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60
|
"十一"意義等同"11"這個數字
![]() 不求甚解不自覺,到時再怪國文老師誤人子弟也不意外啦 |
|||||||
![]() |
![]() |
Silent Member
加入日期: Jun 2012
文章: 0
|
引用:
要是真的治軍這麼嚴 也不會有洪案發生了 那些毒瘤會先被砍光光 輪不到小兵來檢舉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05
文章: 279
|
引用:
對照過往發言......果然,現在的碩士都不碩士了. ![]()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魯西伐
文章: 1,103
|
引用:
全文是.. 《孙膑兵法》《尉繚子》殺士 古之善用兵者,能杀卒之半,其次杀其十三,其下杀其十一.能殺其半者,威加海內,能殺其什三者,力加諸侯.殺其十一者,令行士卒. 也就是說至少要殺掉士兵的10%才能使紀律嚴明.令行禁止. [什伍相連]互相保證有罪連座. [勒卒令]不聽金 鼓 鎰 旗號處死,喧嘩處死. 每伍有傷亡無戰功,全部士兵處死 軍官死傷敵軍官沒被殺或孚,全部士兵處死,連座家屬 主將戰死,帶500兵以上的軍官全部處死,衛隊全部處死,士兵降級,或外派邊疆. 戰國《尉繚子》全篇都表現對士兵冷酷態度,"兵至於死地而後生" 《孙膑兵法》也有"殺士"篇,雖已失傳,不過標題根《尉繚子》差不多. 用重刑維持軍隊紀律和戰力.. 古代沒有什麼要求你{自願}的情操..百萬老百姓大軍50萬人自願去死..那是神話. 反正很簡單,不聽話,沒達到,你就死,沒有活路,看你聽不聽話..想活下去.唯一的機會就是要打贏.
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去伊斯坎達爾星~ 此文章於 2013-08-08 08:49 PM 被 kize 編輯.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魯西伐
文章: 1,103
|
引用:
請教十一是什麼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去伊斯坎達爾星~ |
|
![]() |
![]() |
Regula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60
|
引用:
閣下在#59放槍 然後在#64凹回來,怎好意思明知故問 ![]() "臣聞古之善用兵者,能殺士卒之半,其次殺其十三,其下殺其十一。能殺其半者,威加海內;殺十三者,力加諸侯;殺十一者,令行士卒" 連出處是《孫臏兵法》還是《尉繚子·兵令下》也含糊其辭 更不用說見解與他人大相逕庭 http://oa.lib.ksu.edu.tw/OA/bitstre...B5%E6%B3%95.pdf pdf檔請直接拉到第111頁〈殺士〉篇 文章主旨與閣下之意旨豈不是風馬牛不相及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2
文章: 40
|
引用:
十分之一 古人用字簡潔 用數字代替實數 倍數 虛數 最後參照上下文決定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Dec 2001 您的住址: 魯西伐
文章: 1,103
|
引用:
您是說..我說的在古代嚴格執行冷酷的軍法是不對的 是這個意思嗎? 您認為會古代會打仗的將軍,能把不識字沒半點文化的農民,不用可怕的刑法逼迫..而用精神感招到他們願意拋家棄子為這個將軍死.這才是好將軍..是這樣嗎? 坦白說我認為這樣帶兵的將軍,絕大多數,打仗時兵會跑光立刻亡國. 我讀的書,跟您的那一篇完全不同的,那一篇我覺得比較像是民間演義小說.. 剛才只說到戰國的兵書,後來歷代兵書資料..我有比較專門的,專說古代軍事的金戈鐵馬這本書..帶兵方法都是殘酷沒人性的,史料之多時代之齊也顯示是歷朝普遍標準..我是比較支持嚴刑酷壓迫產生戰力. 不太相信什麼"感昭軍人為國而死"他們會很勇猛幫你打贏...即始少數兵能教成這樣,大量不可能. 我接觸的工人,要他們做一點分外事都很難了.."感昭他們為你送命"..就好像我在火星上跟你說話那種感覺.. 古代農民文化程度,國家意識比現代工人還低..將軍能做到那個程度,他就不是將軍,是神了.
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去伊斯坎達爾星~ 此文章於 2013-08-08 11:05 PM 被 kize 編輯.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Apr 2001 您的住址: 高雄
文章: 2,247
|
我想說一件跟標題沒啥關係的史事。
孔子誅少正卯,給的罪名(理由)是:心逆而險,行僻而堅,言偽而辯,記醜而博,順非而澤。 柏陽先生曾對此大為憤慨,說這種玄之又玄的理由都可以用來處決人,真是無法無天之至。 老實說我真不知該如何評斷這件事,也許少某人有某些不為人知的當誅之罪吧……
__________________
簽名檔真是礙眼…還是讓版面乾淨點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