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6 您的住址: 台北股市
文章: 486
|
引用:
OK,就這個問題回答你,我想我前面也沒說清楚,在此補充一下。 上段文章發生筆誤,特此修正,鄭弘儀是靠投資股票「累積」三億資產而非靠投資股票「賺」三億資產。 那麼先就「三億」來討論吧,畢竟後期他到底有多少錢、賺了多少,我也沒追究過了。 總之我要說的,並不是他投資股票就能賺這麼多錢﹝如果買股票就能賺三億那他現在想必是台灣股神了,何必還要主持節目﹞,畢竟在他投入股市之前,一定有預先保留一筆資金,或是持續性的收入,而鄭老的主要資金和收入來源就是主持費,這主持費其實可以比照一般上班族的「薪水」,差別只在於他收入較高罷了。 也就是鄭老推出這些理財書籍,無非是希望告訴各位辛苦的上班族們,大家都一樣領薪水,但要如何才能夠像他那樣累積資產,把過去辛苦賺來的錢都保留下來,這中間的過程,除了要學會如何從自身節流、存款做起外,必然需要股票的「幫忙」,因為股票可以幫你的存款變多,所以鄭老後期所推出的兩本書籍,算是入門級理財書。 確實,我沒有辦法舉證他的資產當中有多少是股票、現金、房產,但看他的書中文章,就可以大概推測這人一定仰賴投資股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並且投入股市金額相當可觀,也是標準的定存股長期投資人,而不是像馬囧統存了6000多萬的巨額現金在銀行,但股票寥寥可數。 很多人薪水都很高,收入也不錯,但是辛苦工作十幾年、幾十年下來換到的可能是償還不完的車貸、房貸,負債300萬以上的辛勤上班族滿街跑,他們收入都不錯啊,但一失業可能整個人生就形同崩潰一般。 在之前,我也舉了幾個例子如小室、飯島愛、MJ先生等,為什麼他們賺了這麼多錢,到最後卻落得破產局面?身無分文? 這兩類人其實沒什麼差別,因為他們的收入都很高,但最後能夠決定一個人能否富有的關鍵,仍在於一個人是否具備理財和投資能力。 也就是真正能夠決定你未來財富多寡的關鍵,其實在於你腦中如何看待錢財,三大名藝人為何破產,因為他們腦中想花的錢其實比實際能賺到的錢還要多,他們整天只想著「要把賺來的錢花掉」;而鄭老既然最後能留下三億資產,那基本上也表示他絕對有「節流」、「存錢」的能力,也就是他腦中想的是「要把賺來的錢留住」,節流和存錢都屬理財的一部分,所以剩下個那個投資,想必是書中寫了大篇幅的股票了﹝不然他買房地產、外匯、基金嗎?﹞。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鄭老的書中有很多經典長線投資人必備觀念,感謝前面kctsai0821兄推薦的文章來源,我引個一小段: 一、盈餘分紅的比率過高,稀釋了股東應有的權益。必須檢視一家公司董監酬勞和員工分紅所佔的盈餘比率,若是分紅比率很高,就不宜買進。這等於是拿股東賺的錢請公司員工賣命工作,非常不合理。 二、每股盈餘大起大落。今年賺三元,明年又賠兩元,這樣不穩定的公司盡量不要碰。 三、大股東持股比例過低、持股質押比高,表示連大股東自己都不看好,都把股票賣光光了,這家公司就很危險,是成為「地雷股」的先兆,也是投資人永遠不能碰的股票。 四、記住,任何消息面都不可以輕易採信,比如 ×× 證券看好台股將會漲到 × 千點,或是某某股票是外資推薦買進標的,分析師預估每股盈餘有多少、股票上看多少等。 五、別迷信專業經理人、分析師、外資、法人、自營商及投信所提供的股票資訊。記住,我講的是「別迷信」,參考可以,但別迷信。 六、別信某家公司在媒體上所頻頻釋放的好消息,或者透過超級業務員、專業經理人所報出的「明牌」。 常開法人說明會的公司,也有鬼。 七、小心公司辦理現金增資的真正目的,查清楚到底是經營本業,還是以印股票來換鈔票A散戶的錢。 八、實施庫藏股制度是大股東賣股票給公司,再把公司的錢掏出來的手段,要特別注意。 九、經常「膨風」說自己公司未來「錢途」和「前景」有多麼地好,就要更小心謹慎,特別是那些經常見報、曝光率很高的老闆。 十、負債比、業外投資高的公司盡量不要投資,表示公司財務狀況不佳,本業也經營的不好。 十一、高價買油畫、買跑車、買豪宅、買名酒……等公司的老闆,最好也小心一點。 說真的我不相信一個財經專家具備這麼好的長期投資觀念,自身卻不參與股市?如果真的有這種人,那真的超出我的理解範圍了。 基本上這類人應該都有個共通的想法即是,現金是死的,而且會被通貨膨脹侵蝕,只有買進活耀的股票才是保留資產的最佳途徑。 也就是無論如何,當這類人想累積資產時,必然選擇一種「價格會變化」的投資標地,而不是像沒有投資觀念的馬囧統那樣,全部賺來的錢都存在銀行,不做投資。 說不定馬囧統的的收入更甚鄭弘儀,結果他只留下了現金6000萬。 所以你一直認為他主持費收入很高,所以只存錢不存股票就能累積三億,我覺得這也說不過去。 此文章於 2009-03-20 12:57 PM 被 Antress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8 您的住址: BLM
