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strong
Elite Member
 
strong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Andrew Blake 的攝影棚
文章: 9,201
引用:
作者blair
先不說真實性與否,

單就大陸商人做生意來講
台灣:2300萬人
上海:3000萬人

台灣:跟大陸有奇怪的關係,中南部仇視大陸較嚴重
上海:自己人,基本上沒有隔閡

我很懷疑有哪個大陸商人會頭殼壞掉把東西賣到台灣來...
海爾電子的老闆娘就說了,台灣?她沒興趣...
海爾光做大陸自己的生意就爬到全球前幾大了,台灣是啥?

我這不是在妄自菲薄,
只是想說,不要把台灣想得太偉大,要認清自己的地位....

相對的,日韓美等國家才比較需要擔心被中國傾銷的問題...


就汽車產業而言 ...

台灣市場雖小,卻是 新車試溫 的 最佳實驗地點 !!
     
      
舊 2010-06-30, 05:14 PM #6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rong離線中  
blair
Elite Member
 
blai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
文章: 6,234
引用:
作者strong
就汽車產業而言 ...

台灣市場雖小,卻是 新車試溫 的 最佳實驗地點 !!


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__________________
~愛由一個笑容開始,用一個吻來成長,用一滴眼淚來結束。
當你出生時你一個人在哭,而所有在旁的在笑,因此請活出你的生命,
當你死的時候,圍繞你的人在哭而你便是唯一在笑。~
舊 2010-06-30, 05:17 PM #6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lair離線中  
LittleJohn
*停權中*
 
LittleJoh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農產養殖漁貨品改良、研發的核心還是掌握在政府手上,有一些農家拿了資本到大陸投資整地種植水果,
結果遇到病蟲害、農藥調製問題在大陸找不到解決方法,然後就向農委會求助,農委會不理他們就靠腰。
當然也有人真的找到耐種的農作然後在大陸賺到大錢甚至回銷台灣打擊到同業。

像有些養雞養豬發財的業者(XX長城、立X肉品)區分華南、華北、華中設立養殖廠、屠宰廠一體化作業。
檢驗標準高的輸往日本,所以很多日本的平價豬肉、雞肉其實是來自大陸的台商代工的。
他們跟日商合作,養殖處理符合日本要求的肉品,幾年前日本有人吃到大陸代工的毒餃子,
那個廠商就是台商在當地經營後被陸商學到相同的產銷概念,然後自己開工廠代工,學習當初台商的模式來營利。

這二十年來很多台商賺得肥滋滋的,有的成功因素在於很早就進去,在大環境條件不良的情況下生存下來。
我朋友的父親(祖籍東北)1991年到大連設嬰兒車工廠,當時是書記親自接見交代專員協助取得建立土地廠房甚至招聘員工。
後來到瀋陽、哈爾濱也是受到相同待遇,當時經營雖然辛苦但是因為進去得早,所以到最後大者恆大,許多模仿相同模式的台商到最後都撐不住退出。
而他們家因為很早就跟中階官員建立關係,而現在這些中階官員很多都到省級單位甚至是中央了,如此一來他們的政經關係更加綿密。

可惜因為當時政府不開竅,不允許台商公開到大陸投資,於是台商紛紛到海外設公司然後轉投資大陸廠,結果台灣政府稅收根本沒收到。
像菲利普、Intel 等大型跨國公司在生產當地繳稅給當地政府,營收數字在荷蘭、美國的母公司一清二楚,也讓母國合理課稅。

台灣現在呢?兩頭都是空,還常常被在海外投資的台商抱怨說政府不幫忙,但是天曉得這些台商對於台灣的賦稅盡了多少義務?
舊 2010-06-30, 05:20 PM #6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ttleJohn離線中  
stephane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234
引用:
作者Ming
希望大前研一真的這麼厲害
大家好像都忘記之前的兩本書
《無國界的世界:民族國家的終結》,2006年 立緒出版,李宛蓉譯
《中華聯邦》,2004年 商周出版,趙家誼等譯


找到大前研一, 和華裔美籍律師章家敦, 在2003年4月2日, 同時受邀來台演講的報導.
那時大前主張「力用中國」, 「中華聯邦」 ; 章家敦則主張「中國即將崩潰」. 轉瞬間七年過去, 可讓我們再回顧一下他們的意見.


