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儲存媒體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overgod
Advance Member
 
overgod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文章: 355
回覆: 太快的燒錄品質會不好?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阿阿金
最近聽朋友說燒錄的速度越快, 燒出來的資料越容易壞
他說如果把52X燒出來的CD和24X燒出來的CD翻過來看, 52X燒出來的CD顏色會較淺, 相對的也比較容易壞
所以他說如果有較重要資料要保存, 最好是用較慢的速度去燒才能保存的久
大家認為呢?

我又的時候都只有使用8X燒錄而已。看果以前的報導說一般的燒錄片最佳燒錄速度是8X。所以偶而會用12X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3-09-01, 10:03 AM #7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vergod離線中  
alanzx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3
文章: 124
阿...
不知道是否有版友知道YAMAHA 20X TY和That's RV最適合燒錄的倍速是多少呢??

希望知道的能告知一下...
謝謝^^
 
舊 2003-09-01, 12:01 PM #7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lanzx離線中  
謝小胖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69
建議一般用最高速度燒片
音樂.及重要資料再用低倍速燒錄
舊 2003-09-01, 12:04 PM #7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謝小胖離線中  
saya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8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Muchin
24X, 40X, 52X 的 3T land jitter 平均值分別是 36.17, 37.41, 37.39 nsec,最大值是 40, 44, 42 ﹐都超過 Redbook limit 35 nsec,對於 Data 或許無妨,但對音樂的影響可聽出來。


事實上Jitter小只是保証碟片的相容性「可能」比較高! 因為每個Pit, Land的長度變異較小。(長度一樣, 這在CLV / CAV Mode的不同讀取情況下, 好壞可正好相反哩。
但音樂及VCD都是用CLV的低倍在讀, 所以Jitter零最好啦。)

不過曾看過Jitter很小, 但是C1值確高達近100左右。
實際PC or Player在解讀資料時是看C1C2的... 越小則解碼越快, 因為沒有錯誤就不用再往下一層解(這在不同晶片可能處理方法不同)。

所以... 大家看著辦吧! 有些值只是自己看得高興而已。
要用幾倍燒自己覺得高興就好。
保存上, 好的染料才是重點呀...
舊 2003-09-01, 01:54 PM #7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aya離線中  
Muchin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44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johnfang
不知道您的設備是否可以聽出差別?不合規範的東西多的是~

小弟的 SB Audigy 配 Altec Lansing 5100 聽不出來耶~~
如果您的設備好很多,表示錢多多......那何不省下時間多買一片原版的?!大部分有錢人會更擔心時間不夠用......

小弟不希望哪天到了西方去,老天爺讓我算一算我這一輩子都在幹些什麼?到時候才發現為了我聽不出來的品質,而花了4倍以上的時間(甚至10幾倍)在做燒錄這工作,我希望我能花這些時間去享受這些音樂,而不是去燒它......

鄙人用的只是一萬多的迷你音響,還不到中級吧。
Yamaha 說。 減低 jitter 對較低階的光碟機效果較顯著,信不信由你。
鄙人只提供數據,不做論斷,他人怎麼解讀都是他的事。
原文也沒鼓吹用最低速燒錄,高速機應不適合用很低速燒高速片。
舊 2003-09-02, 03:27 AM #7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uchin離線中  
Muchin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44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saya
事實上Jitter小只是保証碟片的相容性「可能」比較高! 因為每個Pit, Land的長度變異較小。(長度一樣, 這在CLV / CAV Mode的不同讀取情況下, 好壞可正好相反哩。
但音樂及VCD都是用CLV的低倍在讀, 所以Jitter零最好啦。)

不過曾看過Jitter很小, 但是C1值確高達近100左右。
實際PC or Player在解讀資料時是看C1C2的... 越小則解碼越快, 因為沒有錯誤就不用再往下一層解(這在不同晶片可能處理方法不同)。

所以... 大家看著辦吧! 有些值只是自己看得高興而已。
要用幾倍燒自己覺得高興就好。
保存上, 好的染料才是重點呀...
舊 2003-09-02, 03:48 AM #7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uchin離線中  
Mayer
Ju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2
您的住址: 高雄市
文章: 939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lanzx
阿...
不知道是否有版友知道YAMAHA 20X TY和That's RV最適合燒錄的倍速是多少呢??

