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Mar 2002 您的住址: 釣不到魚的地方 
				
				
					文章: 33
					
				 
				 | 
	
	
		
		
		
									  
 說真的... 
				
		
台北港應該是目前最成功的BOT案... 以前因為某些因素進去過台北港... 基隆港已經註定會成為台北港的輔助港了... 不論港深和港區面積已經差太遠了...更不要講交通... 還沒蓋完...週邊已經都蓋完了...應該說那些財團(三大財團)主導整個交通建設... 有發電廠、煉油廠、煉鋼廠都已經蓋好了...交通完成七成... 連到桃園機場已建設完畢...其他在完工前會完全蓋好... 高雄碼頭太過分散、凌亂...現今架構再擴建也沒有用... 台北港打從一開始就規劃的很好... 台北港會超越高雄港是非常有可能的(大約九成吧)... 這可能也是政府不太想大力宣傳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有愁明日當~~~~~ 這裡有mv和edonkey的檔案分享-丫月小站<-----資料庫被攻擊~~~~資料全毀復站中~~~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l 2003 您的住址: 雅閣裡(Ugly) 
				
				
					文章: 255
					
				 
				 | 
	
	
		
		
		
									  
		
		 這個舊聞也要參考一下 
				
		
未來不要跟台中港一樣,忙著抽砂... ~~~~~ 台北縣第二選區立委候選人吳xx,廿日於八里提出﹁守護淡水河,保衛大台北﹂政見,要求停止台北港擴建填海造路工程,應就生態、水文,評估淡水河口縮減對大台北的影響,並爭取淡水河口列為國家級和口保育區。 行政院已核定台北港的擴建工程,在距離台北港北提的平行二五0公尺處新設一條堤防,以抽沙填海的方式自北堤沙灘向外海逐期填平,做為物流倉儲區。 x育x指出,台北港建構北堤已使得北堤沙灘的淤沙日益增高,又有堤根攔沙的情形出現,淤沙幾乎達三公尺以上。若再填海擴建,將直接衝擊挖仔尾生態區至十三行博物館濱海生態景觀,且淡水河口縮減後,水文改變產生新的淤沙,將影響台北縣、市的排洪功能。 xx昇表示,淡水河口的生態水文環境相當複雜,不能只顧及經濟的發展,首先考量的應是敏感性、不可再生性的環境資源優先保存,經整體評估考量,再提出最成功的規劃。 十三行博物館館長林明美說過,博物館後方的北堤沙灘遊客眾多,是親水及觀賞淡水暮色的絕佳景點,但此情此景將在填海造陸後幻滅,未來遊客登上博物館的鯨背沙丘遠眺,映入眼簾的是左側一顆顆的儲油槽、前方及右側盡是停滿貨櫃拖板車及貨櫃車的工業景象。 吳育昇   也表示,這將使得十三行﹁靠海而不見海﹂;挖仔尾、紅樹林景觀消失,當沙洲、紅樹林等空間意象不見,八里還能剩下什麼!他將積極爭取,把淡水河口列為國家級的保育區,共同﹁守護淡水河,保衛大台北﹂,為後世子孫留下一片自然的淨土,也保留淡水夕陽與河海交會的燦爛美景。2004/11/20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您的住址: 北部的大城市 
				
				
					文章: 6
					
				 
				 | 
	
	
		
		
		
									  
		
		 作者306 
				
		
		
		
		
		
		
		
		
	
	4.至於13樓的sutl 大提出的路線遠近~~一般來說貨櫃輪卸貨櫃後會先移往內陸貨櫃場~~ 大大提出的內湖南港多半是從內陸櫃場移出~~多半都是拆櫃拆好的~~或是櫃子不大(20呎)~~這裡有貨櫃相關的介紹 5.基隆新港不可行的原因有哪些~~就小弟住基隆地區觀察來看~~最重要~~一來無複地~~二來無大路~~不說大家不知道~~基隆港區東岸到高速公路的中正路只有4線道~~另一邊的西岸中山一路更只有2線道~~而基隆地區的內陸櫃場所經之路都是人口密集地方~~不管是安樂社區的尚智櫃場或是暖暖七堵地區~~都是相當不便~~更別說都市更新~~幾乎是完全不可能之事~~ ------------------------------------------ 請問:將來對汐止,五堵,七堵,八堵,暖暖,碇內等地的水泥廠,貨櫃場有何影響?會有部分遷移到他處嗎?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08 
					文章: 2
					
				 
				 | 
	
	
		
		
		
									  
		
		 引用: 
	
 淡水河整治得如何了??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09 
					文章: 5
					
				 
				 | 
	
	
		
		
		
									  
		
		 引用: 
	
 台北港會超越高雄港是不可能的啦,規模差太多了 台北港就算全蓋好,碼頭數量還不及基隆港,更別說 高雄港了,全台所有商港全部的裝卸量總數,不知道 有沒有高雄港的一半,台北港是佔有各種優勢,不過 港口太小也塞不了太多東西,取代基隆港倒是夠了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8 
					文章: 5
					
				 
				 | 
	
	
		
		
		
									  
		
		 引用: 
	
 連到桃園機場已建設完畢?這有什麼意義? 是貨從機場下來後又經台北港出去? 還是貨從台北港上來後就送機場出去? 不是很怪嗎? 台北港打從一開始就規劃的很好 後來建的當然要比以前建的好, 新建的沒淤沙,改建,舊有的混亂等舊港口的問題 而且後期使用還要看,相關的軟硬體還有國際公約一堆的要弄 既然台北港這麼好,政府不太想大力宣傳? 這不是很怪嗎?做的好可以趁機登港造勢,有助拉抬支持度啊! 為什麼不宣傳?怪!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7 
					文章: 0
					
				 
				 | 
	
	
		
		
		
									  
		
		 引用: 
	
 有笑點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404 Not Found 
				
				
					文章: 4
					
				 
				 | 
	
	
		
		
		
									  
		
		 引用: 
	
 好文!果然是專家...我也是同行,補充一下 總的來說,台北港是個對國家工商業和運輸都好的計畫。 只是,拖車司機的收入會減少了...高雄港的工作機會也會變少...新港口大多自動化,台北港的工作機會應該也不多...   有了台北港的大場地以後,那些基隆和桃園的貨櫃場規模也會變小。如果水深13米就真的好笑了,現在新港口沒有16米以上都只能接所謂的小船了。看了相關報導後,發現是"9"到"16",這有點在開玩笑。。 詳細再看發現設計是九座碼頭,總岸長1774,故目標是200米的船,這樣的船大概都是feeder而已,所以台北不是設計給大船靠的,當然也不需要太深。 有點擔心的是,大船連高雄港都不太靠了,中小船又都跑去台北港的話,高雄港的排名的新聞應該會很快就消失在媒體上了。 至於第四點 "一般來說貨櫃輪卸貨櫃後會先移往內陸貨櫃場",其實應該只有基隆這樣,因為像您所說腹地太小,一般來說,這些內陸貨櫃場是給空櫃用的。只是因應小小基隆港才有這種比較奇怪的現象。(想想拖車費誰出就知道了) 不過我還是一直無法釋懷,風那麼大,怎麼作業? 
				__________________ 
		
		
		
		
	
	水里->草屯->中興新村->屏東->麻豆->林口->高雄->台北->高雄->Aqaba->高雄->Luanda->Shanghai->?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