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Golden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High Male
文章: 3,975
|
引用:
2013 會出 23mm F/2 等效 34mm http://jimmyyen.blogspot.com/2012/0...-1-roadmap.html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楓葉國
文章: 316
|
引用:
嗯... 可是 X-Pro1 除了有其他鏡頭(我用不到)外,其他優勢也未必值得那個價差... - 11mp 對我來講足夠了(需要放更大我直接上中篇幅) - 我不需要錄影 - LCD 比較大沒有差太多,我都是拍完回家才看的。我不幹那種拍一張完直接往下看 LCD,或直接用 LCD 取景的事。 - ISO 12800 已經太夠用了。我看不出任何原因我會需要用超過 1600。 - 底片機只要沒有用自動卷片最快也是一秒一張... 5fps v.s. 6fps 對我來講已經遠遠超過。 但是價差一倍... 不知道啦∼我只是覺得真的暫時沒有用 X-Pro 1 的需求而已。真的要存錢買我寧可存 Leica S2... ![]()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H.C
文章: 91
|
引用:
是不是因為片幅機x1.6就變成標準跟中段人像鏡了. nikon 有些人覺得50mm F1.4/F1.8兩款拍人像比較偏冷調, 反而喜歡35mm拍出來的感覺.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5 您的住址: Greed Island
文章: 402
|
引用:
ef 85mm f1.2 照數據mtf來看很高 實際拍攝會有紫邊(有興趣自行搜尋) 工業用鏡頭 大多抽真空 鍍膜沒辦法抗耀光 就是跟太陽對著幹 抗廣角 鬼影 聽說瑩石硬度不高 一般人使用怕摔壞 刮傷 這都是鏡頭設計要考慮進去的 不是整顆鏡頭都拿瑩石 照結構設計出mtf最高的鏡頭 就ok了 很多東西是數據顯示不出來的 此文章於 2012-05-15 10:08 PM 被 藍色&憂鬱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27
|
引用:
看起來不同批人做的實驗有不同的結果。 http://bit.ly/K1V83U Violinists can’t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radivarius violins and new ones The test was a true “double-blind” one, as neither the players nor the people who gave them the violins had any way of knowing which instrument was which. John Soloninka, one of the 21 violinists who took part in the study, has commented about his experiences below: “It was fascinating. I too, expected to be able to tell the difference, but could not. Claudia sent me my comments about the instruments that I made while I was playing them, and it was hilarious how wrong my impressions were at the time!” 此文章於 2012-05-15 10:10 PM 被 oversky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pr 2004 您的住址: 楓葉國
文章: 316
|
引用:
一樣的結果呀,沒有不同喔。妳理解的方向不對。 妳貼的新聞中的 blind test 我之前就聽過了。我選錯了,但是也有非常多人選對。某一個很有名的國外論壇曾經在答案出來前有很大的辯論,在辯論其中的提琴幾個不同聲音的特點,甚至一個跟這篇新聞中 Curtis 齊名的美國製琴師在那篇論壇中選對了。但是重點是我講的:兩個聲音不同,並不是一樣。 Can't te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x and y,不是代表說 x 和 y 是一樣的。這句話在這邊的是:沒辦法分辨出哪一個是 x 哪一個是 y。 況且,很多東西,不要只看新聞。跟所有業界的人一樣,他們都有利益在背後。妳要親自去聽。如果聽不出來,多問聽的出來的人是哪邊的問題。可能是有幾個特殊的點妳沒有去發現到,等到妳發現到了後妳就會突然了解這有多麼不同。在此之前都不該講說能分辨出的都是騙人或主觀的... 以小提琴來說,我一直都比較喜歡新琴。主要是 Strad 的琴也未必都是那一個特色。光是 1714 Soil 和 1718 Firebird 這兩把就差很多。如果你跟我講一樣,就會像很多不懂車的女人講說 Lamborghini Diablo 長得跟 Murcelago 一樣... 或把所有跑車叫法拉利一樣。 這跟很多人講 135 底片跟 135 數位拍出來沒有辦法分辨一樣。就我講的,底片放像 30 吋/數位印 30 吋出來相比就知道了 ![]() 倒是有一個我一直未必分的出來... 那就是照片到底有沒有後製過。有些搞一輩子後製的職業專家一看就知道,可是很多時候我怎麼看都怎麼抓不出來到底有沒有動過一點點的手腳(動很多的那當然看的出)。但是我會因此在這邊說:看得出來的都是主觀而已嗎? 我不會。 也有一個我分不出來... 我看過光聽到車子引擎聲就知道是哪一輛車的神人... ![]() 假奶其實我也分不太出來... |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Aug 2005 您的住址: Argama
文章: 495
|
引用:
35mm 沒用過,不過 50mm/1.8D 個人也感覺偏冷調,1.4D 比 1.8D 好多了 85mm 也是...1.8D 偏冷,跟手上的另一顆小黑三比的話,個人比較愛小黑三的發色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Mar 2012 您的住址: 蟹堡王餐廳
文章: 778
|
引用:
插花一下 Leica果然還是要底片機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l 2005 您的住址: 加利福尼亞共和國
文章: 158
|
就算是底片M機還是有點貴,所以我選擇螺牙機
![]() 而更便宜的螺牙機就屬蘇聯系了 ![]()
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3 您的住址: ROC
文章: 1,204
|
引用:
這指的應該是Nikon Auto P.C. 105mm這顆吧.. 我有一顆不過是Nikon Auto P的.. 引用:
這一組可以拍的老.還可以傳家了.. 換台國產車也可以了
__________________
期待入手 Nikkor-N Auto 28mm F2 AI改 Leica 50mm f/1.0 NOCTILUX-M 莫名其妙入手 此文章於 2012-05-16 03:36 AM 被 s2588s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