希望知道的能告知一下...
謝謝^^


Y20是屬於低倍速染料....所以一般建議最好是用8X燒....
至於RV....本身是屬於高倍速染料....所以基本上用高倍燒錄是沒問題的....
雖說如此....我最高也是用12X燒.....
舊 2003-09-02, 08:47 AM #7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yer離線中  
哞哞 Sonic Ron
Master Member
 
哞哞 Sonic Ro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0
您的住址: 台灣台中
文章: 2,359
哞肉眼看不出來!所以用汽車音響界品牌CD機中最難讀ㄉSONY來作測試!(SONY有點故意不讓人讀燒錄片ㄉ感覺。)

作業系統:Windows XP Professional
使用燒錄機:ASUS 5224
使用燒錄軟體:Nero 5

沒印刷ㄉ4元白金片:
8x->讀片速度稍慢,換曲稍慢,全18首歌可正確讀取且無爆音
16x->偶爾進片出現Error,進片正常時18首可正確讀取尾段稍為讀取不良停止或爆音
32x->Error
52x->Error

SONY白金片:
16x->讀片速度快,全18首歌可正確讀取且無爆音
32x->讀片速度稍慢,換曲稍慢,全18首歌可正確讀取且無爆音
52x->偶爾進片出現Error,進片正常時18首可正確讀取尾段輕微讀取不良停止或爆音

Mitsubishi水藍片:
16x->讀片速度快,全18首歌可正確讀取且無爆音
32x->讀片速度快,全18首歌可正確讀取且無爆音
52x->讀片速度快,全18首歌可正確讀取且無爆音

看來燒CDDA使用水藍還是無庸置疑ㄉ。
舊 2003-09-02, 10:33 AM #7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哞哞 Sonic Ron離線中  
maimai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麥子園
文章: 91
唉~~要是怕品質不好就用低速的
其實都可以讀啦!!
只是有些讀取頭太挑了!!就有點麻煩了~
再來就是片子的問題,用不好片也是有麻煩的
不管是高的還是低的那就是要看個人的需要
這是講白一點!!
不然現在出的52倍的那不就白出了~~
舊 2003-09-02, 10:36 AM #7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imai離線中  
maimai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3
您的住址: 麥子園
文章: 9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哞哞 Sonic Ron
哞肉眼看不出來!所以用汽車音響界品牌CD機中最難讀ㄉSONY來作測試!(SONY有點故意不讓人讀燒錄片ㄉ感覺。)

作業系統:Windows XP Professional
使用燒錄機:ASUS 5224
使用燒錄軟體:Nero 5

沒印刷ㄉ4元白金片:
8x->讀片速度稍慢,換曲稍慢,全18首歌可正確讀取且無爆音
16x->偶爾進片出現Error,進片正常時18首可正確讀取尾段稍為讀取不良停止或爆音
32x->Error
52x->Error

SONY白金片:
16x->讀片速度快,全18首歌可正確讀取且無爆音
32x->讀片速度稍慢,換曲稍慢,全18首歌可正確讀取且無爆音
52x->偶爾進片出現Error,進片正常時18首可正確讀取尾段輕微讀取不良停止或爆音

Mitsubishi水藍片:
16x->讀片速度快,全18首歌可正確讀取且無爆音
32x->讀片速度快,全18首歌可正確讀取且無爆音
52x->讀片速度快,全18首歌可正確讀取且無爆音

看來燒CDDA使用水藍還是無庸置疑ㄉ。



萊德的也是不錯用哦!!
不管是燒的還是讀的!!
舊 2003-09-02, 10:41 AM #8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imai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05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