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Andrew Blake 的攝影棚
文章: 9,201
|
樓上各位討論法規修改的思考邏輯,
似乎跟咱們交通主管機關的「立法邏輯」大相逕庭 ... ![]()
__________________
[YOUTUBE]8-EzAew1U98[/YOUTUBE] ![]()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文章: 37
|
引用:
若考量到現實面 你確定因為違規停車無法完全禁絕而取消禁行機車這種論點 拿到立法院去修法真的會過??(如果有辦法送去立法院的話) 而一般民眾會拍手叫好而不是開始砲執法單位跟部會首長??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8
|
引用:
所謂的內側高速只是一種假設 在我常跑的板橋中永和, 內側車道跟中間車道往往都同樣限速50, 既然限速都一樣 沒理由內側車道比外側車道危險, 事實上外側車道更危險, 因為有S型前進的公車,隨時突然靠邊的計程車,以及違規佔用外側車道的路邊停車, 以及從中間車道就要右轉的汽車.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01
文章: 1,933
|
引用:
違反99條規定,二線道內線車道禁行機車的道路太多了,要找到對象非常容易 引用:
99條說機車有二線道可以走,不過桃園縣幾乎所有的多線道、二線道都只給機車最外側一線道行駛而已,而且這一線道還要與違規停車的汽車共用車道。在現行法規下,不多給車道,那麼至少依照99條規定給予二線道吧! 引用:
中壢元化路路邊違規停車很多,為什麼?因為有名的診所很多,不管你是要看牙科、眼科、婦產科、小兒科、皮膚科通通都有。在有需求的情況下,不可能消滅違規停車 台灣的馬路真的不夠寬,寬到要停到車道上嗎?依照交通部現行的規定,市區速限50km的車道,寬度3公尺寬,不過過去地方政府都亂畫,有的車道寬度寬達3.2~3.5公尺,根本就是速限100km/h的高速公路在用的道路寬度。 只要地方政府即刻將標線重劃,兩條車道就可以多出1公尺的路肩,就解決外線車道被違規停車的問題了。不過之前問過桃園縣交通局,他們的心態似乎是打算等道路更新重鋪的時候才要變更車道寬度,相信其他縣市的心態也是如此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文章: 37
|
引用:
不好意思...桃園中壢我是真的不熟(只有在那邊搭過客運跟開車,沒騎過機車) 沒有注意過這個問題 但如果道路規劃與現行法規明顯不符跟縣政府反映過無效 且縣府回應又是無腦+卸責 要不要試試拿縣府的回應跟更高層級或是民意代表反映看看 有心做事/有心作秀的應該會去釘一下 當然縣府會不會繼續擺爛我不敢說 但如果沒嘗試過誰也不知道結果如何 畢竟在pcdvd說或是跟我說也是沒太大助益 (應該不會有記者會拿這個出來報吧,還是找幾個youtube連結當新聞比較省事)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20
|
這一篇文章都討論到7頁了,怎麼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交通部運研所的報告,非常的不專業,要說服我說寫這篇報告的人,有念過碩士,我真的很難相信,這應該是工讀生小朋友把文件剪貼一下轉成pdf就交差了,我舉幾個例子
(1) 引用別人的文獻而沒有出處與年份等資訊,這是第一大忌。此外,研究與分析的方法也沒有提到,好比說為什麼要用傷亡強度這個”量“來作分析而不是其他的”量“,這個分析方式相對於其他的有什麼好處,不管是專題報告還是書面報告,沒有這個部份一定是會被釘在臺上的。 (2) 一開始引用前人的文獻提到車速與死亡率的關係,但自己的表二,如果我們比較在快車道與慢車道都發生傷亡事故時,死亡的比例都約在1%甚至連一般車道發生傷亡事故,其比例也約略相當。這樣能表示車速越快,死亡的機率越高?如果不能支持別人的論證,引用前人的文獻是引用心酸的嗎?還是說我們也可以解釋為,現今的車道規劃,對機車用路人來說,慢車道與快車道的車速相當。 (3) 交叉路口的死亡率最高,其次又以左轉所佔的比率最大,這是怎麼統計出來的?是駕駛人在左轉時: (a) 在最內側車道左轉被後方直行的車追撞 (b) 轉彎的過程被對向的車撞擊 (c) 跨越一個以上的車道左轉而被同向的後方車輛撞擊 這些用我不專業的人來看,難道不是應該分析的重點? 如果說手上的資料沒有這些細目的統計,那也無妨,文中說清楚即可。解決之道難道不可以是禁止機車左轉即可?我推測如果運研所也用同樣的方式統計汽車事故的資料,說不定也該得出汽車該禁行於快車道的荒謬結論。 我的看法:既然自稱為研究所,提出的報告自然不能馬虎,各項佐證與數據,都應該清清楚楚,分析與討論也方式也該嚴謹,這樣才能讓人信服。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2
|
引用:
我說了 有沒有理由不是我們說了算 你假設我也假設 都不一定準 到底內側車道有沒有比外側車道危險 我也告訴你了 你們主席已經打了你們臉了 他給的數據 就是告訴我們內側車道比較容易死亡 這不是我說的 是你們主席拿出來的客觀數據 顯示的 我也知道外側混亂也很危險 但是"主席所拿出來的數據"表示 外側的危險是肇事率多 但致死小 事實?不是我們說了算!! 如果你說的親身體驗是常態的事實 那也是因人而異 我從20歲開始沒出過大車禍 唯一在20歲以前出過兩次住院的車禍 一次是未滿18歲 十字路口沒停等 衝過去被撞 一次是無紅綠燈路口 外側切內側準備左轉被後方撞 20歲之後怕了 就乖乖騎路邊 乖乖待轉 至現在都沒發生過車禍 這是不是我經歷過的事實 是!!但是這是不是常態的事實卻不一定 這是我個人的經歷以及主觀的認知 客觀就是研究數據 我也知道限速都一樣沒理由有哪一個比較危險 但是客觀數據出來 就是顯示內側比外側危險 數據誰拿出來的@@a???? 我嗎? 所以我才說很怪 討論了那麼久 最後主席卻擺了自己會員一道 此文章於 2011-11-03 11:53 AM 被 allenroy0414 編輯.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2
|
引用:
認同!!!這也是我說的 有人提到結論第二點 應該要照做 實際如果嚴謹來看這份報告 他確實沒有分析的很謹慎與仔細 或許他的資料來源就沒有太細 以致能分析的點不會太多 此文章於 2011-11-03 11:55 AM 被 allenroy0414 編輯.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pr 2005
文章: 2
|
可以預測的是 外側機車流 被分攤到內側
外側的肇事率絕對會降低 搞不好會有人說 你看開放之後的政策 肇事率降低了 但是總肇事與致死 有沒有降低? 內側的肇事率 致死率會不會因為這個政策而增加 好的交通政策改善 是要降低肇事與致死的數字 而不是只把這些數字 移來移去 只有外側車道肇事率降低 總肇事率與致死率不變或是增高 那就是沒意義的改革 因為對全國人民的生命 沒有多大的幫助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5
文章: 0
|
引用:
1.所以你是質疑黨主席的報告造假嗎 2.通常開車的看到機車亂竄多少都會讓對方先走或特別留心,所以請別把人家恐懼的反應當成是你不怕死的功勞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