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applebread
Major Member
 
applebrea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240
引用:
作者sutl
先行者?什麼意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父是誰?毛澤東嗎?


目前聽到官方上的講法是

孫中山是革命的先行者 這樣

意即他是站在『革命』這件事上的最前端
(但如果在wiki上打『先行者』會找到其它怪怪的東西 )


目前聽到大陸方面稱呼他為國父的人比較少

畢竟真正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是老毛


有興趣可以看看以下的講法
http://bbs.tiexue.net/post2_2258671_1.html

http://blog.kaishao.idv.tw/?p=942

http://zh.wikipedia.org/zh-tw/Talk:%E5%9C%8B%E7%88%B6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9-12-14, 06:53 PM #7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pplebread離線中  
FlyNews
*停權中*
 
FlyNews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0
文章: 2,260
引用:
作者applebread
認真的討論一下
說階級問題,當年的英日也有
然而英國與日本卻沒有必須要廢了皇帝才能廢除階級問題的需要
為何中國需要?..

再者個人認為國共內鬥是因為兩邊的人馬早看不順眼了
蔣跟蘇俄來的共黨人員早在黃埔軍校就對立了,最後打起來不是什麼大不了的

日本是倭族,主要只有一個族,保留皇室較沒問題,也沒啥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內戰。

英國雖沒廢皇室,但還是要解決種族問題,
愛爾蘭獨立戰爭,英格蘭的央格魯薩克遜民族、愛爾蘭的蓋爾特族也打過了!

而韓國(朝鮮族)比較好玩!
原本是日本要朝鮮廢皇室,拜日皇,和過去日本殖民台灣類似
當韓國有機會脫離日皇後,因為韓皇也沒了,南韓就直接民主憲政了!
只不過.....在朝鮮族裡同樣有人想當皇帝,就分為南韓北韓..

而中國有兩大族,漢族、滿族,
漢族有幾千年的文化,漢人執政後,怎麼可能會再讓滿人繼續當皇室?

在19世紀初在同一個國家內要解決種族問題,就要內鬥,
要不然就分裂成兩個國家或兩個皇室,各自為王...
美國由林肯鬥完了,中國由孫中山鬥完了!

但就算沒有了皇室,中國種族問題大至上解決了,
還是得找出個名目有產/無產階級鬥出一個當頭頭! 大陸由毛澤東鬥完了!

一般而言,必須要"同族人"較多的國家,才能保留皇室施行君主憲政,
保留皇室會有一種鬥法,不保留皇室又會有另一種鬥法。
 

此文章於 2009-12-14 08:00 PM 被 FlyNews 編輯.
舊 2009-12-14, 07:55 PM #7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lyNews離線中  
LittleJohn
*停權中*
 
LittleJoh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經歷過二戰之後才被共產黨統治的老一輩大陸人,其實心裡不見得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願意被共產黨統治或認同共產制度。

其中有些讀過書的,對於孫中山的評價也不只是革命先行者而已。
舊 2009-12-14, 08:14 PM #7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ttleJohn離線中  
applebread
Major Member
 
applebrea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240
引用:
作者FlyNews
日本是倭族,主要只有一個族,保留皇室較沒問題,也沒啥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內戰。


日本沒啥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內戰?

我想您應該把戰國時代給忽略了…

另外近代的日本是有內戰的,請參考西南戰爭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5...%88%B0%E7%88%AD

另外中國有很多族、漢滿蒙回藏苗…
而就個人所認知,只是滿人末期統治中國太差了,才把他們這一批統治階層趕走
不然他做得好能照顧中國百姓,相信百姓也不會說什麼
另外一點關鍵在於西方文化的傳入,使得民智漸開
從中國的歷史來看,漢人之所以反元反清,純粹只是因為政府太爛了所以被趕下台
跟英國那種種族間對立起紛爭不一樣(英國就小小那一個島,資源有限,當然要爭了
而且他們的種族間並沒有誰統治誰,純粹只是因為你會強大你會威脅我,所以我要
打你,跟中國這種你做太爛趕你下台不一樣)

