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kazama
Powe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1
您的住址: 台灣苗栗
文章: 573
引用:
作者Kiki Yeh
Sony店員建議如果不喜歡翻轉螢幕可考慮買第一代的RX100

http://www.dpreview.com/reviews/son...dsc-rx100-iv/14

     
      
舊 2015-10-08, 06:55 PM #6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azama離線中  
BL1978
*停權中*
 
BL1978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01
您的住址: 地球村
文章: 1,136
GR 一票
很好用阿 我現在出門很多都帶這台 EOS M3 也懶得帶了
 
舊 2015-10-08, 07:01 PM #6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BL1978離線中  
SKAP
*停權中*
 
SKAP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3
您的住址: 台北市
文章: 2,000
個人當然是推RX100M3
升級的東西太多了,超值!!

1.鏡頭
三代不僅有24mm超廣角,邊角畫質還大幅提升
望遠端70mm有大光圈F2.8,實用性大幅提升
(一代雖有100mm,但光圈F4.9難用到爆)
一代近拍開大光圈會光暈糊掉,三代則大幅改善

2.處理器
二代雖然有改成背照式CMOS,但跟一代畫質沒拉出差距
這點三代真正拉出畫質差距的其實是因為快3倍的處理器
不僅一般操作上的流暢、對焦速度、HDR合成速度都提升
還有餘力對相片做更多處理,所以畫質更銳利

3.電子觀景窗
這個對有需要的人絕對划算,很多微單的外接式EVF都要9千元
內建到機身便宜很多,RX100M3還是伸縮式的黑科技,平常完全不會凸出一塊

不過我還是要說,EVF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確實也反映在售價上
G7X因此便宜不少,另外RX100M3是功能豐富到完全可以比美單眼
所以操作設定上絕對比較複雜,當然也是可以用智慧或P模式去拍

像我從NEX-3換NEX-5N,再買RX100之後換RX100M3
自訂快捷鍵是越新的提供越多,而我是好幾年去使用學習過來感覺OK
但要是新手直接拿到RX100M3...看到可以自訂一堆快捷鍵可能會覺得眼花

此文章於 2015-10-08 07:29 PM 被 SKAP 編輯.
舊 2015-10-08, 07:27 PM #6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KAP離線中  
ming_acer
Major Member
 
ming_ace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1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09
引用:
作者BL1978
GR 一票
很好用阿 我現在出門很多都帶這台 EOS M3 也懶得帶了


個人是很不推Ricoh GR,高ISO畫質不是很好,對焦很慢,也常對錯焦,加上近拍距離太長,光這幾點還比不上我上一台的Nikon P7700,只用2星期就認賠賣掉!

RX100沒什麼入塵問題,有的話應該也僅是少數個案,一代的話現在是萬元有找,算是很好的入手點,原PO應該是攝影初手吧,從S95換到RX100 M1升級應該也是有感的

此文章於 2015-10-08 07:36 PM 被 ming_acer 編輯.
舊 2015-10-08, 07:33 PM #6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ng_acer離線中  
cdx
*停權中*
 
cd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3,574
引用:
作者Kiki Yeh
因為友人工作的地點在重慶南路,下午我們就去博愛路附近的相機店逛了一圈。先是大家推薦的國際LX100,友人第一印象就不喜歡,主因是沒有自動鏡頭蓋,閃光燈需要外接,另外就是她覺得LX100重量太重了....

再來是Sony RX100,重量很輕,對焦速度很快,拍有景深的照片很容易,她覺得是可列入購買的清單,之後我們又試了Canon G7X,質感也很好,可能是與她現在用的相機同牌,介面她說比RX100更容易操作,但友人說常對不到焦,尤其是拍近一點的物體,這點RX100就好一點

因為兩台都有翻轉螢幕,她有點猶豫該買那台,Sony門市人員說Canon的G7X很容易入塵與鏡頭容易縮不回來的問題,所以使用上要注意,但在Canon門市那邊得到的答案卻說Sony的鏡頭套筒因為設計間隙大所以相較起來更容易跑入灰塵,讓我們不知到底是誰講的才是對的。

Sony店員建議如果不喜歡翻轉螢幕可考慮買第一代的RX100,說現在M4是強化了...


