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Aug 2018
文章: 0
|
引用:
這是事實又怎樣?? 全球每個國家的石油供給大多是自己政府和特定企業在把持的?你找一個不是的國家來看看?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引用:
此文章於 2018-10-27 10:28 AM 被 Melia1830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8
文章: 0
|
引用:
台塑石油只是石化業而已,不是石油商 台塑如果真在外海有自已的油田,或許基於戰略資源利益,可以給更多優待 此文章於 2018-10-27 10:34 AM 被 暴君-T104 編輯.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閃亮亮的永和*~
文章: 6,096
|
引用:
戰備儲油雖然是蠻不合理的,但並非把ESSO趕走的主因。(美國戰備儲油是由政府自購自存,油商沒有戰備儲油的義務) ESSO當初會退出台灣的主因,是評估發現中油有可能因為政治因素凍漲油價,所以在凍漲發生前退出台灣。 台朔在上一次凍漲時幾乎全改外銷,加盟站因為油比中油貴幾乎不賣油,之後就大量解約了,這就是ESSO預期會發生的事。 至於六輕汙染是另一個問題,台灣政府都不自己去監管工廠,只會叫工廠自報數字,那工廠當然就謊報。 如果政府沒辦法去管的話,可以考慮委託給德國萊茵TUV去管,這樣就可以享受德國的空氣品質。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un 2018
文章: 73
|
引用: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8
文章: 0
|
引用:
我不這麼認為 中油會選前凍漲沒錯 但油價波動照公油的走法,凍漲後的油價會一次漲 之後油價跌了也只分次調回 所以中油不是把成本完全自已吸收,而是吸收後,再陸陸續續攤回來 換句話說就是穩定波動 而不是把貴的油便宜賣 不少國家都有類似的政策 只要事先談好,油商也都配合了 此文章於 2018-10-27 10:47 AM 被 暴君-T104 編輯.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閃亮亮的永和*~
文章: 6,096
|
引用:
我講了歐美英日,然後你只講美國地廣人稀... 紐約/倫敦/東京的人口密集度都遠高於台北,只要把建設成本算下去,這些大都會的地鐵都是賠錢的。 私人鐵路賺錢的時代,是汽車尚未普及的時代,汽車普及之後,鐵路就沒有經濟競爭力了,更不用說民航機普及之後。 不過只靠汽車跟飛機也不行,看加州塞車的嚴重情況就可以知道。 軌道運輸在現代的功能是紓解道路車流,像台北在捷運建設前後,道路的平均車速就差非常多。 要吸引用路人轉移到軌道,票價一定要便宜,所以軌道賠錢是必然的。 這就像飛機票價2000,高鐵票價5000,那大家肯定坐飛機不坐高鐵。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閃亮亮的永和*~
文章: 6,096
|
引用:
問題是台朔跟ESSO的加盟商會撐不住啊 ![]()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8
文章: 0
|
引用:
所以有些站點會結合商圈,讓鐵路業者去經營,從中彌補虧損 為了讓商圈更繁榮,鐵路業者也必須做好交通網跟較低的票價讓大家願意去商圈 這事情民營化後讓民間鐵路公司來搞會很容易 但國營事業要有這麼高的彈性執行力 就比較難了 以台灣來說 大概就是鐵路虧損的讓國家自已承擔 而賺錢的商圈則全部送給民間公司賺 這種做半套的結果最差了 此文章於 2018-10-27 10:57 AM 被 暴君-T104 編輯.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8
文章: 0
|
引用:
我是不認為一個能跨海投資加油店的公司會撐不住 不過當初台灣政府是怎麼跟油商講的已經沒幾人知道了 是不是沒人有證據了 所以到此,我也只能說我的看法是如此而已 此文章於 2018-10-27 10:55 AM 被 暴君-T104 編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