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電腦硬體討論群組 > 儲存媒體討論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marks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272
引用:
作者Viper2000
請問各位大大,

在家用實際使用環境上, SATA跟NVME會有明顯的差別嗎? 現在有點卡在760P 250G跟MX500 500G的選擇上...(價錢差不多, 但容量多一倍XD)

我覺得差比較多的是自己已經用習慣在dos下用ghost在做備份
所以gpt模式跟nvme對我來說都是個問題
不像以前sata+mbr這樣簡單容易備份
要是nvme想要備份到另外一支nvme上面又該怎麼處理?
相比之下sata系統要備份移轉真的簡單多了
     
      
舊 2018-07-27, 10:59 AM #654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rks離線中  
linuxwuo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1,052
引用:
作者marks
我覺得差比較多的是自己已經用習慣在dos下用ghost在做備份
所以gpt模式跟nvme對我來說都是個問題
不像以前sata+mbr這樣簡單容易備份
要是nvme想要備份到另外一支nvme上面又該怎麼處理?
相比之下sata系統要備份移轉真的簡單多了


這只能改變你自己的習慣,放棄ghost這種老古董..

現在一堆免費共享軟體都可以完美取代ghost

我自己也習慣在dos下用做備份與還原,這樣比較單純不出錯

但我用的是備份軟體提供製作的WinPE開機隨身碟

像gpt模式UEFI及跟nvme早就完美支援不在話下,甚至支援NAT(要付費才有)

我自己備份都是1500MB/S~1200MB/S在跑,本來要40分鐘到半小時的工作15分鐘就搞定

這時後就知道PCIe NvMe SSD使用有感在哪


免費備份還原共享軟體非常多,台灣網民比較常推薦是EaseUS Todo Backup Free,AOMEI Backupper

還有一個也不錯,以前買美光SSD都會附,不過它沒有免費版需破解,就不講它名了

最後我只能說,整個世界在進化,科技在進化,人還停在古代走不出去,甚麼科技都枉然
 

此文章於 2018-07-27 11:44 AM 被 linuxwuo 編輯.
舊 2018-07-27, 11:26 AM #654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nuxwuo離線中  
NEAL
Golden Member
 
NEAL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un 2002
您的住址: Taiwan
文章: 2,668
引用:
作者marks
我覺得差比較多的是自己已經用習慣在dos下用ghost在做備份
所以gpt模式跟nvme對我來說都是個問題
不像以前sata+mbr這樣簡單容易備份
要是nvme想要備份到另外一支nvme上面又該怎麼處理?
相比之下sata系統要備份移轉真的簡單多了


我是用Clonezilla Live CD,個人還是較習慣一些Linux的工具,Clonezilla從2.4.5後就有支援nvme了。

目前我在Linux還會遇到的問題是製作Windows 10 GPT開機USB碟,不知道怎麼弄比較好,還是需要回Windows用rufus來製作,我在想說要不要自己寫個好用一點的開機碟製作軟體。
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主力機:
AMD Ryzen9 5900X 2203 B2
MSI B550M Mortar WiFi
Kingston Fury Beast RGB D4-3600 32GBx4 (Hynix AJR)
Samsung 970 EVO Plus 1TB
EVGA 850GM SFX
Thermalright SilverArrow IB-E Extreme
Mech. Master C28
BenQ PD3200Q
ASUS ROG Gladius II Origin
GANSS HS75T x Glorious Panda

護眼LCD的選擇
LG 32LM6200 32吋液晶電視電源模組維修經驗分享
舊 2018-07-27, 11:50 AM #654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NEAL離線中  
MAXX228
Golden Member
 
MAXX228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2,892
引用:
作者Viper2000
請問各位大大,

在家用實際使用環境上, SATA跟NVME會有明顯的差別嗎? 現在有點卡在760P 250G跟MX500 500G的選擇上...(價錢差不多, 但容量多一倍XD)


日常使用的話

單一SSD環境無感
多SSD環境才有感

NVMe對NVMe



NVMe 對 SATA


如果你環境吃重IO當然NVMe有價值

引用:
作者marks
我覺得差比較多的是自己已經用習慣在dos下用ghost在做備份
所以gpt模式跟nvme對我來說都是個問題
不像以前sata+mbr這樣簡單容易備份
要是nvme想要備份到另外一支nvme上面又該怎麼處理?
相比之下sata系統要備份移轉真的簡單多了


不能因噎廢食

我大概10年以上沒用GHOST了,改用Acronis True Image很久了

NVMe轉NVMe有很多種玩法

像NB就備出去外接硬碟,然後換上新的,倒回來
PC更簡單,通通插上去Clone搞定
圖例750轉900P

再不然現在都有NVMe外接盒可以玩

沒必要死守Ghost,AIC每秒幾GB/s在備份很爽
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章於 2018-07-27 03:08 PM 被 MAXX228 編輯.
舊 2018-07-27, 02:59 PM #654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XX228離線中  
andy740629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5
文章: 1,253
引用:
作者Viper2000
請問各位大大,
在家用實際使用環境上, SATA跟NVME會有明顯的差別嗎? 現在有點卡在760P 250G跟MX500 500G的選擇上...(價錢差不多, 但容量多一倍XD)


應該有吧
以我來說VM VirtualBox來說
建立一個fixed固定磁區.vdi file來說

假如需要一個80GB .vdi file

平台一用 Kingston UV400 480GB
SLC Cache用完後,寫入變得很慢(剩餘時間大增)

