業,以技術收錢,而且現在套裝電腦不見得比較差,相反的,有的人(尤其是新手剛入門)自組效能還不如同等級套裝,專不專業會沒有差別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