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
引用:
覺得AMD現在自知弱勢,對價格也認份多了,看幾位站友長期嘗試開核的努力成功率似乎不到一半,直接四核又大快取的選下去,頂多再搞缸一點,挑低瓦型號和TurboCore來爽一爽就行啦∼∼ 而且您說到軟解,用970跑跑4K影片吧,這可讓雙核三核喘到囉: http://forum.pcdvd.com.tw/showpost....35&postcount=93 http://forum.pcdvd.com.tw/showpost....26&postcount=96 您那個40和48的數字是指970的表面溫度嗎? 原來是K8時用了RM類第三方軟體啊,那其實就是軟體來幫您降壓啦,第三方軟體難免改版,相容性會變化,當然也會有陳年bug. 我一貫的設定法就是不靠任何第三方軟體進主機板BIOS自降壓啊,您的140w主機板應該是有降壓功能的吧?是哪一張呢? 降壓幅度一直是用數學運算驗證來慢慢摸界限: http://www.pcdvd.com.tw/showpost.ph...031&postcount=7 就是因為這方法比較費工,所以建議您先搜搜網友對970的校調,先從那些原廠散熱器的氣冷成功案例的七∼八成降壓幅度開始試. 我有順便搜到時再把連結貼在這串給您好了∼∼ 此文章於 2011-12-08 10:23 AM 被 Sioux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456
|
引用:
記得之試4k是很吃資源,後來因load要很久就沒繼續測了 40和48是溫度沒錯 xd 話說我在改電壓或降 頻率時,通常我比較愛用軟體,因為測不行或當機,此時我要進bios都還好進,若bios壞了,或進不了,就麻煩了 >< 而那rm是因為不知為什麼CnQ不行,所以才用來替代的,沒辦法 >< 我的MB是主機板Asus M4A785TD-V Evo記得有降壓及加壓功能,但詳細 比較不熟因少用,我通常不增壓或降壓及超頻的事,但CnQ一定會開 ^^只是有時會忍不住想會開核^&^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
那張8+2相正好就是我組給別人跑95w945自降壓的同一張主機板∼∼
降壓會到當機的地步,就是一次降太大的間距了. 785TD每一格電壓差距是0.00625V,每次調降幾格,都要能正常進win而且數學驗證p95幾小時無誤才行. 別相信某些超頻網站或網友測個15分鐘就自稱穩定了,事實上15分鐘才剛剛夠讓機殼內的空氣加熱到一定程度而已,接下來幾小時才真的是熱好了機殼空氣後的數學驗證,您也可以一面跑p95一面打遊戲,反正p95自設的執行緒優先序較低,自然會讓位給遊戲執行緒或網頁瀏覽這一類活動. 建議您可先試降1.2500V,接下來試1.21875V,最後是1.2000V,應該就可看到CnQ最小時0.8XX開頭的電壓了. 這張大板的缺憾之一是Q-Fan功能被華碩偷偷降成小板如M3A78-EM的水準,是Q-Fan第一代而已,幸好後來的88TD-V有再改回比較高檔的Fan Xpert. Q-Fan第一代是在降低CPU風扇轉速的同時,也”順便”某種程度降低機殼風扇轉速,但無法分開設定降轉幅度,這要Q-Fan第二代及Fan Xpert才做得到. 用第三方軟體來抓降壓幅度是很方便,不過會有我之前說過的那些改版或相容性等問題. 軟體抓出降壓幅度之後,停用該軟體,把此幅度設定進BIOS,個人覺得是比較穩當啦∼∼ 畢竟降壓幅度找到之後,頂多每年夏冬因為溫度差距到了極大,不然不會沒事重測此幅度吧,所以降壓設定進BIOS後,接下來幾年win中靠CnQ設定”一直”或”最小”就搞定了,不必再永遠開機時導入又常駐著那個第三方軟體咩. 況且,記得看過站友實測,第三方軟體調了半天,真正的耗電還是不如原廠CnQ最小的低,這就真的很白費工了吧. 主機板韌體絕大部份時候總是比任何第三方軟體穩定而且貼合主機板,也經過主機板廠的某種程度測試,要第三方軟體能完全相容於全世界所有款式主機板就太困難了. 最後附上單鍵就可切換CnQ”一直”及”最小”的心得: http://www.pcdvd.com.tw/showpost.ph...91&postcount=30 把那兩個batch檔的捷徑拉進”快速啟動”列的話,也可滑鼠單鍵切換CnQ”一直”及”最小”. 龍二因為沒有TurboCore來官方對每一核心分別加壓,所以從CnQ”最小”要衝上CnQ”一直”總是沒辦法像T世代那麼靈敏,所以格外需要單鍵切換來自行打檔∼∼ 此文章於 2011-12-11 01:15 AM 被 Sioux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456
|
引用:
原來用BIOS降電壓還可配合CnQ哦,那真是很好用,只是超頻是否也一樣?就設完超頻頻度如Bios設4G ,再開CnQ也會有效果? 而Q-Fan原來是第1代難怪沒什麼可調的 >< 另外我也用RM是因為之前作業系統都找的到官方CnQ驅動,但記得vista之後,驅動都內建,但網路上有好多人和我一樣vista(win7)CnQ不能用的,但去官方又找不到官方的驅動,所以CnQ就不能用了,後來只好靠 RM替代,不然也沒辦法了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
超頻有好幾種方式,調倍頻調外頻或兩者都調,既然您的970已經是黑盒,就可以自由在BIOS中調整倍頻,這種方式就我目前所知,應該不會干擾CnQ,因為連TurboCore都是以倍頻來設定的.
