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08
文章: 23
|
買賣商品獲利的方法只有一個:高賣低買,沒有先後順序。
講完了,請問我有什麼居心?目的?我就不知道了。
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世間的變化,我該收起快樂的心,是時候把慈悲的心拿出來用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10 您的住址: Usa
文章: 211
|
引用:
投資當然要相信理專啊!尤其是漂亮的理專!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18
文章: 4
|
學生時代打工只是去銀行存錢
就被漂亮的理專給洗腦買了共同基金 最後慘賠超過50%收場 定期定額$3000元 慘賠超過十五萬 這投資報酬率夠厲害了吧 引用: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47
|
=.= 都是跑去聽他們要買啥, 說真的怪誰?
都法律規定他們必須告訴你風險, 當要求的時候拿出書面資料給你讀. 這簡直就是爽啊! 你把理專當祕書用(如果對方願意繼續)的道理. 你自己去搜尋翻來翻去整合, 人家有檔案列表格式一站到位. 你不是去相信他們, 而是去請他們做他們的工作, 高級金融系秘書.. 想問答案快速賺錢..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文章: 726
|
上來問這種問題的人,還蠻奇怪的....
因為自己不想做功課,想要別人幫你做, 要這樣的話,去認識個大戶還比較快,跟著大戶買,比在這邊聽了一堆,最後還是沒有搞懂來的快... 很多人會推買中華,買0050,但是當股票開始賠錢時,就會自我懷疑,要出清了嗎?還要繼續抱?還是繼續買? 然後推中華的,是不是很久沒買了?最近一張11萬,都發不到5塊,還在一直想推人入坑.... 理專嘛....其實理專也是公司叫他(她)賣什麼就跟你推什麼,要問資訊其實網路上都有,也不一定要問他(她),除非你就只是想去聊天... 如果真得不知道要投什麼,先評估自己可以忍受多少的賠率,再來決定買什麼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6 您的住址: side 7
文章: 66
|
K大真正開始理財之前可以先從學會定存開始
從月薪中拿一筆出來每個月存入定存帳戶 可以設定12個月後拿回本金跟利息(大約1%) 這樣子操作下去隔年每個月都會有一筆錢回到你的現金戶頭 你可以觀察一年像這樣的操作可不可以應付得來 再決定要找什麼樣的產品投資 投資跟理財還是有差別 理財是看清楚自己手頭有多少 要怎麼調整手上的資金跟花費的配置才合理的概念 投資則是要花更多的心力去讓錢滾錢 如果時常飛來飛去我認為下班應該就沒力去管你的股票或資金 更別說要常常找理專聊天, 否則投資出問題虧本就得不償失了 |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451
|
引用:
我會先買本工具書來了解一下何謂投資 我連一點基礎概念都沒有,徐徐漸進才是理財之道 看了很多網友的建言,身身感受到自己的不足…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125
|
引用:
+1 被騙過連動債(沒中計) 但是兩筆人民幣跟南非幣的保險就是穩賠 不過樓主穩賺不賠,因為理專會倒貼
__________________
年華老去 發現自己還是很孩子氣 |
|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451
|
引用:
那個…我們有個職員是理專出身的,現在好像對我有點意思 不知道是衝著我的收入來,還是衝著我滿臉橫肉來的,待觀察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or桃園
文章: 1,139
|
引用:
你應該看看你想要做長線還是短線 雖然我認為短線以你的工作性質應該是沒辦法 如果想玩基金的話, 我個人推薦... 1. 不用買工具書, 真的要買的話宏觀經濟與商業循環週期比較重要 2. 先花兩萬台幣買一兩隻看看, 有在track才會有feel 如果你想玩黃金, 可以香港匯豐開戶, 香港交易的成本比台灣低(台灣台幣交易成本是1.2%, 王鼎貴金屬實體交易大概是0.7%, 香港匯豐電子交易, 印象中是0.3%) 另外台灣政府有在追蹤從銀行賣出的黃金(特別是從台銀) 想要持有實體黃金來避免地緣政治風險, 那得先考慮你是否有地方可以藏; 我的個人推薦是不要藏在銀行保險箱, 除非你有很不錯的偽裝措施, 不然資本管制就881 (看向1934年的美國Orz) 購買房地產對抗通膨, 如果以超長期來說(50年up)應該是合理的, 大致上和買黃金沒甚麼兩樣 --- 題外話 ETF和基金比起來雖然說交易成本低(基金基本上是1%-2%的手續費在扣的, ETF低非常多) 但是基金不需要"市場成交". 如果碰到無量下跌的情況下, 基金的兌現率比較高 國際會計評定裡面, 基金也是比股票來的穩定的兌現來源 報酬率來說, 我個人認為只要跑贏CPI就好了 慾望越大, 壓力越大, 虧本風險越高 但是說是這麼說, 投資的基金績效這幾年以美元計價的話平均大約是每年15% (版上高手可能兩支漲停板就把我KO XD) 前幾天把手上從七月開始的持有部位都拋光了, 小賺一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