大前研一演講摘要:

我來台訪問已上百次,過去我擔任麥肯錫經營顧問公司理事長時,就與在座多位先進討論過經濟問題。我一直推崇無國界經濟,而形成一個聯邦國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無國界的經濟,也就是說,無國界經濟促成了區域國家的誕生,朝向中華聯邦發展將是歷史必然的結果。
如果無國界的世界是時代潮流,那麼以「區域國家」的觀點來看世界地圖是必要的。在區域國家內,國家不過是一個單位而已,不同的國家各自運用資源,拓展經濟,而逐漸形成無國界的經濟,這有點像是過去的殖民主義,但也不盡完全相同,而台灣經濟成功的經驗正是區域國家成功的指標,其他如芬蘭、丹麥亦同。

朱鎔基接任中國總理之後,對國營企業採取權力下放的做法,經濟改革因而成功。在中華聯邦的概念下,採取分權的聯邦制度,各地區自行管理,與全球經濟接軌,可以預期中華聯邦的經濟發展將會非常熱絡。事實上,目前民主國家如日本,過度的中央集權抑制了經濟發展,正可做為借鏡。

今天中國大陸沿海地區的經濟,在中央權力下放,逐漸「去北京化」之後,競爭激烈而有很好的表現,地方不是以每年經濟成長率百分之七的設定為基準,他們在競爭狀態下,有如企業的各部門經理,爭取發展與績效,甚至以連續二年經濟成長率未達百分之七當作適任與否的標準;另外中國大陸注意對外貿易招商,提供大量廉價的勞力、工商、資金與人才,成為世界工廠,我在日本所看到工廠的機器設備使用高達十五年以上,而在中國工廠看到的機器都在七年以下,日本想以經濟大國之姿輸出設備到中國,根本不可能,這就是現實,中國大陸的經濟如今已成為全世界最典型的資本主義,而日本經濟卻有如同共產主義。

在中國大陸區域化的經濟發展中,中國將形成六個或更多的區域經濟體,包括遼東半島東北三省、北京天津迴廊、山東半島、長江三角洲、廈門福州與珠江三角洲地區,正如同我先前所講的在朱鎔基推動的改革下,國有企業民營化,地方權限大增,現在每一個經濟特區發展都極有特色,這六大區域快速發展,進而形成大中華聯邦組織。我不在乎各位是否以國家為名稱之,但與其將中國想成一個大國,倒不如想成是數個區域集合而成的中華聯邦,而現在的中國如同美國的現行體系。

日本人講求縮短貧富差距與均衡,但在中國卻不重視均衡,而是能發展的區域就先發展,鄧小平講過一句話「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在中國實行之後成為「有本事富有的人請先動手」、「不給資源,先富起來」,不管是個人或區域,只要有本事就發展,其他的人及區域再有樣學樣跟著發展,以達到整體發展的目的,這其實也就是鄧小平所說的「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這反映出現在的中國正以市場經濟在建設國家。

面對中國的快速發展,台灣該如何因應?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將中國「內包化」,與其競爭不過,擔心中國的力量,不如就共同合作。在無國界經濟發展之下,中國已成為西方大國重要的貿易夥伴,台灣的經濟現在與中國更是難捨難分,經濟的合作遠超過政治,但台灣絕不能忽略中國政府的結構正在改變。

面對中國的衝擊,不必抱怨,因為這是自然趨勢。我建議,應設立包含東協、日、韓及台灣的自由貿易區。我也要呼籲,中國必須改變統治機構,改成聯邦或國協,以維持區域穩定,並且創立類似歐元的亞洲區域貨幣「亞元」,各城市和區域間也應形成聯網,如此才能以新的模式發展。

大前研一:中華聯邦越晚出現 台商越沒優勢

我提出「中華聯邦」論後,很多人和媒體都有相當多的疑問,我今天就代表媒體自問自答。

問題一:為什麼中華聯邦會在二○○五年出現,且不會晚過二○○八年呢?

