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Eater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217
引用:
作者無愛無恨
一家公司自有因它的特質形成的企業文化, 這種企業文化也許正是企業賺錢....或賠錢的關鍵因素

夏普缺錢找上鴻海解決了財務危機, 卻使得夏普不再是夏普....值得嗎??

郭董接手奇美之後做了什麼事大家不妨去查一查我懶得再貼, 日本人的腦袋可不是只有錢

居然有人把郭董當成什麼管理奇才.... , 不併奇美他的群創又搞出了什麼名堂


其實群創是一家很有趣的公司
他搞出的名堂就是所謂的"群創模式"
很多人把群創視為面板廠
實際上它更接近系統廠
和冠捷一樣是作TV, monitor 整機代工的
是全球第二大的系統代工廠
出貨量一度逼近全球最大的冠捷
他的液晶面板的產能事實上只有他系統廠所需產能的三成
其他七成都是外購
最大供應商就是舊奇美
因為面板百分百自用
所以他的面板價格不受液晶循環的影響
面板價格好
他就讓自己的面板產能滿載降低外購
面板在賠錢
他就可以降低自己產能然後低價外購面板
更爽

老實說群創液晶面板的技術與品質是比不上友達奇美的(成本是另一件事)
但是系統代工利潤再怎麼微薄
總是有在賺錢
所以群創在合併之前印象中是沒有賠錢的
股價歷史高點好像是一百八十幾
奇美友達的歷史高點乘以二都比不上

三合一之後
因為面板產能大於系統代工的產能
所以群創模式就玩不下去了
新奇美甚至把系統代工的業務切回去給鴻海
現在又回復了純面板廠的身分

中國的電視大廠TCL 所投資的面板廠華星光電
目前的玩法就有一點接近群創模式
     
      
舊 2012-09-28, 09:42 AM #7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ter離線中  
小貓咪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27
引用:
作者TanLittleJohn
也可以把他當成要擁有一家技術底子夠好的面板廠與面板研發公司,這樣如果聯日抗韓的策略成形,三星會被迫正面交鋒。
還有郭董一直要掌握一個能夠供應他高需求的面板或手持顯示零件廠,奇美電無法提供需求,
這樣他無法確定Apple會不會繼續跟他合作,有一個好的工廠在背後支援才比較妥當!

如果能夠在Sharp面板事業群達成共識(可能是拿一席董事,但不干涉其他家電等事業),
這樣郭董退讓一點,Sharp也退讓一些,合作成功率會高一點。
否則兩邊各持立場,我圖你的錢,你要我的技術,最後就讓日本政府去分拆Sharp吧!


韓國/中國/台灣面板廠仍無法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

許多醫療顯示器使用韓國 LG/台灣奇美 IPS面板, 但品牌來自日本和歐洲
 
舊 2012-09-28, 10:36 AM #7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貓咪離線中  
芝風
Master Member
 
芝風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4
您的住址: 巴西,有可能來嗎?
文章: 1,962
引用:
作者TanLittleJohn
鴻海的主管這樣講,我只能姑且相信,

況且他們在巴西的廠可以直接供貨給整個美洲,運輸成本就省了不少,供貨也更快。


我有幸今年在那邊當翻譯四個月,平常的時候跟巴西主管還有中國來的工程師喇低賽,知道了很多事情。

我只能跟你說,不是這樣。

細節的部份因為你說你聽鴻海的主管講,我怕你認識講出去(在巴西鴻海當翻譯的人不多),所以我不能多說。
__________________
怎麼努力,也比不上外國人…
舊 2012-09-28, 10:41 AM #7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芝風離線中  
jackalawa
Advance Member
 
jackalawa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365
個人還是認為"yingweichen"分析得很客觀.有理..
還有圖表等做說明..