一般而言,中國是會把各種族吸進來,大家一起變漢人,什麼都不用爭
這種方式跟西方大家打個你死我活相比實在厲害太多了

趕走韃虜建立中華是大砲的一面之詞,之後建立民國時又說各民族平等
那如果各族平等,那誰統治誰不都一樣?為何要打滿清,純粹只是要救中國啊!
由此可見孫文是受西方的民族主義思想的影響,然而中國老百姓對於所謂
『民族』的自覺性不高,純粹只是要過好日子,管你是滿人漢人。

其它國的我就不說了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9-12-14, 08:41 PM #7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pplebread離線中  
alpha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0
您的住址: 天母
文章: 557
還是老話一句, 連上網都限制的地方, 怎還可能讓你暢所欲言? 逃出來的人可以不拿美國人的錢, 去白宮前胡亂叫囂也不會被抓去做黑牢~

引用:
作者carage
我想不論是大陸還是海外的說法都不能盡信.
海外雖然有言論自由, 可是有些人的背後金主卻是有私心的.
聽說很多中國逃出來的人都是歐美的右翼基金會養著的.
至於大陸的就別說了, 有沒有三分真話都是問題, 避重就輕的話還不如不看.
就像前一陣子我看CCAV的新聞節目報導知青回去探訪當年被下放的東北農村.
整片就拍得很歡樂, 好像當年吃苦都是應該的, 被迫放棄的學業也是好事.
反正就一大幫中年人攜家帶眷的跑去農村找當年的生產隊領導閒話家常.
舊 2009-12-14, 09:50 PM #7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pha離線中  
dv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5
文章: 9
中國國母是江青嗎
感覺上目前中國百姓似乎有些把老蔣
當成民族英雄
舊 2009-12-14, 10:09 PM #7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vd離線中  
pfbspfbx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68
引用:
作者dvd
中國國母是江青嗎
感覺上目前中國百姓似乎有些把老蔣
當成民族英雄


北伐跟抗戰時期算是吧

最近在玩鋼鐵雄心3 大陸被河蟹 所以有個遊戲站 改稱 大鬍子養成計畫3

那邊的人都稱 老蔣為校長 老毛為先祖 ...
舊 2009-12-15, 12:25 AM #7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fbspfbx離線中  
pfbspfbx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68
引用:
作者FlyNews
日本是倭族,主要只有一個族,保留皇室較沒問題,也沒啥自己人打自己人的內戰。...


大家比較熟的日本歷史其實沒多久

日本戰國時代就殺很大了吧 軍閥(大名)割據

之後的德川幕府好像和平了1~2百年的樣子 然後就是維新 前面那個人舉的例子

就是維新的最後一場較大型的戰役了
舊 2009-12-15, 12:27 AM #7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fbspfbx離線中  
skari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71
當時毛澤東在走三面紅旗時代

蘇俄共產黨就已經表明了不支持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在這定論,毛打算讓馬列主義變成自己的工具

而不再是令全國所信從的主義?


所以毛一開始打的主意就是為了"得權"?

那麼我有點好奇的是,毛的主義什麼樣的論點與主張

由於目前所接觸到的書,或是記錄都沒有明確的提到

最明顯的地方,只是在不停的"動員"與破壞,消秏能量....

根據紅衛兵的回憶錄是,小弟比較容易觀察到的地方

是毛讓年輕人有不受拘束的自由,而年輕人自以為說話大聲與進行破壞就得到

"主義執行者"的成就

當時的思潮,全部依賴"小紅書"

我在圖書館裡似乎找不到這小紅書

我可能要再多待幾天才行




我要道歉一下,我有點把三面紅旗和紅衛兵的時代搞錯了

都一樣的瘋狂.....時間也相近,所以搞混了抱歉
舊 2009-12-15, 12:50 AM #7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kari離線中  
applebread
Major Member
 
applebrea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240
引用:
作者pfbspfbx
北伐跟抗戰時期算是吧

最近在玩鋼鐵雄心3 大陸被河蟹 所以有個遊戲站 改稱 大鬍子養成計畫3

那邊的人都稱 老蔣為校長 老毛為先祖 ...


原來小鬍子養成計畫升級成大鬍子啦…

中文化應該放出了吧…

不過我沒力氣玩…以前玩2時只有用民國掃光共產黨和蘇俄就累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9-12-15, 12:52 AM #8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pplebread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54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