答:因為一旦晚過二○○八年,台灣經驗就已經被複製,已無任何附加價值了,屆時台商已沒有優勢。也就是說,中華聯邦越晚出現,台商在大陸的價值就越低,就如同一個品牌要在巔峰時期賣出,才能獲取最高的價值。

過去美國協助台灣,是因冷戰關係,這種情形與日、韓相同,現在美國首要任務是維護國土安全,不會為意識形態保護台、日、韓,所以隨著美中關係日漸密切,台灣利益也將被忽視。現在大陸可與台灣對話的第一人選仍是江澤民,他能為台灣講話,也希望拿諾貝爾和平獎,仍具有軍委主席身份,意即還有發言權,不像胡錦濤那麼保守。

問題二:什麼是一個國家?

答:國家的定義就是有統治權、憲法、主權和軍隊等。去年錢其琛談話中提到,台灣可保有軍隊、貨幣等,其實按照上述國家的定義,兩岸已經是兩個國家,因此一個中國政策本身已經變成口號,這項提議已經遠比一九九七年的香港回歸更為優越。

問題三:兩岸如何開始對話?

答:其實一個中國的真正意義,兩岸都說不清,所以大家應拋棄歧見,否則兩岸間的鴻溝永遠填不滿。兩岸對話最好不要提及一個中國、國家、主權這些字眼。像中國在歷史上,也曾四分五裂再統一,而且現在大陸也有很多自治區,所以可以為台灣建立一種新模式。

問題四:現在有任何模式可供兩岸依循嗎?

答:目前沒有任何模式可供兩岸依循,不過只要兩岸有互信,對話就可開始。現在既存可供參考的模式有:一、美利堅合眾國:有獨立自治權的各州,造就了今日美國的強大。二、大英國協:這是由過去英國殖民地獨立後成立的組織,各會員國也都分別加入聯合國。三、歐盟:成員國都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使用歐元,也設有歐洲議會,也都是聯合國的會員國。四、獨立國協:由前蘇聯獨立出的各國組成的,除了核子設施和國防是共享外,其餘各自獨立。

台灣與大陸關係應避免英美過去百年間的關係,當時美國不僅吸引大量英國移民和資金,也吸引大批的東歐和亞洲移民,成為強大的國家,而英國卻因此長期衰退。中國就是要走美國的老路,所以台灣應以史為鑑。

問題五:如果什麼事都不做,會變成什麼情形呢?

答:如果什麼都不做,一旦錯失機會,台灣最後將一無所有。兩岸不統合,台商仍會繼續到大陸投資,目前為止,台商是在大陸經營最成功商人,遠比美商和日商要好。
如果台灣政府不採取任何行動,將會造成國內失業率增加、稅收不足、人民意見分歧、大規模移民到大陸,結果就是經濟衰退,也會影響國防和外交。

問題六:中華聯邦會不會成為台灣下屆總統大選的主題?

答:會的。我認為目前有關這個議題良性的討論尚未出現,其實你們可以關起門好好討論,但目前連閉門討論都看不到。台灣討論這些議題,不一定要有結果,各政黨就可以先向人民說明自己的主張,像台獨主張、本土化等都該說清楚。

問題七:獨立,錯在那裡?

答:我的答案很簡單,獨立不能解決台灣問題。如果台灣獨立,產業和人民都會大量外移,台灣將如同愛爾蘭一樣因大量人口外移而衰敗。與大陸競爭,台灣必須有不同的因應策略以提升競爭力。
即使台灣獨立與北京關係緊張,但大陸投資仍會持續增加,很多工業國家如日本都喜歡赴大陸投資,只把台灣公司定位為「區域夥伴」。台灣獨立後,還必須和一打的中華區域國家和世界其他國家競爭。

問題八:中國接受中華聯邦的可能性為何?

答:我認為目前可能性正增加中,因為中華聯邦可以減少美國對中國的壓力,也可降低美中緊張關係。我還發現現在很多中國人都開始談辛亥革命,認為孫文才是現代中國的國父,而非毛澤東,兩岸有共同的國父,這是好現象。
還有江澤民的「三個代表」中強調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因此也可由國共和談來討論中華聯邦。一旦這個架構建立起來,還可應用在西藏問題的解決上。

問題九:台灣能推動中華聯邦嗎?