其實大道理誰不知道.說的簡單.但有時現實是殘酷的..
例如:現在才想要開始做研發等.全部資本額投入恐怕都不夠.
還不見的看的到成果...
台積電是僅次於Intel的半導體製程領先著.三星這種不要臉的企業要追上就已很吃力了.
ps.三星的總市值已超過 SONY+Panasonic+SHARP
其他的就不用說了...企業老闆會不知這個道理嗎?
郭董會不知道嗎?就是因為知道說的簡單.要從無到有太難了..
不然花錢叫奇美研發出來就好了.但事實是花錢也是辦不到的.又或著緩不濟急.問題點太多了.
如今技術可能又落空.人財兩失.路真的不好走....
__________________
海闊天空
舊 2012-09-28, 11:00 AM #7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ackalawa離線中  
Eater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217
引用:
作者moneyball
剛剛打完字順便想通 Sharp 打的如意算盤 .

1. 鴻海只取得 Sharp 9.9 % 股權,差一點點(記得10%以上才能取得董事,如錯誤請幫忙更正)無法進入董事會,又可以拿到現金去補虧損的大洞( Sharp 只想要郭董的錢,郭董只需要出錢,當個單純的投資者)


不是10% 才能取得董事
目前Sharp 的股東沒有哪一個人超過10%
鴻海一旦入股
他就是最大股東

依據日本公司法規定
超過10%的股東有權提出解散公司的申請
如果鴻海擁有超過10%
就算他沒有董事
他還是有能力威脅Sharp
舊 2012-09-28, 11:24 AM #7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ter離線中  
TanLittleJohn
*停權中*
 
TanLittleJoh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2
您的住址: Tainan
文章: 3
引用:
作者芝風
我有幸今年在那邊當翻譯四個月,平常的時候跟巴西主管還有中國來的工程師喇低賽,知道了很多事情。
我只能跟你說,不是這樣。
細節的部份因為你說你聽鴻海的主管講,我怕你認識講出去(在巴西鴻海當翻譯的人不多),所以我不能多說。


抱歉,那位主管說的話我也難以證實,因為他是友達過去的資訊單位主管,當年我承辦友達案子時才認識。
他們許多X86機器都是用Acer的系統,後來因為帳務格式不合歐盟規範,很多帳目對照有問題又引進HP-UX。

又因為跟IBM系統的廠商合作才又找我們改資料庫和硬體,整個公司各種系統一起運作簡直亂透了,不過那不是資訊單位的問題,
而是老闆一眛地想要省錢,才搞出疊床架屋的型態。
舊 2012-09-28, 11:26 AM #7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anLittleJohn離線中  
s953812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8
文章: 89
引用:
作者Gstyle+
友達賠錢是設備折舊,不是現金流出


現金是當初買設備時就已經流出了
跟分期付款一樣
現在慢慢還
舊 2012-09-28, 11:54 AM #7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953812離線中  
moneyball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2
文章: 0
引用:
作者Eater
不是10% 才能取得董事
目前Sharp 的股東沒有哪一個人超過10%
鴻海一旦入股
他就是最大股東

依據日本公司法規定
超過10%的股東有權提出解散公司的申請
如果鴻海擁有超過10%
就算他沒有董事
他還是有能力威脅Sharp


謝謝說明.

有權提出解散公司的申請這一點應該才是 Sharp 高層忌憚之處. 至於最大股東這一點,我不認為實際上有多大用處(因為遠遠低於半數股權).

從投資效益來分析,郭董個人投資十代廠其實對鴻海或郭董都是只見其弊,不見其利的(因為郭董真正想要的Sharp 獨家面板技術在龜山廠). 要不是郭董誤判十代廠的價值,就是為了取得 Sharp 技術付費授權, 郭董被逼得也必須投資十代廠. 十代廠的產能在郭董的奇美已經產能過剩的此刻,其實沒有多大價值.