平台二用 Micron M500 960GB
速度不會變慢

此兩平台差異在於MLC & TLC,都是SATA 3 AHCI
基於NVME使用PCI-E 3.0 X4
即使用上TLC應該也會比AHCI MLC快上不少才是

只是一般人很難會有那麼多"雞絲"可以去比較差異
__________________
l******* 帳號就是會亂嗆、攻擊、引戰、對號入座、腦羞成怒的瘋狗,已多人中槍請大家小心 !!!
分身帳號 : k*******a

嘴臭一言堂 , 持續更新中 ing
https://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86965&page=3&pp=10
https://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91622&page=3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99571&page=2
瘋狗一言堂 , 持續更新中 ing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45414&page=1087&pp=10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99365&page=5&pp=10
嘴臭哥分身進化史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99365&page=6&pp=10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97251&page=5
舊 2018-07-27, 03:11 PM #654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ndy740629離線中  
MAXX228
Golden Member
 
MAXX228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2,892
引用:
作者andy740629
應該有吧
以我來說VM VirtualBox來說
建立一個fixed固定磁區.vdi file來說

假如需要一個80GB .vdi file

平台一用 Kingston UV400 480GB
SLC Cache用完後,寫入變得很慢(剩餘時間大增)

平台二用 Micron M500 960GB
速度不會變慢

此兩平台差異在於MLC & TLC,都是SATA 3 AHCI
基於NVME使用PCI-E 3.0 X4
即使用上TLC應該也會比AHCI MLC快上不少才是

只是一般人很難會有那麼多"雞絲"可以去比較差異


NVMe TLC SSD 在SLC CACHE用完還是會烙賽

例如970EVO寫入會從2GB/s烙賽成600MB/s

你的平台差異比較算是MLC不會縮缸跟TLC大檔縮缸的情形

所以TLC時代大家SLC CACHE越開越大就是這樣,不然CACHE用完一縮就把NVMe頻寬浪費掉了,IO瞬間變成SATA3等級SSD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8-07-27, 03:23 PM #654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XX228離線中  
marks
Elite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4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272
引用:
作者MAXX228
不能因噎廢食

我大概10年以上沒用GHOST了,改用Acronis True Image很久了

NVMe轉NVMe有很多種玩法

像NB就備出去外接硬碟,然後換上新的,倒回來
PC更簡單,通通插上去Clone搞定
圖例750轉900P
https://i.imgur.com/aeaYqJ7.jpg
再不然現在都有NVMe外接盒可以玩

沒必要死守Ghost,AIC每秒幾GB/s在備份很爽

不同容量的ssd, AIC搞得定前面那些隱藏磁區嗎?
還是說gpt硬碟在複製完之後都得再手動修正過後才能正常開機?
之前是有學過用win10的dism在做打包的動作, 不過還沒學到該怎麼處理前面那幾個隱藏磁區
要是能用diskpart指令搞定前面幾個隱藏磁區那就輕鬆多了
舊 2018-07-27, 05:00 PM #654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rks離線中  
linuxwuo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Aug 2002
文章: 1,052
引用:
作者marks
不同容量的ssd, AIC搞得定前面那些隱藏磁區嗎?
還是說gpt硬碟在複製完之後都得再手動修正過後才能正常開機?
之前是有學過用win10的dism在做打包的動作, 不過還沒學到該怎麼處理前面那幾個隱藏磁區
要是能用diskpart指令搞定前面幾個隱藏磁區那就輕鬆多了


你實際用過之後,你就知道怎麼回事...

不要說要錢的Acronis True Image,不要錢的EaseUS Todo Backup Free,AOMEI Backupper都輕鬆做到

GPT分割格式表加UEFI開機方式不只出現快10年有了

一堆周邊軟體支援度早就備全了

現在還在考慮那些有的沒的根本多餘...

只能說你知道的太多,但懂得不夠

我周遭一堆電腦白癡,只是教他們備份還原軟體如何操作,他們自己就能運用自如

可是他們完全不懂什麼GPT、UEFI、MSR分割區、EFI分割區、WRE分割區...

此文章於 2018-07-27 05:35 PM 被 linuxwuo 編輯.
舊 2018-07-27, 05:24 PM #654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inuxwuo離線中  
MAXX228
Golden Member
 
MAXX228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ug 2004
文章: 2,892
引用:
作者marks
不同容量的ssd, AIC搞得定前面那些隱藏磁區嗎?
還是說gpt硬碟在複製完之後都得再手動修正過後才能正常開機?
之前是有學過用win10的dism在做打包的動作, 不過還沒學到該怎麼處理前面那幾個隱藏磁區
要是能用diskpart指令搞定前面幾個隱藏磁區那就輕鬆多了


你用過就知道了,GHOST相比早就是時代的眼淚

像我圖上那樣轉,我只需要靶心SSD插上,開AIC選TOOL用clone-disk

甚至你懶人法直接下一步到底,做完,電腦關機,把舊SSD拔掉,改BIOS BOOTDISK

就直接能開機用了


lenovo NB原裝SSD也是依樣畫葫蘆,隱藏磁區都在,運作都正常喔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18-07-27, 06:10 PM #654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AXX228離線中  
f3346
Master Member
 
f3346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12
文章: 2,345
大概Windows 8時代搭上UEFI BIOS開始,GHOST真的就不行了,就算用Disk to Disk照樣死
舊 2018-07-27, 10:24 PM #655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3346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07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