答:台灣是一個成功發展的國家,而且聯合國並不能解決世界上大部分的問題,如果台灣與大陸能有新的合作模式,就能成為世界其他爭議地區的領先指標,也會成為其他國家模仿的對象。

問題十:如何開始這個流程?

答:孫子兵法說:「知已知彼,百戰百勝」,必須了解大陸和台商在大陸的情形,才能戰勝大陸。陳水扁總統可以先從訪問大陸沿海地區開始,訪問廣東、長江流域、天津等地台商經營的情形,並提供台商相關支援,如:和中國大陸簽訂投資保護協定、大三通、安全保障或防衛條約等。




章家敦演講摘要:

在上午的演講中,大前研一先生認為我比較悲觀,我想用一個簡單的譬喻回應:大前的看法好像是烏托邦,我則是務實派。大家必須認真去看看現在的中國究竟怎麼樣,而不是要求或希望中國未來怎麼樣;後者是不管用的。

大前說未來兩岸可能走向中華聯邦,無論他指稱的未來是那一年,我認為都不太可能會實現,畢竟中國面臨太多難解的問題。並且,大前提出的聯邦的定義不明,更忽略了兩岸目前的政治事實。大前希望兩岸能夠理性對話,但起碼北京就不會,因為他們一直堅持要台灣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等於是要台灣先投降再對談,台灣有可能接受嗎?大前又說未來兩岸應走向無國界,但我比較務實,一旦台灣同意接受一個中國的原則,就會立即喪失了談判的力量。

若加入中華聯邦 世貿優惠將不保

無論大前認為中國未來可能如何的繁榮發展,藉以論證台灣應與大陸結合,但不要忘了,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有獨立運作的政府與財政金融體系,該有的都有了,更是一個強勢經濟體,何必依附中國?台灣早已擺脫過去的威權體制,又何必再栽進另一個獨裁政體之中?

更進一步言,台灣未來加入中華聯邦,又有什麼好處?台灣必須要務實的向前看,若加入中華聯邦,在世界貿易組織WTO規範的架構下,還有沒有可能保有優惠?須知在聯邦體制下,台商也將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根本不可能再享有實質優惠,這也是大前論點的重大缺失,因為他完全沒談到加入聯邦後的台灣是否有可能再享有特殊待遇,而我的回答是:不可能。甚至以目前的情況來說,也不樂觀。現在大概只有台塑集團的王永慶先生可以隨時直接與中共高層聯繫,但台塑在漳州電廠踢到鐵板人盡皆知,試問王先生如今又得到什麼?也許台商在某些方面真的享有特殊待遇,但不要忘了,台商碰到的任意違約、毀約的情況更多。
中國眼前經濟確實正快速發展,中國大陸市場規模也龐大,卻也因規模太大,管理不易,權力下放地方的結果,反而更導致地方的失控。

再論其中央權力結構問題,大前以胡錦濤接班一事,強調中國高層的權力接班問題其實是可預測的,這點我並不同意。

從經濟層面來思考,就更加凸顯大前論點的不合理。台商不前進大陸,就必然會導致產業空洞化嗎?美國多年前也面臨產業外移的問題,但基本面並未衰退,因為壓力迫使美國商人必須升級。升級的過程的中的確有許多痛苦,但長遠來看仍是有利且不可免的。我的建議是,台灣必須要加強產業升級的速度,也可以開發更好的服務經濟,讓台灣社會變得更好。

我也想提出另一個觀點來證明大前是錯的。大前說反恐讓中國與美國緊密結合、站在同一陣線。但九一一卻可能是中、美合作的極致,例如在這次美伊大戰中,中國已明白反對美國,認為美國已成為新帝國主義。而因地緣的接近性,更使得中、美難以迴避北韓問題。

再來,我想再深入闡釋中國政經體系是否崩潰的問題。中國近年來經濟成長多維持百分之八左右,看似不錯,但真能永續經營下去嗎?我必須要指出,大前的分析是靜態的,但世界的發展卻是動態的。沒錯,中國近幾年的生產、出口大幅成長,但問題是,世界其他國家是否能全數消費?放眼歐、美、亞各國,購買力均呈下滑,現在早已是生產過剩了。已發展的國家紛紛將工廠遷移至中國,其人民卻沒有能力購買中國的產品,如此又如何產生利潤?