郭董現在唯一希望應該是看 Sharp 其他法人股東有沒有可能支持他入主 Sharp, 不過即使 Sharp 經營繼續不振,最後必須重整. 我認為日本政府應該還是會傾向由其他日本企業接手(Sharp 的獨門面板技術肯定會有其他日本企業有興趣接手),怎麼看,大概都輪不到鴻海.

郭台銘應該不至於看不清這一點. 假如他也看到了這一點,那剩下的就只有怎麼利用反悔重談入股價碼這齣鬧劇,來替後面的付費技術授權談判多爭取一點談判籌碼了.
舊 2012-09-28, 01:02 PM #7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neyball離線中  
moneyball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2
文章: 0
引用:
作者Eater
其實群創是一家很有趣的公司
他搞出的名堂就是所謂的"群創模式"
很多人把群創視為面板廠
實際上它更接近系統廠
和冠捷一樣是作TV, monitor 整機代工的
是全球第二大的系統代工廠
出貨量一度逼近全球最大的冠捷
他的液晶面板的產能事實上只有他系統廠所需產能的三成
其他七成都是外購
最大供應商就是舊奇美
因為面板百分百自用
所以他的面板價格不受液晶循環的影響
面板價格好
他就讓自己的面板產能滿載降低外購
面板在賠錢
他就可以降低自己產能然後低價外購面板
更爽

老實說群創液晶面板的技術與品質是比不上友達奇美的(成本是另一件事)
但是系統代工利潤再怎麼微薄
總是有在賺錢
所以群創在合併之前印象中是沒有賠錢的
股價歷史高點好像是一百八十幾
奇美友達的歷史高點乘以二都比不上

三合一之後
因為面板產能大於系統代工的產能
所以群創模式就玩不下去了
新奇...


單純從確保出海口永遠大於自有面板產能的角度來看,群創的營運模式的確是比純面板廠營運模式風險來的低. 所以合理的問題就是: 郭董硬是要群創去合併奇美,是不是徒然捨棄自己長處,弊大於利的決策 ?

然後這種群創模式,Samsung 玩的更好. Samsung 也是自有面板廠,也有品牌出海口. 然後自有面板廠在滿足自家需求之後,不夠的部分再外購. 不但營運模式類似,而且Samsung 在出海口和工廠端都做得更好.
舊 2012-09-28, 01:22 PM #7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oneyball離線中  
Eater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217
引用:
作者moneyball
單純從確保出海口永遠大於自有面板產能的角度來看,群創的營運模式的確是比純面板廠營運模式風險來的低. 所以合理的問題就是: 郭董硬是要群創去合併奇美,是不是徒然捨棄自己長處,弊大於利的決策 ?

然後這種群創模式,Samsung 玩的更好. Samsung 也是自有面板廠,也有品牌出海口. 然後自有面板廠在滿足自家需求之後,不夠的部分再外購. 不但營運模式類似,而且Samsung 在出海口和工廠端都做得更好.


我不會把Samsung 視為群創模式的範例
群創和Samsung 不一樣的是
因為群創是台灣最後一家大尺寸面板廠
他的技術人才是最缺乏的
因此他的產品種類會受限
只能作比較簡單的TN monitor面板
TV / notebook 就很難切入
這使得群創想外賣面板也不容易
但是群創從來不需要擔心這一點
因為他本來就沒有打算要外賣面板
這是技術受限的公司快速切入面板市場的方法
也就是群創模式的價值
段行健把這個模式玩得很成功

Samsung 事實上面板產能大於整機產能
當然Samsung整機部門是面板部門最大客戶
但他們的面板是市場上的搶手貨
沒有賣不出去須要練兵的問題

至於郭董買統寶
那是他的手機客戶要他買的
買奇美
那是因為他想切入電視面板(當時的群創沒有生產電視面板的經驗)
這個併購案是站在鴻海的立場去看的
並不是站在群創的立場去看的
郭董並不是以群創能賺錢就會滿足的那種人
他所有的商業邏輯都還是以鴻海為中心
舊 2012-09-28, 01:58 PM #8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ater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57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