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455
|
說個笑話
過氣總統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455
|
引用:
所以等沒有補貼時,美國汽車業倒閉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7
文章: 46
|
笑死,舔共仔又在崩潰,
舔共仔就是很怪,甚麼都怪美國,那要牆內的韭菜不要買美國tesla,不要用iphone阿 不過好像韭菜特別愛美國貨,覺得用美國貨就是高人一等 ![]() ![]() 怎麼舔仔這樣跟韭菜對著幹...不要以為翻牆出來就了不起喔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235
|
特斯拉獲利率再降!經濟學人:想維持高成長,該思考老手段了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6672 2011年,特斯拉宣布以成為「21世紀最引人注目的汽車公司,同時加速全球電車轉型」為目標。當時聽起來像癡人說夢。畢竟從2003年成立到2011年的八年間,特斯拉只生產了1,650輛電車。熱銷車款Model S 也尚未問世。 時至今日,沒有人敢說2008年上任的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未能達成目標。在競爭激烈且進入門檻高的汽車產業中,特斯拉是罕見的挑戰者,卻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2023年第一季,特斯拉的Model Y迷你SUV成為全球最暢銷的車款。特斯拉第二季總交貨量達到46.6萬輛,超過分析師預期。馬斯克提出今年銷量破200萬輛的承諾,不再顯得荒謬。7月15日,特斯拉首款電動皮卡Cybertruck正式開始生產。特斯拉也預計擴增德國工廠,將產能提升到每年100萬輛。 馬斯克不只重新設計汽車,也改造了整體汽車產業。他專注於簡化製程,而且只生產少數幾款車型,藉此控制成本。去年,特斯拉的營業利益率高達17%,在非專用車的製造商中,僅有每年生產不到100萬輛汽車的保時捷能夠享受同等的利潤率。 馬斯克希望稱霸汽車產業,在2030年以前達成年產量2000萬輛的目標。這個數字是汽車龍頭豐田目前產量的兩倍。馬斯克還希望能打造出人人必用的自動駕駛系統。馬斯克的豪語順利吸引投資人關注,帶動特斯拉市值站上9000億美元。雖然不及2022年年初的1兆美元市值,但仍超過其他九家最有價值車廠的市值總和。 問題是特斯拉能否維持像以前一樣的高成長與高利潤率? 7月19日特斯拉公佈財報,第二季營業利益率剩下個位數的9.6%,是過去5季的新低,反映為了競爭而降價造成的衝擊。 特斯拉作為一家擁有矽谷思維、追求破壞的科技公司,享有的優勢,正面臨遭侵蝕的風險。巴克萊銀行分析師列維(Dan Levy)指出,2030年以前特斯拉若想要把產量拉高到500萬至600萬輛汽車,就得「採納傳統汽車業的作法」。 老車廠正在迎頭趕上。甚至在行銷和產品規劃等領域,已經超越了特斯拉。 特斯拉推出Model S時,幾乎獨佔電動車市場。但如今,消費者有數十個品牌、約500款電動車可以挑選。 今年可能會有約220款新車問世,2024年又會再出現大約180款新車。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下,特斯拉想快速成長並不容易。 與傳統車廠「迎合所有人」的策略不同,包括Cybertruck在內,特斯拉總共只有五種車款,而且其中兩款佔了絕大多數。Model 3(小型轎車)和Model Y佔特斯拉銷售量的95%。相比之下,豐田的兩個暢銷車款Corolla和RAV4僅佔總銷量的18%。 車款少又老 同時,特斯拉的車款漸漸老了。Model Y問世已經三年,Model 3剛滿六歲,這使得它們在求新求變的汽車產業中失去吸引力。 汽車製造業的常態是每二到四年就會更新車款,每四到七年全面重新設計。特斯拉預計今年會「更新」Model 3的外觀和技術。以行業標準來看,有些落後。 特斯拉目前靠著頻繁升級車用軟體,來改善或增添新功能的策略,對一般車主來說可能還不夠。巴克萊銀行估計,Model 3有180種配置模式,但BMW 3系列轎車(汽油車)則有19.5萬種配置。然而,這麼做將使特斯拉面臨過去馬斯克一直迴避的複雜性。 提高銷量的另一種途徑是推出新車款。例如:Cybertruck,或是被暱稱為「Model 2」的低成本大眾車款。馬斯克承諾將在未來幾年開始銷售Model 2,起價僅兩萬五千美元(約台幣77萬元)。 但新車款將帶來新挑戰。皮卡市場相對小,Cybertruck大膽的造型可能會限制它吸引到的客群。此外,雖然平價特斯拉可能有助於拓展美國以外的市場,包括:中國和歐洲,但必然會拉低利潤率,影響公司的整體獲利能力。 此外,賦予各地子公司更大的自主權,以使產品符合不同消費偏好,這種傳統車廠長期以來的做法,同樣會墊高複雜性和成本。 無法迴避行銷成本了 馬斯克可能也無法再迴避高昂的行銷成本。汽車產業普遍在廣告上花費巨款,而特斯拉始終仰賴口碑、和馬斯克超凡的個人魅力來推銷產品。 巴克萊銀行估算,馬斯克因為不打****,且不透過經銷商而是直接賣車給消費者,目前每賣出一輛汽車可為公司節省2,500至4,000美元的成本。