(待續)
舊 2010-06-30, 05:30 PM #6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ephane離線中  
stephane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6
文章: 234
(接上)

中國市場已飽和 直線成長難維持

就中國言,中國購買力眼前來看是大幅增加,但要維持直線成長恐怕很難。由於供過於求,中國市場早已呈飽和狀態,零售價格大幅衰減,廠商很難再創造出合理的利潤。以行動電話製造業為例,其在中國的前景,不像外商說得那麼好,平均來說都沒賺到錢。

我也要強調中國官方弄虛作假、自圓其說的數字管理。並且,我們更不要忘了北京政府強力操控外匯、金融市場的變數,以及一些數據背後的真正意義。例如大前說外資投入了多少多少,但其中有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是循環投資,目的只是為了要爭取外資享有的稅賦減免。
台商或許會認為其對大陸市場享有文化、語言、民族的優勢,但台商在中國眼中真的與眾不同嗎?不要忘了,港商在回歸大陸之前,同樣抱有類似的夢想,但如今看來,香港的地位早已江河日下。

北京常說大陸經濟要靠民間企業帶動,但放眼望去,其財經措施大多是為大型企業服務,其間更充斥著走後門、講關係、貪汙、腐敗。且觀察其政策,多是採取傳統刺激經濟政策,在房地產只製造了資產泡沫,在金融體系、銀行體系則製造了更多的壞帳,據了解目前已達七千兩百億美元,成為中國金融的重大隱憂。

質言之,中國領導階層只看到了利的發展,忘了建立法制的重要。其改革政策,只挑一些容易做的,高難度的政治改革卻如牛步。地方政府則更糟糕,甚至財政已壞到了要借高利貸的地步,付不出本利只好以土地償債。中國雖加入WTO,卻想辦法能拖就拖,沒有辦法立刻執行其承諾,預期未來各國可能報復中國的欺騙行為。

胡錦濤說,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我卻必須強調,就是因為中國現在社會主義當家,才需要救中國。大前為中國領導階層緩頰,認為他們是因為制度而不得不講一些毛主席式的話,但我卻要反問,如果高層只能講毛式論述,又如何能救中國?近年來,有成千上萬的失業勞工、農民街頭,在在顯示中國社會已呈現不穩定的未來。

中國要有好的未來,我認為必須要立刻做到以下幾點,包括從中央、省到地方的徹底改革、如何妥慎因應WTO的轉型、有效解決銀行壞帳、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以及順利化解失業下崗潮等。但我必須直言,大陸成功的機會不大。既然如此,台灣為何要成為災難的一部分?台灣有著光明的未來,希望台灣人民都能冷靜的看看自己,進而尋找出自己的答案。


現場問答》中國正在改變台商再推一把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問:請評論章家敦有關中國即將崩潰的意見?

大前研一答:我不認同中國在未來數年內會崩潰。我每年訪問中國六次,發現中國已在改變,改變的幅度比台灣還大,有些改變是受台商影響,所以也可以集****商力量促使中國政府改變。

我的中華聯邦理論是多元化模式,其實敵人失敗不一定是好的,要從很多面向來思考,才能成為贏家。

英業達集團副董事長溫世仁問:中華聯邦論是否低估兩岸政治實際情況?