如前面說過,LX100可裝自動賓士蓋,副廠500
沒內閃但有送小閃燈,真有心拍照其實你也懂小閃燈根本沒啥用處.....不上大閃或是不裝
如要白天逆光補燈,機身內閃多數快門速度都不夠,一閃燈就會曝光過度,因為快門時間都過長~

離題一下,誰真的攝影很需要內閃的?
我是能不開就不開~如GM1能上外閃我根本不會想用它的內閃...........

用光圈先決打閃就是過曝,快門被固定在1/50........低階機的宿命,各機會因機械快門不同而有不同,LX100能支援1/2000快門速度

一過曝就是胡亂後製XD,有時候會有驚喜!






晚上內閃就比較有用了,真的是路過時拍.....
舊 2015-10-08, 08:11 PM #6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dx離線中  
SMiLEAhPaiN
Golden Member
 
SMiLEAhPaiN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8
您的住址: 常被查水表的小房間
文章: 3,005
LX100太重?

假如只有RX100跟G7X那一定是G7X...

RX100沒有到II以後,都是選G7X,II以後再看情況....
不然就真的如前面所說,A或是GR了...

引用:
作者cdx
一過曝就是胡亂後製XD,有時候會有驚喜!

他第一印象就不喜歡了,問題應該不是閃光燈、賓士蓋,搞不好是外型...

我還記得我第一天帶X100回家,我家人的回應是,
蛤? 這樣叫做漂亮喔?
__________________
https://smileahpain.tw
回復的去年一月的資料,重新來過吧...

此文章於 2015-10-08 08:21 PM 被 SMiLEAhPaiN 編輯.
舊 2015-10-08, 08:16 PM #6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MiLEAhPaiN離線中  
cdx
*停權中*
 
cd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3,574
引用:
作者SMiLEAhPaiN
他第一印象就不喜歡了,問題應該不是閃光燈、賓士蓋,搞不好是外型...


也許是功能轉盤太多...........看不懂XDDDDDDD

重量不能接受那我就沒辦法了,畢竟任何相機可變焦組合下沒比這台好的了,有也更重更大
有更好的選擇請告訴我= =!我是下一台放入觸控....基本上我被觸控慣壞了....
DSLR真是渣.....如不是為了裝18-35 F1.8~早該把D5300拋售了......

等著等著居然也看到M4/3專用的減距鏡能自動對焦的,如能讓18-35 F1.8直上.....
那我就有等效25-50mm f1.2恆定變焦鏡了!!!!!!!!!!!!!!!!!!!!
舊 2015-10-08, 08:24 PM #6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dx離線中  
Kiki Yeh
Major Member
 
Kiki Yeh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Oct 2012
文章: 171
引用:
作者cdx
如前面說過,LX100可裝自動賓士蓋,副廠500


謝謝您的建議,這點賣LX100的店家也提過,但我朋友覺得一來厚度變厚,外觀也變醜...或許是外型,介面跟重量才是主因吧,因為真的是滿重的...
舊 2015-10-09, 10:07 AM #6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iki Yeh離線中  
cdx
*停權中*
 
cdx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3,574
引用:
作者Kiki Yeh
謝謝您的建議,這點賣LX100的店家也提過,但我朋友覺得一來厚度變厚,外觀也變醜...或許是外型,介面跟重量才是主因吧,因為真的是滿重的...


各人有各人的考量,我充分表達了我的意見,沒有遺憾
朋友上週買了XD~應該有機會玩到
這老兄超級新手,從來沒摸過相機....居然連換電池都要人教........

舊 2015-10-09, 12:43 PM #6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dx離線中  
marks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272
引用:
作者Kiki Yeh
Sony店員建議如果不喜歡翻轉螢幕可考慮買第一代的RX100,說現在M4是強化了...

RX100M3真的蠻好用的, 只差價錢貴了一截
印象中舊款比新款還有價值的應該只有gf1吧
除非是真的想省錢, 不然還是買新款比較好
舊 2015-10-11, 12:01 AM #7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rks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5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