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17
|
引用:
海爾一家不代表全部陸商 我看到的節目訪問到狗不理就非常願意來台做生意 以前台灣科學園區是一片荒蕪 國際處境比現在更艱難 李國鼎和孫運璿去美國以誠相待,說服一些海外學人返台服務 (那時一堆海外學人覺得美國很好,台灣非常落後,資金人才技術三缺,不肯返台者占大多數,就如同海爾的嘴臉) 秦孝公變法時,秦國在中原諸侯眼中和西戎之國無異 秦孝公以禮相待有能之士,有的人才被感動去落後秦國服務,有的在中原發展不得志人才也投向秦國懷抱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212
|
引用:
清廷專制獨裁 還可以玩玩鎖國 現在是民主時代了 玩鎖國 鎖得了誰? 商人無祖國 錢在那裡就往那裡去 政治擋不住商人的求利心態 政府能做的事 就是讓這些企業能留在臺灣發展 不要一個勁兒都跑去大陸了 要開發出比大陸更優渥的環境來吸引企業留下來 像是租稅的優惠 當地才能有的人才 等等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17
|
引用:
大陸是世界上大尾經濟體之一 台灣如果和各國貿易順暢往來無阻對美國不暢通(古巴?) 請問算不算鎖國? 台灣如果和各國貿易順暢往來無阻對日本不暢通 請問算不算鎖國? 將來東協成型台灣被排除在外 台灣如果和各國貿易順暢往來無阻對東協不暢通 請問算不算鎖國? 大陸目前各班機可以看到到處都是外國人 台北飛高雄班機看到兩位外國人就非常不容易了 請問像不像鎖國症狀 此文章於 2009-10-04 08:42 PM 被 kiten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4
|
引用:
老實說.... 如 kiten 兄所說 "只會批評不提方案誰都會做" Saintman 兄就回覆的很好, 正反方都有論點, 都有可看性, 由鄉民自己心中的 一把尺決定怎麼看台灣的未來 至於紅字的部份, 我以為會上上網的, 至少有一定的教育程度, 人家在騙騙老實人 的手段你也信..??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68
|
引用:
台灣以前跟美日東協都無貿易往來嗎? 有啥障礙嗎? 所謂鎖國就是沒有對所有外國無貿易外來以及人員進出交流 台灣過去十年沒有看到鎖國這回事 你是剛來到台灣的嗎? ![]() 此文章於 2009-10-04 08:50 PM 被 cupertino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17
|
引用:
對某一單一大尾國家沒有正常經貿往來,將來就會變成國際化的鎖國 (此時不是台灣不想和其他國家積極交流,是外商懶得和台灣慢慢耗了) 我節錄一些文章: .... 劉金標轉身回到研討會場的身影,令人深思:如果外商繼續出走,台灣成為國際化的鎖國;如果台灣菁英依然自滿於過去的成就。十年後,如果有一位黑頭髮、黃皮膚的菁英站在世界舞台的頂峰上,你會先猜測他是大陸人,還是台灣人? .... 《商業周刊》重新整理歷年來一千大問卷發現,二○○○年以來,上榜商周一千大的外商公司規模有縮小的趨勢,這一點可以從外商的人員雇用數連續三年都呈現負成長看出。台灣保護主義的高牆依然高聳,中國卻挾著全世界最大工廠與消費市場的優勢快速成長。跨國大企業在亞洲的布局這幾年重新調整,台灣就在這場資源重分配中被邊緣化。 此文章於 2009-10-04 09:19 PM 被 kiten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8
文章: 10
|
引用: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8E%96%E5%9C%8B 鎖國政策指關門自守,不與外界接觸的一種外交政策,是典型的地方保護主義。 中國 1757年,一道聖旨從京城傳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廣州一地外,停止廈門、寧波等港口的對外貿易,這就是所謂的「一口通商」政策。這一命令,標志著清政府徹底奉行起閉關鎖國的政策。乾隆的這道聖旨常被視為是導致近代中國落後於世界的原因之一。 日本 鎖國是日本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實行的外交政策。在1635年開始實行,直到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為止。德川幕府明確禁止日本人出國、禁止在外的日本人回國,並規定於外國的貿易關係僅允許在長崎進行,而且對象僅限於中國和荷蘭。此外,某些地方藩主會與特定國家進行貿易,包括對馬藩的宗氏與朝鮮、薩摩藩島津氏與琉球國的貿易。 上面是wiki對鎖國政策的說明 限制少數幾個國家(事實上也沒有特別限制 只限制了敏感性的工業與投資上限) 叫做鎖國???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68
|
引用:
77樓說的正確 只限制了敏感性的工業與投資上限被叫做鎖國 難道要把台灣最有競爭力的產業全部外移才叫不鎖國? 台灣產業外移是失業率逐年升高的主因 政府不改善國內投資環境, 不鼓勵產業在地生根, 只會一昧欺騙造假, 以國際化為幌子鼓勵企業外移. 別以為今天你有工作明天就不會失業, 台灣再繼續失血下去終究有一天會垮, 菲律賓化也是指日可待了. 還想領22K? 去競爭18K吧! ![]() 此文章於 2009-10-04 09:37 PM 被 cupertino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17
|
引用:
台灣所謂的敏感性的工業與投資上限就是政治人物說了算 假定敏感性的工業如果大陸已有本土或外商已投資項目 此時就要檢討變更 就不能再算是敏感性的工業(目前台灣管制的十二吋晶圓廠項目,INTEL已在進行中了) 就好像十多年前以前詹氏防衛雜誌刊出台灣驅逐艦照片,連艦號都清楚可見 海軍還把艦號列為國防機密,此種掩耳盜鈴的故事在台灣經常發生 上班族還有未必一定要在一家公司呆到死 台商企業讓我有飯吃,我就去台商 日商企業讓我有飯吃,我就去日商 韓商企業讓我有飯吃,我就去韓商 港商企業讓我有飯吃,我就去港商 為陸商賣包子賣酒企業讓我有飯吃,如果能力許可也可以去賣包子賣酒企業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68
|
引用:
這些囈語不用在這邊說 去跟那些失業勞工說吧 說完希望你的健康沒問題 ![]() 此文章於 2009-10-04 10:09 PM 被 cupertino 編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