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1
文章: 1,522
|
引用:
我前面就明白講清楚了,這已經無關硬碟廠牌 是統計母體根本就不合理,而且漏洞百出,連老外專家都看不下去 你要死抓這份報告當你的救命漂流木,請繼續 快回滄者取暖吧 ![]() ![]() ![]() ![]()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641
|
引用:
http://www.hardware.fr/articles/911-6/disques-durs.html 9,64% Seagate Constellation ES ST2000NM0011 企業級硬碟應該都是24小時在操 9.64% 返修率 我們等著看2014年的 hardware.fr 返修率報告吧 ![]() 此文章於 2014-01-25 08:01 PM 被 hu10us22 編輯.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641
|
引用:
為什麼要取暖? 跟你對話很有趣阿 第一次看到有人 這樣使用摩菲定理的 我笑得超開心的~ ![]() ![]() ![]() ![]() ![]() ![]() 此文章於 2014-01-25 08:09 PM 被 hu10us22 編輯.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r 2011
文章: 1,522
|
可是做這份報告的backblaze工程師笑不出來ㄟ
![]() ![]() ![]() http://lists.centos.org/pipermail/c...May/111375.html 他們被centos首席工程師們罵超難聽 怎麼 你不去救一下你立論根據的報告製作工程師們嗎? ![]() ![]() 那你就繼續抱著這份報告自HIGH吧 言盡於此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641
|
引用:
為什麼我要救? 我只看到在這麼爛的機殼裡 日立的硬碟卻活得很好阿 ![]() 你直接說機殼太爛 所以 Seagate 才會死這麼多顆.當然可以阿 只是 Seagate 好歹也撐了20個月 你要繼續睜眼說瞎話隨便你阿~ 反正有些事用膝蓋想想就會知道了 我真羨慕 Seagate 有這麼棒的粉絲 真該頒個 全球頭號粉絲獎 給你 ![]() ![]() ![]() ![]()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2
文章: 1,370
|
引用:
![]() 對一般玩家而言, hu10us22兄的看法並沒什麼問題, 找出 root cause 不是玩家的工作, 玩家頂多能做風險規避. 若是以一個工程師而言, 這樣還不夠猛, 需要做更多實驗佐證. 另外, 這些廠商在零售/OEM 市場拿出來的東西很可能不一樣, 所以你的說法不一定成立. 對這些系統廠來說, 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是如你所說的加強機構, 也可以要求元件廠改善, 解約並非首選.
__________________
要討論也要找能溝通的, 跟狂吠的狗溝通只是浪費時間. 每日一句 : 很多不等於多數,也不等於少數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Sep 2011 您的住址: 天龍國郊區
文章: 153
|
引用:
先看Seagate的desktop HDD http://www.seagate.com/staticfiles/...70-1-1212us.pdf 裡面寫的Power-On Hours是2400,也就是代表他的AFR是用2400去算出來的 換成NAS HDD http://www.seagate.com/staticfiles/...70-1-1212us.pdf Power-On Hours標示為8760 也就是AFR是用8760來計算 多年前就曾經有人對於seagate的數據灌水提出質問,當時seagate的回答是用2400來計算的硬碟是以一週工作五天,每天8小時來計算 我是不知道你是有多痛恨Seagate,但是不要沒事亂扣人帽子 你覺得買seagate的是笨蛋那是你的自由,不要把你的話套在別人身上 我自己在用的Seagate硬碟也是不少,你要當我是笨蛋的話請便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863
|
分享一下個人想法。
我看了那個討論串,不覺得有什麼激烈的言論,頂多是說某個廠牌賣出來的東西品質不是很好(而且那個廠牌和 backblaze 的 45 bay 機殼應該沒有關係)。其次, centos 或是ubuntu 的工程師大多是軟體工程師,我想他們也不會自認為是硬碟專家。 這家公司的創舉個人是很欽佩,看了他們三代的零件清單,組完之後每 TB 的成本竟然可以 down 到新台幣 1800 元。這個等同於現在去外面買一顆 1TB 硬碟的價格了,簡直是不可思議。而且他們清單中的零件價格並沒有太特別,只有機殼的價格非常低,大概只要台幣一萬元出頭,其他人去市面上買類似的機殼最便宜都要兩萬多,有個人抱怨他一次訂 20 個還是只能拿到兩萬多的價格。底下有個人的回應有趣,他說他在台灣林口的工廠客制兩個機殼樣品,一個只要 6000 元。 硬碟品質影響最大的還是批號。之前 google 大批硬碟的研究也證實了這點,只不過 google 不肯公佈有問題的廠牌和批號。無論是企業型還是桌上型,只要踩到了地雷批號就是死。 至少企業型我有遇過 IBM 的 scsi 和 fc 硬碟大雷,也遇過 seagate 的企業型 sata 大雷。 桌上型的雷更多,相信大家經常看到。可惜這個只有時間能告訴你哪個批號是雷。 另外,我們公司也有不少桌上型 IDE 硬碟在 RAID6 磁碟陣列裡面 7x24 操勞,有的已經超過 10 年了。 seagate 和 hitachi 的都有。 所以我相信該公司大部份硬碟的壽命還有很長一段路可以走... 引用:
此文章於 2014-01-25 09:26 PM 被 tbsky 編輯.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641
|
引用:
我認為這種規格書純參考就好 大多數人買硬碟 同容量價格差不多的 自然而然就會定位成是差不多階級的硬碟 如果真的拿 5x8 拿來當 擋箭牌 那只能說 自傷100 殺敵5 ... |
|
![]() |
![]() |
Power Member
![]() ![]() 加入日期: Oct 2006
文章: 641
|
引用:
http://www.hardware.fr/articles/911-6/disques-durs.html 9,64% Seagate Constellation ES ST2000NM0011 企業級硬碟應該都是24小時在操 9.64% 返修率 企業級硬碟 總該是 7x24 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