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398
|
在出路上
確實國小 國中那些沒考上所謂好學校的同學 多半只能做些辛苦卻低收的工作 補習不敢說沒用 但看到的都很悲劇 是有同學重考N次上醫科~但是蹉跎掉的青春 還有那一大段不敢見人躲起來的日子是怎樣過的呢?? 一路以來都會看到那種拼命熬夜K、補習的同學 我只能說很敬佩他們可以無視其他人精彩的生活持續不斷的付出 只得到差不多的成績 ![]() 我無法體會 但是換成是我絕對撐不下去就是了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3
文章: 16
|
引用:
這句話深有同感,我從小學開始補習,每週補5天,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對我媽的怨恨XD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Mar 2011 您的住址: 路很小條的新莊
文章: 429
|
這篇討論到後面好像有點失焦,我也來哈拉一下好了。
文長抱歉。 個人認為這個世界是這樣運作的: 1.每個孩子的個體之間,其實有非常多大大小小的差異。 所以有些人適合補習,有些人則否。並沒有標準答案。 是故為人父母更應該在孩子求學階段初期或之前,就充份地了解自己家的孩子。 試著在家庭教育中就挖掘出孩子的興趣與天份,並找出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 若孩子是適合補習的,就去補吧;不適合補習的,就自己下海花心思教,或是從旁輔導。 接軌國民(學校)義務教育後,父母更應該花時間。 了解孩子在課業學習或其他方面的問題,並提供孩子指引、幫助。 若不懂怎麼做的話,可以去學、盡其所能的學。 因為個人偏頗的認為。 身為一個大人、甚至已是為人父母,若還在拿學不會或不擅長這種推拖之詞當擋箭牌。 只想把教育孩子的事全丟給學校或補習班。 這類行為就真的是為人父母卻懶惰不學習的代名詞。 了解孩子的個體差異,包括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曲線等等,都是身為父母的責任。 畢竟孩子是自己的,不是學校、更不是補習班老師的。 世界上沒有人會比父母更關心自己的孩子。 2.社會中的階級複製早就不是新鮮事。但教育(包括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也的確是一種讓人往上一級爬的辦法。 只不過要記得這只是個期望值有點小的機會,並不是註定的結果。 而且世界上永遠有些規格之外的例子出現,而且在貧富差異愈來愈大的社會中例子還真不少。 例如我從不否定那些出生在富有家庭的孩子,天生就比社會底層出生的孩子擁有更多資源。 那些富有家庭的孩子,人生中承擔失敗與風險的能力更是非一般人所能及。 當然前面許多人提到的人脈也是一環,不過這些都可以被歸類為資源的一部份。 最實際的例子在台灣。或許就屬去年底參選的阿文,與鍋蕫的兒子。 面對人家不止是贏在起跑點,可能連比賽用的的工具都不同。 一般人家的孩子就只能在起跑線上用雙腳跑,但人家的孩子早就坐著跑車或飛機海放眾人。 所謂的贏在起跑點只不過是相對於一般人的優越感,如此而已。 若無法認清這樣的事實,反倒有點自欺欺人。 3.關於學習方式的好壞。真的就是一句沒啥用處的老話:因人而異。 有些人靠複習、有些人靠預習,更有些人是與生俱來的能力。 例如個人過去在求學階段也認識過不少類似的奇人。 有個同學讀統計可以讀到滿面春風,津津有味。 另一個同學則是能把大清皇族的家族關系與政治之間的連繫分析給你聽。 上歷史課前常常會對著歷史課本傻笑。 我也曾比較這兩位同學在學習方向的差異,發現也同樣反映在學習方式上面。 兩人的學習方式也是非常迥異的。但我也發現兩者都有個共通點: 「都是因為喜歡它,所以相較他人會花上更多時間在他們喜愛的事物上面。」 所以我想若要量化學習與興趣之間的關系,我認為「時間」可能是一種說不上好、但也不至於太差的評估方式。 另外天份也很重要,若天份與興趣結合,那就更美好了。 有句話叫「選你所愛,愛你所選。」 我認為愛情如是、學習如是、成就也如是。 綜觀以上的看法,個人是認為與其說是考量是否需要讓孩子去補習。 倒不如說是這樣的父母早在為人父母之前,就更需要花時間補習(再教育)罷了。 如果到了孩子上學後才發現,已是亡羊補牢。 但若堅定不移地認為要補習或如何如何才是對的。 個人則認為那只不過是無視了自身的狹隘、並忽視了孩子的個人意願與個體差異而已。 畢竟天份這種抽象的概念,的確是真的存在著的。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15