文章: 89
|
引用:
你真是愛打嘴砲 ![]() 講鄭宏儀從股票投資累積了三億的財產的是你 , 現在沒辦法舉證的是你 , 人家的疑問就是你說他股票投資累積了三億這句話從何而來 ? 你卻只能推測 ![]() 後來你講了一堆理財觀念 , 什麼開源節流的 , 拜託 , 跟股票投資什麼關係 ? 這不是廢話一堆 .. 鄭宏儀主持節目 , 一年數千萬 , 他主持了那麼多年 , 也有數億的身家 , 加上代言 一堆產品 , 這些代言費想必也不低 , 大概又累積了上億的收入 . 光這些東西 , 就可以賺上好幾億 . 你到底要凹到那邊啦 ? 記得啊 , 人家問你的是 , 鄭宏儀從股票投資累積了三億 , 從你的嘴巴講出來的 , 到底你有沒有根據啦 .. 再者 , 鄭宏儀幹嘛退 ? 在電視上打打嘴砲 , 知名度持續累積 , 既有高額的 主持費可拿 , 又有商品可以代言 , 他幹嘛退 ? 三立電視台已經不只一次的傳出要調整節目的消息了 , 有很明顯是因為 鄭宏儀的主持費太高 , 才不得不的動作 . 傻瓜才會退 . 還有 , 講了一嘴的好股票 , 並不一定做的好 , 前面有人說過了 , 自己的錢 , 跟別人的錢 , 是不一樣的 . 此文章於 2009-03-20 01:51 PM 被 A ROD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8 您的住址: BLM
文章: 89
|
引用:
到底有沒有任何根據啊 ? 還是只是嘴砲 ? |
|
![]()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6 您的住址: 台北股市
文章: 486
|
引用:
這裡是公開討論區,討論而已,如果別人討論的範圍不在你感興趣的範圍內麻煩請PASS。 不必要用「嘴砲」這麼難聽的字眼,做人不要太白目啊。 引用:
既然「理財和股票投資無關」這種話你都說的出口了,那建議你還是不要參與這串討論的好。 看你根本是來亂的。 此文章於 2009-03-20 03:20 PM 被 Antress 編輯. |
||
![]()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6 您的住址: 台北股市
文章: 486
|
啊!真是有夠番的啊你們這些人。
我提「鄭弘儀投資股票累積了三億資產」這個例子無非是要股勵大家參與定存股行列,打破沙鍋問到底是很好啦,不過不必一直在那邊問「你這句話從哪聽來的」還證據東證據西的,真正重要的點不追究結果都只會追究這句話,問個問題問到都變成檢察官啦。 鄭弘儀的書我有在書店翻過,但是沒有買回來看,因為那是入門理財書籍,對我來說已經不需要了。 印象中曾在這本書上看到「三億」、「股票」等字眼,所以他有三億身價而且參與股票投資、早就可以退休等這些話當然不是我發明的說法。 本來是很懶得上網找什麼鳥證據,希望大家自己去書店翻看看,結果原來比我懶惰的人更甚: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hl=...&meta=&aq=f&oq= 要證據的證據在這,自己看看吧,書是他寫的,也是他本人的說法,如果有假的話也不是我在做假,要是你認為他不懂股票還出書教大家如何投資,覺得很不舒服的話,那麻煩自行投書媒體吧。 |
![]()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6 您的住址: 台北股市
文章: 486
|
最好是他自己不買股票然後出書教大家怎麼買股票。
要盧洨也不是這種盧法...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8 您的住址: BLM
文章: 89
|
自己愛亂掰 , 被戳破謊言 , 只好說別人番 .
