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斯圖亞特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0
您的住址: 宅男領域
文章: 398
引用:
作者Totenkopf
隋朝乃至於唐朝初年進攻高句麗失敗應該主要是在氣候與補給的問題
倒不是朝鮮人多能打,後來唐高宗時改從海上做進攻主力,沒多久就讓高句麗跟百濟兩家店收起來了
越南人倒是真的軔性十足,不過當然也是因為地理位置偏遠,對中原王朝也不足以成心腹大患,中原王朝的注意力主要還是在來自內亞細亞的游牧民族威脅


昨天維基了一下韓國歷史,文件上只談到唐朝是只有幫助當時朝鮮三國之一去滅了另外兩國,不曉得有無出兵,唯一確定的是這剩下來的王朝雖然統一朝鮮但對於唐朝想插手朝鮮事務不滿.. 臣服朝貢並沒有多久

其實我自己也有設想過 古中國自己最大的"內患"往往是北部的游牧民族,很多王朝都得花大量兵力去鎮守邊疆。

不過以內患相對減少的明清兩代 倒是不曉得為何沒對周邊國家出手?
     
      
__________________
仰望寒星佈滿天,紅塵涉足不知年。
流雲片片歸何處,人生幕幕愁相連。
舊 2010-12-14, 08:20 PM #6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斯圖亞特離線中  
OPPP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10
文章: 8
引用:
作者J6EJXJ4BP6
正確觀念...



而且漢人也早就跟胡人混血了

我看漢人血統台灣人都比北京人還更純



除非你指的是在鄭成功時期躲到山上或後山或往潮州一帶遷徙的那群人
留下來的不是死了就是通婚混血了
這在暗示閩南語不是台灣本土語言嗎?
 
舊 2010-12-14, 08:33 PM #6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OPPP離線中  
Totenkopf
Advance Member
 
Totenkopf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Totenkopfverbande
文章: 330
引用:
作者斯圖亞特
昨天維基了一下韓國歷史,文件上只談到唐朝是只有幫助當時朝鮮三國之一去滅了另外兩國,不曉得有無出兵,唯一確定的是這剩下來的王朝雖然統一朝鮮但對於唐朝想插手朝鮮事務不滿.. 臣服朝貢並沒有多久

其實我自己也有設想過 古中國自己最大的"內患"往往是北部的游牧民族,很多王朝都得花大量兵力去鎮守邊疆。

不過以內患相對減少的明清兩代 倒是不曉得為何沒對周邊國家出手?


你所謂的"內患"指的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
明朝長期與蒙古的韃靼部、瓦刺部作戰,先有土木堡之變,後派戚繼光大修長城,再來又有東北的女真部族興起,甚至越過長城在北京城下列隊,這個"患"不可謂不小,當然沒什麼餘力去"對周邊國家出手"
至於清代,未入關前就併了漠南蒙古,之後又併了喀爾喀蒙古,乃至遠征青藏、回疆,滅了準噶爾汗國,乾隆時代還征緬甸、尼泊爾,後來雖然不平等條約失了不少土地,但留給共和國的領土還是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
__________________
Wir bekennen uns zu dem Geschlecht, das aus dem Dunkeln in das Helle strebt.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此文章於 2010-12-14 08:39 PM 被 Totenkopf 編輯.
舊 2010-12-14, 08:38 PM #6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otenkopf離線中  
pico_ln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0
引用:
作者kazama
這麼有韌性的朝鮮民族,1592年卻被豐臣秀吉派兵打得落花流水,
乞求明帝國出兵相救。

何止被丰臣秀吉打败,后来还被日本直接占领了。

这就是韧性啊。

像竹子一样可弯可直。

现在的韩国,尾巴都翘到天上了。

可是人家有资本翘哦。
舊 2010-12-14, 08:56 PM #6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ico_ln離線中  
smoguli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4
文章: 54
引用:
作者Totenkopf
這樣比較其實不太公正,當時日本是剛剛結束多年內戰,兵多將廣武備完善,朝鮮卻是長期在大明帝國的保護羽翼下過安逸日子


不瞞你說,國力衰弱的大明帝國派了4萬多兵力,才將兵多將廣武備完善的10幾萬兵日本軍打退.
舊 2010-12-14, 09:06 PM #6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moguli離線中  
pico_ln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0
引用:
作者Totenkopf
這樣比較其實不太公正,當時日本是剛剛結束多年內戰,兵多將廣武備完善,朝鮮卻是長期在大明帝國的保護羽翼下過安逸日子


准确的说是长期的宫廷内斗,朝政腐败,内耗而空。朝鲜的政府军真的一触即溃,但是民间抵抗都没有停过,这也是韩国现在吹嘘的地方,而且朝鲜当时还真的有牛人,就是李舜臣,就是因为他,命洒朝鲜的大明官兵,其功绩,永远不被韩国承认。

如同现在的志愿军陵墓,碑石破败,杂草丛生,无人看管。(台湾朋友不要吐槽我感慨这个)
舊 2010-12-14, 09:13 PM #6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ico_ln離線中  
Totenkopf
Advance Member
 
Totenkopf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6
您的住址: Totenkopfverbande
文章: 330
引用:
作者smoguli
不瞞你說,國力衰弱的大明帝國派了4萬多兵力,才將兵多將廣武備完善的10幾萬兵日本軍打退.


我看維基百科怎麼是寫明朝援助朝鮮出動16萬6700餘人啊?
__________________
Wir bekennen uns zu dem Geschlecht, das aus dem Dunkeln in das Helle strebt.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舊 2010-12-14, 09:21 PM #6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Totenkopf離線中  
iDemo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147
引用:
作者Totenkopf
我看維基百科怎麼是寫明朝援助朝鮮出動16萬6700餘人啊?


出動兩梯次

第一次是李如松帶的45000人
第二次是麻貴帶的約70000人
舊 2010-12-14, 09:37 PM #6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iDemon離線中  
kazama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苗栗
文章: 573
引用:
作者Totenkopf
我看維基百科怎麼是寫明朝援助朝鮮出動16萬6700餘人啊?

維基百科朝鮮之役明日雙方兵力:
http://zh.wikipedia.org/zh-hk/%E8%9...%88%B0%E7%88%AD

第一回合(1592年4月—1593年7月):
明: 約50,000人
日: 約160,000人

第二回合(1597年2月—1598年12月):
明: 約75,000人
日: 約140,000人
舊 2010-12-14, 09:40 PM #6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azama離線中  
pico_ln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0
文章: 0
引用:
作者Totenkopf
我看維基百科怎麼是寫明朝援助朝鮮出動16萬6700餘人啊?


你看到的应该是总调度兵力吧,因为打打停停,也陆续增兵。

日本也是,中间停了一次,日军占据釜山,几乎全线退回国内,丰臣秀吉和明朝开始谈判,后来谈蹦了,日本重整军队,陆军就派了14万多。

明军也已经退兵回国,只留几千人驻守几个城市,日军再次登陆,明朝也大批调集军队。

这样算总兵力当然超过16万,日本更是远超过16万。

但是第一次战争的指挥官,李如松真的只带了四万多,他的辽东铁骑一共也不到2万人,参战的原戚家军也只有几千人。一次战争,朝鲜全境基本就被收复了。第二次战争日本人彻底回国。
舊 2010-12-14, 09:52 PM #7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ico_ln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2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