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Oct 2008
文章: 299
|
這台車開賣了嗎?
我在路上還沒看過有人開過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台灣國台北市
文章: 1,741
|
引用:
廣 告才剛開播~ 應該是還要等等吧~~
__________________
類亞希子登場...可是沒有空間可放縮圖...好個爛雅虎奇摩... ![]() Orz..Orz..Orz..Orz..Orz..Orz..Orz..Orz.. ![]() タブブラウザ Sleipnir 公式ページ |
|||
![]() |
![]() |
Major Member
![]()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南台灣
文章: 271
|
引用:
我說的是平價車款 別拿那些價位高它很多的 您列的第4款TIIDA turbo也要80萬以上 LUXGEN5 Sedan M+ 154ps@5500rpm 23.5kgm@2000~4400rpm,5MT 1.8以下的稅金 基本款66萬 空力套件版73萬 領22K的年輕人要手排、有點駕駛樂趣,免強吃泡麵可以買的就是此款車鎖定的族群了 很久沒研究了不知這款車底盤操控如何? 可能會吃掉一些Focus的單 新Focus除了ST,國產的還有純手排的嗎? |
|
![]() |
![]() |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13
文章: 22
|
引用:
可是很靠北的是...GT-R在台灣賣的跟911一樣貴.... ![]()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801
|
引用:
Better then nothing...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
引用:
BMW跟Benz都被掛過類似的布條,無論台灣或是大陸,那是不是也該支持一下你?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
|
![]()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Jan 2003 您的住址: 火星
文章: 700
|
就老老實實做台耐用的車不行嗎?搞那麼多噱頭幹嘛?
弄甚麼三問錶水族箱?把那些電動玩具都省下來裝個ESP在車上吧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pr 2013
文章: 289
|
引用:
你這樣說LFA會哭哭 ![]() ![]()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
引用:
1.台灣從來沒正式上市過掛B18C引擎的車子,一票美國性能車,不講究容積效率,光就大排氣量推車子,加速起來連法拉利都怕,你能說它是爛車嗎?台灣人很愛看數據,實際上卻不懂車子........ 2.B18C本來就是性能取向,不拉轉速很無力的車,一台轉速不上三千就軟腳的車,請問你要怎樣日常開?這車是給人平常開的,不是拿來賽道跑的,用途取向罷了,家庭房車硬要跟跑車比...... 渦輪車在低轉速就發揮最大扭力,開起來跟NA完全是兩回事,渦輪車要大馬力,渦輪壓力拉上去就好,早在將近三十年前,各家車廠早就一窩蜂玩過渦輪,大家紛紛推出大馬力高增壓車,因為變得很難開,渦輪遲滯嚴重,引擎技術又變好了,所以又紛紛放棄渦輪,只有少數公司仍持續渦輪引擎,這幾年因為歐洲環保法規的關係,同時渦輪技術進步很多,可以在超低轉速就發揮最大扭力,各歐洲車廠又開始紛紛開始使用渦輪,並且降低排氣量,可以降低油耗與二氧化碳排放量,還能同時加大馬力,但是請記住,這些車子裡面,也是有家庭房車取向,跟性能取向的設定,別老是拿性能取向,來跟家庭房車取向來比∼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Red Planet
文章: 4,277
|
引用:
你怎知這不是病毒式行銷?一堆人根本不懂在那邊亂發言,一下子又油耗很差,兩噸的車你是能多省?相近車重的Benz S350,油耗也就只有這個水平,多出來的重量,要多做功不燒油難道要叫小精靈推嗎?電子元件原本問題就一堆,BMW跟Benz都被掛過白布條,檸檬車也不在少數,另外VW跟BMW甚至於在美國的妥善率評比是非常差,VW的變速箱每次送回德國多到要命,只因為他們的Logo就可以原諒,國產車就不可原諒,還得落井下石多酸兩句,順便酸兩句裕隆,其他受保護的車廠只生產授權車都可無視,這啥鬼邏輯?難怪台灣永遠不會變日本,因為酸民不懂得,裕隆肯燒這樣多錢,不知何年才能回收,比起其他車廠要好多了∼
__________________
The war is crates by fear and gap.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