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278
|
引用:
所以國外動輒十萬人的規模測試 是嫌錢多就是了 您提的是假設"會作滿三期"的法規 當然一、二期可以少很多 因為會有三期的大規模抽樣 這也是為何國外疫苗一、二期較少 開始作大規模三期,有了初步的結果,才給開始給民眾施打 "現在是沒有三期" 所以一、二期只有三、四千人當然太少了 不具備代表性 請您提出一套數學證明 三、四千人的抽樣是可以達到精準度99.95% 請勿刻意去模糊沒有作三期這件事實 . 樣本數不夠就是不夠,而且差那麼多,數學就可以證明的事 就算你找個數學博士來算,結果還是一樣 另外CRO在樣本設計上所用的統計並沒有更高深(至少在我寫碩論時) 此文章於 2021-08-23 07:11 PM 被 lora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文章: 210
|
引用:
當然不是嫌錢多,正常時候法規單位當然會要求做好做滿 你碩論寫的時候有沒有參照各國之法規? 有沒有評估患者人數? 我只是點出目前的現況,至於三期? Nda有要求就該做啊 |
|||
![]() |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您的住址: 陣亡者的靈堂
文章: 3,185
|
高端已經開放施打
研究數據什麼時候出來?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278
|
引用:
個人也只是點出,認為3、4千人太少是有科學根據的,並非無稽之談 個人寫的是抽樣統計方面的論文,一切是以數學計算為根本 樣本數多寡取決於精準度的要求 .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文章: 210
|
引用:
那你只好等滿足你的抽樣人數,等到藥品完美才能上市.... 法規單位照樣辦理,應該會有一堆患者家屬會拿刀架在承辦人員脖子上...... 統計方式很多,評估方式也不只有一種,統計只是一個數字,全看你怎麼解釋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16
文章: 737
|
引用:
目前只能統計 嚴重副作用 致死率.. 其他 保護力 是沒有的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16
文章: 737
|
引用:
最好笑的 作弊 還是 不及格 ![]()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Feb 2013
文章: 771
|
引用:
引用:
高端有檢附十大醫藥先進國家中之一國採用證明? 那一國?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17
文章: 210
|
引用:
那個....38條法規好幾條,你可以一一去看 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30057&flno=38-1 放大絕就好了 其他對藥品品質安全、療效有顯著改進,或造福我國民眾、或特殊情況,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認定者,得視實際情況調整執行試驗數目及受試者人數。 先說喔這法條本來就在了,不是因為疫苗才突然出現的 可見有多少新藥藥廠在關注受試者人數議題... 一般受試人數示意圖 ![]() 此文章於 2021-08-23 09:03 PM 被 acetyIII 編輯.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194
|
引用:
高端還是一直停留在二期啊 二期十月才解盲,然後後續巴拉圭那個做法只能算二期延伸,還是一樣跟AZ在比抗體校價,還是不會有保護力數據,就算它宣稱在台灣做了幾十萬人的臨床,也是只能證明他的安全性,台灣也不太算是流行疫區,也沒安慰劑對照組可比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