文章: 398
|
引用:
先針對第3點吧 很殘酷的地方是人真的太多了 你會發現一堆你喜歡的又比同儕出色的不夠出色或無法在這體制的測驗中刷掉夠多人 更慘的還可能是那個點無法讓你日後經濟獨立 於是乎你必須跟著多數人的老路至少求個安穩 只好用包含補習在內的辦法把不足的地方拉起來 再來是第二點 這個最明顯的分野就拿個階段同學成績分布來看 高中同班同學那一群上醫科的不用講了 其次上名校熱門科系的~不敢說多發達但再怎樣唉社會不公、階級複製的 現在起碼也都是收入在很前面的 反過來看這升學路上落馬的很大比例就是窮忙族 至於連公子 郭公子之類~這在台灣根本少數中的少數 台灣大家能碰的到的多的是中產以上未達鉅富的老闆 董仔 他們可沒本事硬把爛泥扶上牆 頂多保他不成材的下一代不用擔心生活過這輩子 這幾年正好碰上接班潮~大家自己睜大眼睛看看吧 接班失敗或放棄傳承收掉、賣掉的一大堆呢 ![]() 該用心念就是賣力的念 這真的是很方便的一條路了 或許不能讓你扶搖直上直達顛峰好歹也能在出社會時有很不同的機會 這社會很多元~但並沒有美好到可以愛甚麼就成甚麼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2
文章: 32
|
引用:
說到應用題, 以前當家教的經驗. 參考一下. 如果是列出數學式, 我的學生都會算, 偶爾是計算上失誤, 不然沒啥問題. 如果是轉成應用題,也就是得從敘述中把他轉為數學式, 通常都會列不出來導致無法解題 國中小數學應用題不會寫的學生, 就我觀察啦. 都是中文不好, 無法看懂人家寫什麼. 我就問他平時有閱讀的習慣嗎? 會看金庸之類的小說嗎? 果然是沒有 平時只打online..= =" 甚至連漫畫都嫌棄字太多看不下. 從小養成閱讀的習慣真的很重要, 如果都無法靜下心閱讀, 成績怎麼可能會好. .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446
|
引用:
我自己的真實案例 公司的兩位同事,兩位同事的學歷基本都比我差,我用的是學校的名聲高低來區分 我的學歷比該兩位都要來的不錯,也早進入社會歷練,更甚在上一家公司也有不錯的成績出來 可該兩位同事呢三個月升管理職,一年內升等成特助..有的就是什麼..人脈 公司同事就說過了,我判斷事情比該兩位精準,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工時 可是另外兩位就比較天馬行空,搞得大家有時為了一些早已經知道不可能的結果搞得要死不活.. 你說,人脈真的不重要嗎....當然,你也可以把我的案例當特例來看我不介意 ![]() 順便問一下,你家小孩出社會了嗎 ![]()
__________________
ゆコクゲサ期待ウサ.. ゆコパ勘違ゆウサ... ゆコろヘろ希望メ持コソゾビバギ... クろヘ..ゆコネザパ... 優ウゆ女ソ子ゾ嫌ゆク 此文章於 2015-07-19 12:31 PM 被 Tatebayashi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11
|
引用:
低層靠技術 中層靠知識 高層靠霸(爸)氣 ![]() ![]() ![]() ![]() ![]()
__________________
滿招損 謙受益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15
文章: 11
|
我個人也是從幼稚園就開始補習..一直補到高中..全都在偷懶
我個人是很後悔...為什麼小時候不會想,只想要玩,沒有想要讀書... 爸媽一直叫我讀書,我反而更愛玩... 現在看到老婆的醫師客戶,每個月幾十萬在賺...做醫生真不錯 我自己拚死拚活才有年薪破百萬的成績... ![]() 我爸媽給我的資源,我早應該做醫生才對...我也想要五十就退休啦.. ![]() 以後我的小朋友,該玩的就讓他玩,該讀書的就一定要讀書... 過或不及都不好啦..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1
文章: 768
|
引用:
錯了哦 低層靠體力 哦 技術跟知識是同樣的東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