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Jul 2011
文章: 3
|
引用:
歐洲宗教史很複雜,不是所謂的追求真理能概括的,羅馬教廷影響力衰退,個人看法是神權與王權的長期鬥爭之後被逼著下來的。 這樣的鬥爭體現在英國建立了新教、俄國建立了東正教等,之前王權頭上硬是壓了一個神權,對有實力的王室貴族來說,根本就是難以掙脫的束縛。最麻煩的是你還不能正面對抗,所以才會搞出神權對神權的玩法。 西方的崛起基礎,個人的看法是大航海,而不是文藝復興,只有利益才能推動貪吝的貴族們去瘋狂。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y 2018
文章: 639
|
引用:
清朝女皇被第一個流氓政權國民黨給滅了,國民黨是被共產黨第二個流氓政權給滅了 到至今的流亡已經沒有了還在台灣,中華民國萬歲,已經亡了還認為是活的,裝睡叫不醒的 ![]() 清朝被明朝給滅了 此文章於 2019-02-07 07:46 PM 被 baby51763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蒿棘居
文章: 1,434
|
引用:
施主記錯了 楊過在擋完忽必烈跟金輪法王後 留下玄鐵重劍給郭靖、黃蓉後就帶著小龍女退隱了 南宋最後被攻破是因為郭靖、黃蓉都老了 黃蓉還在城破前把玄鐵重劍熔了弄出了倚天劍跟屠龍刀傳世
__________________
路很長,夢卻難圓 如果可以,我想縮短天空和大地的距離,夢想和現實的差距...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71
|
引用:
原來清朝是被明朝滅的! (筆記...) 那明朝是被誰滅的呀!? 司馬懿? ![]()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13
文章: 25
|
引用:
黑死病在短短數年內,讓歐洲人口減少1/3。 修士、修女死的比例,比平民更多,因為很多病民被送至修道院照顧。 教會及修道院對黑死病基本上一籌莫展。他們祈禱、苦行....等等,對黑死病流行的抑制,一點幫助也沒有。 一般平民百姓自然看在眼裡,瘟疫過後,教會的權威,自然慢慢低落。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7
文章: 73
|
![]() ![]() ![]()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13
文章: 25
|
引用:
基本上,個人贊同最後一句話。 至於神權和王權的鬥爭,後期王權實占上風,而且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飾。 如法王"美男子"腓力四世,因要向教士徵稅,和教宗伯尼法西斯八世槓上,直接派兵將教宗拘禁並羞辱一番。因為欠了聖殿騎士團一屁股債,並且覬覦他們龐大的財富,乾脆在十三號星期五,直接拘捕全法國聖殿騎士團的騎士們。 而俄國會信東正教,是他們的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一世,覺得俄羅斯需要一個宗教信仰,因此派使節去各地考察個個宗教。他們不信回教,因為不能喝酒。去考察天主教,發覺他們的教堂平淡無奇。直到去君士坦丁堡看到聖索菲亞大教堂,以及他們華麗的排場,驚為天人。所以決定信了東正教。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閃亮亮的永和*~
文章: 6,096
|
![]() 引用:
國民黨主政,實際上是接受蘇聯軍事支援的黃埔軍校之後,才北伐殺到北京。 清朝是在各省響應革命的情況下退位的,那些各省軍閥原本是各省的保皇派人士,後來先是袁世凱當總統,袁死後誰搶到北京誰就是中國代表。(中國人限定,外國人不算)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9 您的住址: 厝漢當然是龜在厝裡
文章: 223
|
時也 命也 運也~~~~~~~~~~~~~~~~~~~~~~~~~~~~~~
中國好的時後 ,也很好。 鳥的時後也很鳥。 歐美 也不一定都是一直很強勢。 當年新加坡剛獨立時 誰看好他們!? 誰知道 下一個 100年後 200年後 是誰強呢!? 說不定 黃石公園一噴。美國馬上 gg ~~~~~~~~~~~~~~~~~ ==============================================
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一個你努力,都不一定會成功的世界~~~~~~~~~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13
文章: 25
|
引用:
歐洲世界在五至六世紀時,有個哲學家叫Boethius(480-524)。 他建立了中世紀教育課程設定的基礎...... 這個基礎就是四藝(算數、幾何、天文、音樂),和三學(語法、修辭、邏輯)。 所以這個教育課程的設定,應該有將近千年的基礎,直至中世紀及文藝復興,這段期間,除了修道院的教育及之後興起的大學教育,都以此四藝、三學為基礎大綱。 明朝雖有律書算三科,但並不是放在基礎教育,傳統上(自秦漢至明朝),也沒聽說將這變成基礎全人教育。 孔子提出的禮樂射御書數,並不比柏拉圖或Boethius晚,但後代的中國人,陽奉陰違,只學一半。 不然,近代科技,搞不好在宋朝就已大爆發。 因為資金積累、社會思想自由及經商交流方便,在宋代均已到達相當規模。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