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4,800
|
應該是說
台灣都還是OEM/ODM為主 賺的是辛苦錢 要看業主臉色辦事 業主有更佳的source 廠商也只能ㄘㄨㄚ哩蛋 真正賺的是制定規格的廠商 制定整個系統走向的廠商 比如說先前死推活推都要推起來的藍光DVD 眼光放大到全球 台灣有很多領頭工業與品牌工業的話 我真的很想知道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
人性的醜陋就是,會在無權、無勢、善良的人身上挑毛病,卻在有權、有勢、缺德的人身上找優點。當無權、無勢、善良的人受到傷害的時候,還會站在所謂的道德制高點上,假惺惺地勸說無權、無勢、善良的人,一定要忍耐,一定要大度。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95
|
引用:
噗。 吸進不西進,外流不外流,這是我跟你討論的重點嗎? 我似乎只回你將台灣產業看得太小這邊喔。 其他的,就是其他的問題了。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95
|
引用:
Right 在關鍵的技術或科技上,專利都把持在別人身上。這就是台灣的悲哀... 有些人常說,投研發阿等等。其實心中就會有一個很大的問號,說研發就研發? 研發出來的東西是非市場主流可以獲利嗎?研發出來的東西大家不買帳又怎麼辦? 研發,也是個風險。而台灣公司有無這樣的資本去玩,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 品牌工業阿...mm,我想advantech ,adlink ,protwell等,這些都算吧。 別小看他們阿...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9
文章: 10
|
每個產品, 或產業, 都有 生老病"死"等週期
推動西方文明工業革命的蒸汽機, 如今安在 一個做到爛的產業, 由於技術成熟, 競爭者眾, 最後都流於拼價格 這就是 product life cycle的末期丫 日本現在, 你在電視上就可以看到一堆節能環保的概念在教育民眾 他們的企圖心很明顯, 而台灣好像還沈浸在往日的榮耀 台灣國民所得十年沒動, 就說明一切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9
文章: 10
|
RC = reinforced concrete?
![]() ![]() ![]() 我知道你很愛台灣啦 而我又是七八區有名的賤嘴 台灣再這樣搞下去, 早晚完蛋 ps: 你說的台灣有名產業, 到底可以支撐台灣2300萬人中的幾分之幾咧, 就像上次有個人嗆...不想領22k, 就到聯發科? 那你台大國文系的也可以進去嗎?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文章: 4,800
|
說到專利把持在人手上
我是知道台灣比國外是有落後 但常言道 沒辦法打敗敵人的話, 你可以考慮加入敵人 像剛講的次世代光碟規格之爭 我剛去查一下兩陣營的Director似乎沒有台灣廠商的蹤跡 日韓倒是沒缺席 台灣不也是有什麼光電所的, 一堆做光電產業的 domain knowhow應該也累積一定程度了 怎麼都沒想到去爭一席之地呢 ?
__________________
人性的醜陋就是,會在無權、無勢、善良的人身上挑毛病,卻在有權、有勢、缺德的人身上找優點。當無權、無勢、善良的人受到傷害的時候,還會站在所謂的道德制高點上,假惺惺地勸說無權、無勢、善良的人,一定要忍耐,一定要大度。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95
|
引用:
除非有重大的革新,不然說產業的死,太誇張了。 農業,自古經過多少變革,你可以說他死了? 我們所撐得傳統產業,你要說他死了?如果用心點,可以去查查他們的薪資與營業額。 而技術成熟、競爭者多,是會造成價格比拼沒錯。但是不代表公司不會脫穎而出,這只是另一個物競天擇的例子。 而product life cycle拿來講整個產業,似乎...............不對喔........ ![]() 而且我也不懂,教育民眾,跟企圖心關係在哪? 而台灣又從哪邊可以看到沉溺於往日的榮耀? 不懂,因為我看到的似乎都不是這樣。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Jan 2008
文章: 195
|
引用:
哈,產業是你看衰,我頂多只是讓你知道你錯了而已。 而賤不賤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發的東西很多都是似是而非而已。 我不希望不正確的資訊造成大家觀念的錯誤,所以才來跟你說這些。 而你要提我說得有名產業可以支撐台灣2300萬人中的幾分之幾。我只想反問你,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套用到你的問題上呢? 用公司去衡量這些.....思考太狹義喔,這樣會比叫像打嘴炮,比較不像賤嘴。這點要改一下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9
文章: 10
|
人家看得比較遠丫
都知歐美取得專利權後, 就躺著幹 台灣廠商本來就保守, 沒想像力 這時候總是要"政府"來主導, 推一把, 免得各自為政 不管是前任的或現任的, 都在拼政治 這才是最大的 問題 以往台灣還有一些組織力在國際發光, 如運動類 現在呢...都是一個, 一個的 像mlb, 或女高等選手 組織的如中職, 吃敗仗 坐吃老本總有一天玩完, 只因其它國家都在進步 ============ 我之前好像有提台灣的hdtv吧 沒有全面hd也就算了, 有了hd的表現, 如世運轉播都如此二光 電視盒配的5.1聲道, 結果電視公司給你錄的是二聲道 再加上一堆有的沒有的行銷, 整個品質就down 下來 美其名叫多元發聲, 其實真相是無政府狀態, 誰也不服誰 所以整體力量就不行 你無法跑整個流程而得到一個平順的結果 這就是台灣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9
文章: 10
|
引用:
日本就可以喔 像變速器大廠shimano , 前幾天在"電視節目"中測試不同型號的釣果(賣電動捲線器) 節能的話, 他們就有 pana home(這是內需產業) , 這個我好像也貼過帖; 那台灣的建築業 咧? 不是說產品服務走向國際才叫賺錢, 而是整體國民的觀念是否在各行各業都能表現極佳 ps: 我本來就是嘴炮仙丫, 又不是名嘴,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我以前好像都說過, 主要是點出一些問題點;而不是solution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