動到外頻就會動到週邊配備,容易增加出錯的機會,除非您很熟悉記憶體硬碟顯卡網卡那些的除頻設定. 連原廠的AOD都一直在改版不能說很穩,那第三方軟體拿來超頻就更不用說了. 以下那串就看到不少舊的第三方軟體出槌: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t=866601&page=2 Q-Fan第一代可以自調風扇最低轉及最高轉的兩組溫度,後者有必要的話可以調成CPU原廠溫限減個3∼5度,比如970溫限是62度. 像95w945溫限是71度,所以我把風扇最高轉設在65. 您用的是32或64位元win7? 看了一下該大板的下載區win7類,32/64都似乎是同一份今年5月出的,檔名是有嵌入win7字樣,您如果要試用此版,記得先備份作業系統咩: http://support.asus.com/Download.as...XpVistaWin7.zip 另外想到,您目前970的作業系統是沿用550/555那份嗎? 此文章於 2011-12-12 05:29 PM 被 Sioux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456
|
引用: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t=866601&page=2 原來超頻是這樣,我當然比較愛只超倍頻的,因我不想變動外頻,雖然有人說超外頻會比純超倍頻來的快,但我愛CnQ ^^而你說的第三方的穩定度我對注意的,謝謝提醒^^ 而Q-Fan我會將照你說的將最高設成62度,只是沒想到你說的125w970溫限會比 95w945溫限還低 ^^ 而你說的同年5月出的好像只有for xp的,沒給win7的 -_- AMD Cool n Quiet Driver V2.18.03 for Windows XP & 64bit XP. 而我是用64位元win 7 -_-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
您可能想顛倒了?125w970的溫限低,是指比較不耐高溫喲,必須設定在較低的溫度就開始讓風扇全速(比如55∼59度),會比95w945在使用上再吵一點(比如設在65∼68度時才全速).
偏偏125w在全負載時發熱量又大過95w,溫度本來就較高,結果溫限又低,這之間的升溫幅度夾縫就更窄了,這也是原廠不得不派出大扇又多熱管的散熱器搭配125w的原因. 所以我選購時通常是偏好低耗而且又溫限較高的95w系列,只是此系列配的小扇無熱管散熱器就殘念了,組給別人用比較不會看了傷心∼∼ 那個5月檔我有說了,檔名中嵌有”win7”,您下載看了便知,只是其中是不是真的有win7驅動而且還真的能適用無誤,這需要勇士驗證了∼∼ 然後如果您是沿用550/555時有開過ACC的作業系統,有裝過epu,當時也裝過好幾種另外的超頻調壓第三方軟體不確定有沒拔乾淨,那您真的有空閒時,可以備份目前的作業系統,從現在的970沒開ACC下開始重灌一份win7(其他BIOS設定也要儘可能回到最新主機板韌體下的預設). 這份新win7只要灌到可以正常進桌面,裝完主機板廠的最少最基本驅動,先不要裝AOD,然後看看CnQ正不正常即可,接下來您就可以把此新win7再備份起來,把原來550/555作業系統的備份檔倒回來恢復環境. 那份新win7備份就放著也許哪天會派上用場∼∼ 您備份作業系統是用哪一套軟體呢? 關於那大板又想起一缺憾,您目前用的是黑盒970的正四核,不必再開核,應該可以從BIOS中關掉ACC功能,關之前最好把ACC內子功能也巡一次復原,很早之前發現ACC會干擾AOD和一些硬體監控軟體,至於是否干擾到CnQ,不清楚: 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04142 然後您可能也知道,連AMD最後都把ACC給砍了,所以...我們還是能避則避,至少AMD擺明了是不會再去妥善此功能的了. http://www.google.com.tw/#q=AMD+ACC...iw=1516&bih=777 此文章於 2011-12-13 01:06 AM 被 Sioux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456
|
引用:
原來125w的970溫限比較低,多謝告知,而之前家中有人買cpu,當初我也建議他買6000+ 95w的,因超過的話,記得就125W,而效能又只差一些些而已^^而我目前用時不管玩模擬器用3核來玩二及用倍頻resize到2880*1620或3840*2160反正就是1080p*1.5倍到2倍,都可讓影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目前很滿意這cpu,比之前555頻度還高300真是不無小補 ^^4000更好,但目前還沒打算超^^ 我是點了都不會下載,而會跑到Asus的官方網頁,而改用orbit下載,那下載檔還是沒下載,目前沒機會試-_- 其實以我要降壓的習慣,只要CnQ可開,我就不會用第3方軟體,而超頻我目前都幾年都沒超頻過^^而之前作業系統因之前當機好多次及上次開核結果作業系統又進不去後,現在已經重灌了,而550、555及970在Win 7 都可開CnQ,而之前的k8 754 939的3400-才有CnQ在Win 7 不能開的問題 >< 而備份我是都沒備份過,早期我是都用ghost,但後來vista之後就沒用任何備份軟體過,但現在想^^不知你是用哪一套? 我沒要超頻及關核,我都一定會將Acc內的選項還原設定及關掉ACC,這不用擔心因我都對的很仔細 ^^因我怕系統在背後沒事超頻,我是一點也不想^^而沒開核也沒差,因怕到後就完全不想開核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5
文章: 6,087
|
製程都一樣,95w945是把可以95w就能跑四核全負載的挑出來賣,至於要加到125w才能穩跑四核全負載的,先天體質就弱些,125w又較熱,溫限自然就低了,於是附上比較強的大扇多熱管散熱器來販售.