然而,特斯拉如果要尋求新客戶,再考量馬斯克極具爭議的推特經營模式,特斯拉可能也得開始花錢打****。馬斯克已經鬆口表示,公司可能會「試著做一點廣告」。 降價 特斯拉最近也開始採取另一項汽車產業常見的銷售手段—降價。馬斯克曾經承諾,永不提供折扣或容許庫存累積。但近來兩件事情都發生在特斯拉身上。 過去五個季度,特斯拉的產量都超過銷量。為了提振銷售,馬斯克從去年年底開始大幅降價,某些車款降價幅度高達25%。銷售顯著提升。 2022年第二季的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加80%。然而,利潤率隨之下滑。相較同業,投資人對於特斯拉調整價格的容忍度較高。7月17日,汽車巨頭福特宣布F-150皮卡大特惠後,福特的股價下跌了6%。但投資人未必會永遠寬待特斯拉。 隨著各種成本上升,特斯拉將試圖在其他方面持續削減成本,尤其是製造面。今年三月,特斯拉推出了「開箱工藝」(unboxed process),要透過簡化或甚至消除生產過程中的各個階段,使汽車「變得更加簡單、價格更實惠」。目前尚不清楚馬斯克具體打算如何實現這項目標。儘管在工程創新上寫下輝煌紀錄,但上一次特斯拉試圖翻轉汽車製程時,嘗試用機器人取代人工來生產Model 3,結果導致公司在2018年差點破產。連馬斯克自己都形容那是「生產地獄」。 即便馬斯克親中,中國因素也是挑戰 馬斯克面臨的最後一項新挑戰,是所有西方傳統車廠共同面臨的問題,也就是中國因素。 特斯拉超過半數的汽車在上海的工廠生產,但現在它在中國似乎不再享有特權地位。當年特斯拉赴中國設廠時,無需被迫與中國企業合資。這是因為那時候的中國需要特斯拉為中國車市提供電動車,也希望特斯拉可以促進中國本土電動車產業提升競爭力。 7月6日,特斯拉在中國政府的要求下與其他車廠簽訂宣言,承諾停止價格戰並遵循「核心社會主義價值觀」公平競爭。特斯拉需要中國的程度,勝過中國對特斯拉的依賴,由此可見一斑。 中國顧問公司Sino Auto Insights創辦人分析師涂樂(Tu Le)表示,有傳言指出,主管單位阻擋特斯拉在中國擴增產能。這還未考慮中美愈來愈複雜的地緣政治因素。 未來新收入? 特斯拉過往表現出人意料,未來可能會再度讓人跌破眼鏡。例如:特斯拉可能靠著開拓新的收入來源,來抵消銷售成長趨緩的影響。其中一個例子是,特斯拉近期和福特與通用汽車達成協議,將充電站開放給福特和通用汽車的駕駛使用。 隨著數位體驗愈來愈重要,特斯拉卓越的軟體技術或許可以讓它無須像競爭對手一樣推出多種車款。涂樂認為,特斯拉將藉由提升德國與其他國家工廠的產量來降低中國風險。 特斯拉始終是21世紀初最引人注目的汽車公司。如果它要繼續保持這項稱號,接下來必須好好努力。 ———————— 傻逼有沒有想過哪天老共一腳踹開特斯拉叫它回家吃自己時,特斯拉還剩什麼跟全世界越來越多電動車廠玩?傻逼沒東西舔 ![]() 此文章於 2023-07-21 12:48 PM 被 LDSKINGII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455
|
說個笑話
有人說越來越多電動車廠 連法國都說要自己生產電動車保護自己國內市場 好像沒了特斯拉電動車市場就是口國天下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455
|
放長眼等看是特斯拉先倒閉,還是比亞迪先倒閉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您的住址: 淡水跟北投之間
文章: 2,782
|
引用:
別忘了還有收歸國有,共同富裕這招。 ![]() ![]() ![]()
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封鎖名單: ankk chumowu cp03 jeffk LDSKING LDSKING II leeking leeko MyChris River Spinach smoguli Whole Truth wpc0406 YorkHapy 冬之炎陽 冰的啦魔王大人 沒問題 爆走企鵝 tvt hill45678 rcack 卜派 polor manoerina afeaanpv SUNGF 感謝網友提供的篡改猴script, 可惜失效了 ![]()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455
|
引用:
當然知道啦 ![]() 北大教授,妖言惑眾 嘩眾取寵,一定要嚴厲譴責 中國失業率高達 46.5%! 北大教授踢爆官方謊言 青年在吃「剩菜盲盒」 Newtalk新聞 |羅信鈞 綜合報導 2023年7月21日 週五 下午12:01 https://tw.news.yahoo.com/%E4%B8%AD...-040106281.html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y 2021
文章: 235
|
倒閉?我看等傻逼廢物蓋棺都還看不到,活著的時候就胡言亂語看假消息假數據自娛娛人偷著樂就好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455
|
遠洋集團,文已被刪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