大前研一答:我也許是低估兩岸政治情況,因為有些中國政治人物的思想觀念還停留在十九世紀,所以兩岸在政治思維上確有差距,不過台商可以透過影響力讓政治人物了解現實情況。

政治人物除了因應今日局勢的變化外,還必須預測未來的發展,這也是我演講的重點,所以政治人物在觀念上必須迎頭趕上。


現場問答》未來共產黨 不會再統治中國

陳博志:章家敦教授對大前研一的主張提出很多意見,我在這裡先幫大前研一講一句話,章教授提到大前研一認為香港在九七之後沒有受到傷害,而從事實來看,香港受到很大的傷害。也許章教授沒有看到大前研一最近出的書,書中提到,中國的發展讓香港要成為中國的門戶越來越困難,他認為香港未來的前途堪慮。換句話說,大前研一現在也看到香港的問題相當大,這是大前研一最新的說法,跟章教授應該是比較一致的。

我引用國際競爭力權威麥可•波特,幾年前來台提出的一個說法,如果我們只是注意去利用中國低成本生產的機會,那麼會忘掉自己在國內該做的產業升級。另外,麻省理工學院雷斯特•梭羅教授也說,在全球化過程中,我們有兩種賺錢的方式,一種是到低開發中國家,利用低成本勞工來生產,降低生長成本,這種賺錢方式所賺的是一時的錢,因為大家都去做之後,產品價格就要下降,利潤就跟著下降,甚至不見了,不是可長可久。要可長可久,就是要發展知識經濟,去做別人不能做的,也就是要反求諸己,從內部進行產業升級。
觀眾問:大前研一認為中國方面所提的一國兩制,就是兩個中國。是不是這樣,其實是見仁見智,請問章家敦的看法。


一國兩制 並不管用

章家敦答:我認為一國兩制並不管用。北京要求台灣必須承認一國兩制,但從香港的例子來看,一國兩制在香港並不成立,香港都已遭受來自北京的政治干預,那麼為什麼一國兩制在台灣就管用呢。

問:台灣政府如何協助在中國投資的台商?

答:很不幸,不論是台灣或其他國家都很難協助在大陸投資的商人。雖然北京政府成功地協助過一些特殊的案例,但就如同大前研一所提出的,中共中央權力下放,北京當局無法要求地方,很難承諾能解決糾紛。

問:台商如何面對人民幣的貶值?

答:從市場情況來看,人民幣的升值或貶值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沒有任何機制可以防止。

問:中國共產黨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答:這是很棒的問題。中國共產黨有六千五百萬個黨員,黨的層峰與基層黨員的想法未必相同,政治局常委會九名成員的政治理念與其他黨員或人民的想法是不同的,而中國社會每個小時不斷地在進行改革,如此將造成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社會的失控,這是很大的問題。因此,當中國政權崩潰時,會是很大的崩潰。我所談論的崩潰,就是指中國共產黨的崩潰,我相信未來中國共產黨不會再統治中國,但中國會經濟持續繁榮,雖然會有一段不穩定的時期。比較有趣的是,當中國共產黨崩潰時,台灣怎麼走。對台灣來說,這是一個歷史的契機,台灣如何趁此機會爭取世界各國的認同。


問:台灣的產業必須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台灣是否應從中國或其他國家引進專業人才?

答:研發是非常困難的,最終來說應從教育改革著手。以美國為例,美國繁榮是因印度及全世界國家的專業人才移入,就像當年我父親移民進入美國。台灣必須快速培育人才,或考慮移民。

問:台商到中國投資,甚至落地生根,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你有何建議?台灣政府有中國恐慌症,要如何降低中國熱?

投資中國 分散風險

答:對台灣政府來說,要降低中國熱是很困難的。我認為越了解中國,越可以降低中國熱。如果台灣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像中國這樣不穩定的籃子裡,是否合理?台商不是從整體國家的立場來考量,只看到個人的投資利益,台灣政府應該盡量讓投資多元化,分散風險。我很難對個別產業提出建言,如果中國共產黨如預測般崩潰了,對產業是很大的損失,因此,每個公司必須謹慎評估,不要把投資風險都放在同一個地方。

(完)
舊 2010-06-30, 05:32 PM #6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tephane離線中  
Happy_Ca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10
文章: 11
引用:
作者小建
我剛剛回家看到這則新聞, 如果沒記錯的話... 早收清單中似乎有吳郭魚(台灣鯛)&香蕉這兩項?!

剛好我今天去永和的蜜世界買了一串香蕉回來(明天給大家看照片)...
出口等級, 一斤$10, 一串6根又長又黃澄澄漂亮的香蕉僅需$24元...

