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lomp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2,140
引用:
作者ben_chien
環保材質通常可以自然分解...
想當傳家寶可能還有些難度...


買了一雙喬X 50代
過了10年發現鞋底不見了QQ
再過10年剩下鞋帶在盒子裡><
     
      
舊 2012-01-29, 12:51 AM #7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ompt離線中  
weirock
*停權中*
 
weiroc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引用:
作者lompt
HTC也是找人代工呀
你看104上找的人就知道了
缺的是設計和行銷人員
代工就找洋華之類的
而且還超時工作不給加班費連加班紀錄也消失
還被員工找勞工局勞動檢查還被當場抓包


HTC本身...本來就是手機、PDA代工廠了

是後來自己的品牌打出來後~才轉型~慢慢沒幫人代工~只做自己的~

然後前一、兩年因為量大才放單子出去找人代工...

----------
洋華不是做觸控面板的嗎?
 

此文章於 2012-01-29 01:10 AM 被 weirock 編輯.
舊 2012-01-29, 01:07 AM #7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eirock離線中  
lomp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2,140
引用:
作者weirock
HTC本身...本來就是手機、PDA代工廠了

是後來自己的品牌打出來後~才轉型~慢慢沒幫人代工~只做自己的~

然後前一、兩年因為量大才放單子出去找人代工...

----------
洋華不是做觸控面板的嗎?


現在都要降低成本啦
上104看在找的員工就可以看出來很大的趨勢
上估狗打HTC+勞工就有一票HTC勞動環境有問題的新聞了
舊 2012-01-29, 01:15 AM #7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ompt離線中  
nomad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768
引用:
作者lompt
HTC也是找人代工呀
你看104上找的人就知道了
缺的是設計和行銷人員
代工就找洋華之類的
而且還超時工作不給加班費連加班紀錄也消失
還被員工找勞工局勞動檢查還被當場抓包

連零件廠跟代工廠都搞不清楚.....
舊 2012-01-29, 01:17 AM #7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omad離線中  
super01
*停權中*
 
super01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8
文章: 979
引用:
作者nomad
日元匯率升到爆
一堆還沒外移的企業只能在 "外移" 跟 "死" 這兩條路裡選一條
Toyota跑到美國設廠是正常的

題外話,日本常說自已是通縮
其實以外人來看,根本就是惡性通貨膨脹

這個 經濟用語 可不能亂用阿
通澎是指該國貨幣不值錢 購買力爆跌 等於全民皆被搶劫
日本人民持有的日圓 對照現在的匯率 對外購買力可強了勒
你可以說他外銷出口變的很不利了
但是這不能用"惡性通貨膨脹"一詞來形容 因為這與事實相反

發生福島事件 日本急需長期大量的進口各種大宗物資原料
這個時候在匯率國策上犧牲一下出口 有利於進口 應該是很容易理解的行為
之前的神戶地震發生時 美日元匯率一樣一度逼近76.2元
不同的是這次影響範圍更大

此文章於 2012-01-29 07:47 AM 被 super01 編輯.
舊 2012-01-29, 07:43 AM #7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uper01離線中  
sazabijiang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8
引用:
作者bigcake
我怎麼覺的這超虎爛的

依我公司從中國來台出差的人,都說富士康的薪資在中國算不錯的,比我的公司好ORZ

但是以美國人的角度和生活水平來看這確是是"血汗工廠"

在台灣勞工工作的我們,在美國人的眼裡也應是 "血汗工廠"

只是以美國人的角度看問題,不然大家都賺美金好了


富士康似乎只負責組裝?
被壓榨的是整個供應鏈
舊 2012-01-29, 02:53 PM #7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azabijiang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4:3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