查了一下最新的G2版6000+是89w哦,不過才兩核就89w有點熱,65nm沒辦法,溫限是62度而不是一般95w等級的71度: http://products.amd.com/en-us/Deskt...&f10=&f11=&f12= 較舊的F3版6000+雖然是舊的90nm,卻粗壯可耐熱70度,可惜電壓太高了: http://products.amd.com/en-us/Deskt...&f10=&f11=&f12= 我這邊的華碩DLM(Akamai)也壞很久了,都是按”全球”那個在下載. 5月檔我有下載且解壓縮看了一下,其中是有win7和vista子目錄,這其實是華碩的一個CnQ工具,會有一個簡陋的介面顯示CnQ時變化的時脈,不過偵測不到TurboCore時脈,所以對我也沒用,比不上AMD原廠AOD. 我幾年前是試裝過這華碩CnQ工具就拔了,應該是安裝此華碩工具時它順便裝進了AMD原廠CnQ驅動,移除此華碩工具並不會連AMD原廠CnQ驅動也一起移除,大概吧? 至於winXP下的純CnQ驅動,應該是這份2008年的: http://support.asus.com/Download.as...V1320053_XP.zip K8世代我整個掠過去了所以沒接觸,一直撐到了飛龍一代修完了bug才組了95w9750∼∼ SATA時代後就用GHOST12,四核以上在備份作業系統才3分鐘多一點就完成了很爽,就再也沒想過要用回雙核三核了. 也因為備份和倒回映像檔變很快,所以偶爾會像前篇建議您的那樣,試灌個乾淨的新作業系統來找問題,試完了又把原來的舊作業系統倒回去∼∼ 如果要安裝任何新硬體或新軟體,尤其是可能不滿意的某版顯示卡驅動,或者是更改系統設定這種危險動作,也都會花3分鐘備份一次作業系統,再來放心惡搞... 至於ACC,看了一下88TD-V這代,換成華碩自家的Core Unlocker了,現在是腰斬廢棄龍王已經六核了所以就沒試那功能如何. 那您在用ACC開核550/555時有發現過像我那連結遇到的比如AOD和硬體監控的溫度顯示不出來這一類的怪問題嗎? 我那時候組95w945已經是正四核其實沒必要開著ACC,想說ACC也許有什麼有趣子功能可以試玩就沒關,最後發現會衝突就沒再開了. 奇怪的是發現此問題的人似乎不多. 看了您開核連續掛掉550和555的例子,覺得當年手癢但遲疑沒真的買55X系列來玩是好咧家在咩∼∼ 此文章於 2011-12-13 01:29 PM 被 Sioux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456
|
引用:
原來970溫限比較低的原因原來是這樣,多謝告知 ^^ 而6000+確實是我記錯了^^當初我也有比過上下及新舊,而推89W舊的那顆,他也覺得温度比較低,效能也可接受^^ 而你說的Asus CnQ工具,我記得只能看,而不能調,所以對我來說比較沒用,就沒再灌過^^ 而官方根本沒 CnQ for vista(win7)的驅動,雖vista(win &)作業系統本身有,但不行開CnQ的,就只能靠第3方了 >< 另外,你說的Ghost 12可以的話, 那我還是用12好了,只是你是用光碟片開了做ghost還是在作業系統時做? 而我使用時曾遇到像AOD或硬體監控溫度顯示不出來的狀況,可是我沒注意是否有開核 最後說真的,4核真的很好用,當初第1次開4核後,就完全不想用2核了,現在有4核後還是這樣覺得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