我可以想像得到蕉農心裡的苦悶...
起碼單單就這部分, 若能在台灣經常香蕉盛產&品質這麼好的情況下, 讓蕉農有可以銷到對岸免關稅的機會... 個人覺得應該是有幫助的吧?!

要讓台灣農產品銷大陸,就也要讓大陸農產品銷台,不然徒然物價猛漲,普通小老百姓得不到好處.22K面對高昂糧食價格,會很悲慘的.

如果通路就被少數幾家大經銷商吃死,農民要得到好處也難.偏偏國際農產品貿易,所需配備資金高,根本不是小貿易商玩得起的,更有利於糧商M型化.不過說政策當然要提農民,總不能說自己想乘機提高物價吧!

看"糧食戰爭"書中講法,農產品國際化後,農民反而更慘,因為收購價高低,完全操在大糧商手中,國際行情的變動,農民是搞不過糧商的.還不如小區域經營, 看看天候或過去的經驗,掌握得好還是可賺些錢地.
舊 2010-06-30, 09:53 PM #6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appy_Cat離線中  
神秘的人
New Member
 
神秘的人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10
文章: 6
說來說去大家在意的還是自己能不能多拿一些錢的問題吧?
就薪資方面用簡單一點的方式說明
應該都知道連通管的原理吧?
以桶子舉例
當桶子裡的水代表人民的薪資時
大陸寬而低
台灣窄而高(相對大陸而言)
當兩個經濟體連在一起後的結果?
他媽的只有智障才會覺得生活會變好(依然就指受薪階級而言)
舊 2010-06-30, 10:13 PM #6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神秘的人離線中  
LittleJohn
*停權中*
 
LittleJoh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284
其實大家在大陸農產不銷往台灣的事情被掩蔽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未來我們跟美國簽FTA甚至在東協裡享受免關稅的優惠時,
也代表我們必須開放大量農產品進到台灣,到時候沒有區隔化的農漁產品都會死得很慘。

農業只是暫時被政治的力量留在台灣之下的保護傘,可是美國、東亞可不吃這一套,
台灣那麼多強勢的電子、機械、石化工具機台銷到美國、東亞,難道就還要堅持不進口農產嗎?
美國、東亞的柑橘、蘋果、香蕉、稻米一定程度的跟台灣一樣好甚至贏過台灣,他們一定會認為台灣在工業賺的錢就必須用農業來抵償。

不過我沒有很悲觀,到時候必須要用一些政策或消費口號鼓勵民眾不要購買跟我們農產品相抵觸的進口品,
政府相對的也要讓補貼減稅政策盡量讓受害的農產品能夠以合理的價格在市面販售,
絕對不能變成政府補貼農民,然後農產中間商變相因為大家鼓勵消費國產品而不降價反而大賺其錢。

以前日本在美國強迫開放美國米進口的時候就搞過類似補貼政策,但是中間商把持政客選票利益,
先用低價向農民買米(騙農民沒人要買昂貴的國產米)然後打著支持國產米的口號向民眾兜售比進口米貴上幾倍的國產米,兩邊都剝削,吃乾抹淨。
舊 2010-06-30, 10:17 PM #6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ttleJohn離線中  
S123629
Major Member
 
S123629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5
文章: 101
引用:
作者神秘的人
說來說去大家在意的還是自己能不能多拿一些錢的問題吧?
就薪資方面用簡單一點的方式說明
應該都知道連通管的原理吧?
以桶子舉例
當桶子裡的水代表人民的薪資時
大陸寬而低
台灣窄而高(相對大陸而言)
當兩個經濟體連在一起後的結果?
他媽的只有智障才會覺得生活會變好(依然就指受薪階級而言)

看來你也好不到哪裡去 經濟可以拿連通管的原理來運用
那經濟學家白學了 大家去搞物理好了 你說對不對
舊 2010-06-30, 11:15 PM #6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123629離線中  
阿阿多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0
文章: 1
只要有心 人人可當食神 近年來荷蘭取代台灣成為蘭花王國
還好新奇美宣稱將超越樂金飛力浦
舊 2010-07-01, 12:01 AM #7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阿阿多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1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