自己說的任何東西都不用證據 , 不用根據 , 純憑臆測 , 強 . ![]() http://blog.yam.com/tgd990/article/1308003 節錄其中一段 馮淑婉依據鄭弘儀主持廣電節目、出書、代言等各種收入估計,鄭弘儀至少有3億元的身價。雖然這麼有錢,但鄭弘儀很謙虛、踏實,他的人生夢想是:希望多幫助他人。 真好笑 ... 人家指的是鄭弘儀有三億身價 , 來教人家理財 . 可不是指明靠股票累積三億財富 . 你卻明白的寫上鄭弘儀靠股票累積三億財產 .. ![]() 鄭弘儀說他股票投資多少 ? 有嗎 ? 他從來沒說過吧 , 你老兄卻代越刨躕 , 直接說他靠股票累積三億財產 真有你的 , 你乾脆說你是鄭弘儀的經紀人好了 . ![]() 如果你說他靠理財累積三億財產 , 這邊不會有人跳出來指責你 , 問題是你把鄭弘儀當成一個股票長投成功的例子要來數落別人 短線進出 , 笑話 , 你根本是說謊大師 . 鄭弘儀本人都沒說過 , 你卻能幫他發言 , 鄭弘儀「教你投資腦袋致富八招」 1 樂於接近人們,學習新事物 2 大量閱讀,成為雜食性閱讀動物 3 每個月存3000元,適當投資經營,退休將有六千萬 4 提早社會化,建立正確價值觀 5 做自己擅長、喜歡的事,只做能力可負擔的 6 不要太有自己的人際門坎,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7 如果沒空研究股票,就別投資 8 學習閱讀財務報表,收集資訊、學習判斷 這是鄭弘儀給人家的理財建議 , 我沒意見 , 也認同 , 但請問老兄你 , 哪段話寫到他長投 ? 你鼓勵長投 , 我也不反對 , 我反對你的東西是你不該誤導其他人 . 你被人家指責的問題在那邊你懂嗎 ? 不在理財致富 , 而是你誇言鄭弘儀在股票上累積很多財富 , 這是不存在的東西 , 而是你說謊 , 你懂吧 ! 別再為了圓謊硬凹 , pcdvd 網友並不是笨蛋 , 你說的東西 , 都會被清楚的檢視的 |
![]() |
![]() |
Amateur Member
![]()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太陽系
文章: 32
|
閣下已經陷在自己的邏輯中繞不出來了!!!
又或者閣下根本就是股市大鱷??? 累積資產和投資股票沒有必然關係! 尤其當投資股票無法獲得收益時 要談什麼累積資產??? 請注意股票是會變成水餃甚至是壁紙(現在集保連壁紙都沒有)! 鄭先生累積了數億的身家≠全部依靠「股票收益」累積而成! 目前也沒有可信的數據證明鄭先生操作股票績效很好! 談到現任總統的6000萬存款就更好笑了 去年520到現在 總統的6000萬存款可是一毛沒少!!! 請問總統夫人的兆豐金股價剩多少??? 小室、飯島愛、MJ先生之所以沒錢或破產 是因為花錢不知節制,也就是沒作到閣下所說的「節流」 只要花掉的錢比投資股票賺到的還多,不也一樣會破產??? 再說「節流」能保證投資股票一定會賺錢嗎???? 而引述的那11項觀念,個人認同其中一部份 但有些有爭議、有些根本是一般散戶作不到的! 有爭議的如: 一、盈餘分紅過高。請問只有而沒有員工的努力,錢是會自己生出錢仔來嗎??? 八、一間股票上市上櫃的公司值不值得「長期投資」需要等到實施庫藏股時才能判斷嗎??? 一般散戶作不到的如: 七、現金增資的錢還沒用,怎麼知道用在本業還是要騙錢???事前就知道要騙錢的會是一般散戶??? 十一、除了少數的知名公司經營者外,一般散戶會知道公司經營者是過奢華或儉樸的生活??? 長線投資法本身沒有錯! 可是身為散戶的投資者 有當初巴菲特投資運通時的資金、時間和人脈嗎??? 如果明明沒那個條件 卻要硬套長線投資法 那麼錯的都是投資者自己!!! 引用:
|
|
![]()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6 您的住址: 台北股市
文章: 486
|
引用:
好,現在換我來跟你要證據。 就這句話,你的意思擺明說了鄭弘儀累積的巨額財富裡一定沒有股票。 那請問你的證據又在哪? ![]() |
|
![]() |
![]() |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6 您的住址: 台北股市
文章: 486
|
引用:
我發現這邊很多網友的觀念都錯的太嚴重了。 並不是你要有「那麼多錢」才能開始長期投資或是學習富豪投資的方式,怎麼會每個都認為要有巴菲特「那麼多錢」才能跟他一樣做長期投資?那請問是不是沒有一兆台幣的資產你就一輩子炒短線呢? 重點是你切入投資時候的「心態」,而非「金額」。 這些富豪,最開始進場投資的時候,根本沒有像今天那麼多的錢,而且也不可能是從那麼多的錢開始的,但是他們當初就知道自己的投資心態應該擺在哪個位置。 也就是要先試著逼自己能夠習慣從每個月的小錢,開始定期定額慢慢累積財富,投資是一輩子的事情,而真正的關鍵在於「累積」,這才是我最主要想跟大家分享的買股票概念。 僅僅想靠炒短線把錢變多的執著投資人在台灣我已經看太多了,漲上去就賣掉,接著換成現金又花掉,跌了就「停損」,賠光了又從此再也不碰股票,認為股市都是騙人的,只要跟他討論股票他就滿口抱怨;但我奉勸各位還是先想清楚,如果你認為投資股票是一輩子的事情,那就不該用「玩」、「賭」的心態去待,短線進進出出這種投資模式不可能跟你一輩子,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情,最後如果一樣執迷不悟,真正害你損失最多的,才是資金、時間和人脈。 此文章於 2009-03-21 01:39 PM 被 Antress 編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