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10
文章: 6
|
![]() 靈異 是嘴炮居多!!!
繼續追踪樓主的文章!!! 真好pcdvd又有高手加+1了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13
文章: 0
|
引用:
W大回來了,大家有眼福了~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0
|
引用:
如同PC的演進,硬體進展永遠搶在軟體之前。眾所皆知,Qualcomm剛發布了全球第一顆64-bit Cortex-A53的Snapdraogn 410,然64-bit Android仍無動靜。ARM陣營的64-bit大軍,應該是2014年下半方有波瀾。 八核MT6592在硬體實作上難度不高,基本與big.LITTLE架構同出一源,其實就是LITTLE.LITTLE,更無前者快取一致性的難度(2MB+512KB vs 512KB+512KB);甚至較複雜的OS scheduler亦因同質的A7叢集而輕鬆不少。 但是,整個ARM Ecosystem中最難掌控跟驅使的,便是App了。對於programmer而言,single-threading是最輕鬆的,也是最普遍的;multi-threading相當耗時,偵錯不易。因此,多數軟體開發公司不傾向對已發售的產品重作multi-threading, 有的話,也是未來的新品。 簡言之,多核處理器對非multi-threading的App的意義,更多是在提供多餘核心讓不同的App使用,難以提昇單一App的用戶體驗。 從MT6589的發布會來看,有可能針對其優化的軟體多屬video跟gaming等performance-demanding類的,一般App針對八核(multi-threading)優化的可能性不高。 在Hardware hype的時代,Octa-core的最大優勢仍在行銷上。 |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13
文章: 9
|
引用:
GOOGLE明年理應有引入64-BIT Android的規劃.但我不認為GOOGLE會急著推出,因為它要考慮眾多協力廠商能否同時配合64-BIT OS. GOOGLE應該會先觀察Apple的動作.畢竟IOS 8若是直接推出64-BIT,也是2014下半年秋季的事了. 但至少確定Apple是目前唯一可以自己敲定軟硬體的廠商.(它的強項就是軟硬體高度整合) 所以現階段來看Apple只要有決心推新規格,就比較容易變成領頭羊.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0
|
鄙人亦欣喜諸賢達聞香而來,再續拋磚引玉之舉。以下檔案謹供各位參考。
Presentations in November of Intel, Qcom, Samsung Stored in Google Drive in form of 7z, up to 78MB. For your interest.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9...dit?usp=sharing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0
|
引用:
封閉式系統的iOS,一家獨裁軟硬,號令天下,莫敢不從,改革效率高;開放式的Android,效率上的確難以匹敵。 關於Android的動向,所見略同。Google目前重點應是聚焦在Android碎片化的問題,然由於ARM致力於微服務器新市場的開發,ARM相容的64-bit OS其實已經存在,如Linux kernel 3.7以後版本。 一眾Linux Distribution也躍躍欲試。 Canonical’s Ubuntu,downloadable and bootable Red Hat's Fedora distribution Developer tools GCC compiler and the vital GNU C Library (Glibc),ported to the ARMv8 and downloadable 不過印象中,iOS 7已經是64-bit了,Apple尚提供了Xcode供programmer轉移手頭的32-bit app! ![]()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0
|
解讀ARM對2017年的願景藍圖。
![]() ARM Cortex三大系列A、R、M各針對應用處理器、即時控制、微控制器等市場規模各為40億台、140億台、230億台的三大領域,大至基地台,小到智慧卡,無遠弗屆,幾乎涵蓋了所有電子產品。也証實ARM已在覬覦Intel的PC市場。 ![]() 說ARM是百分百的創新公司,真無二話。純腦力活兒,不玩製造,只賣IP,賺授權費跟權利金。驚人的95%毛利率,近50%的營益率,直叫它第一名。 不僅是CPU與GPU的核心授權規模水高船漲,連physical IP也與日俱增,足見fabless對time-to-market的重視,用買的真的比較快。 ![]() 全球560家授權廠商中,技術門檻最高的架構授權者僅15家,果真曲手足可數;系列核心授權者也不過12家,畢竟零買不比長期訂戶。 看得出來,在應用處理器、基頻、BT&WiFI、磁碟控制器及印表機上已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微控制器、智慧卡、3D繪圖、車用上的發展空間不小。 智慧行動裝置雖然幾乎讓ARM吃乾抹淨,但基期已高,難有高成長;反倒是數位家庭與嵌入式應用都有中兩位數進展。企業應用則算是其軟肋吧!1、2鎂單價的IC商機龐大,果然薄利多銷。 ![]() 狙殺Intel跨界野心,『廉能』為本的ARM,用MTK成名法寶的Cortex-A7痛毆Clovertrail+,不甩22nm的Silvermont,得理不饒人,贏家說了算。 2017年總數18億支智慧機的預估,顯示ARM看好14億支的中高階市場,就連一般語音手機都有7億支的規模,看來高階市場式來到高峰期了。 ![]() ![]() ![]() 雖然由Apple開了先河,ARM也揭櫫了64-bit處理器對未來記憶體密集應用的重要性,也明示了ARM Cortex-A50系列處理器向上攻入筆電、桌機、伺服器等PC領域的必然趨勢。 而Mali-T600系列具備了GPU運算的本質,也說明ARM對其跨入GPGPU的HSA運算市場的規畫與冀望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13
文章: 0
|
![]() weiter5494大大的文章還是如以往的犀利
期待在這個新地方能夠讓你繼續開心的發表 已經好多年沒在上PCDVD 看來以後也要常常來這逛了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13
文章: 0
|
果真I can run,but I can't hide!人生何處不相逢,莊兄不辭千里,辛苦了!
承君貴言,尚祈多加提點。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13
文章: 1
|
又有好文章可以看了
不錯的資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