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0,515
|
引用:
1~2 還是很吃老美技術支援 3 過去都只賣台灣防禦性,我們有提出要買遠程飛彈,不過看老美那樣好像不是很願意賣 近期又有提出想買航母殺手飛彈,看失智老人他們願不願意給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13 您的住址: California, USA
文章: 64
|
引用:
規畫錯誤就代表情報有問題. 我學的是一場成功的軍事行動取決於行動開始前的計劃,而計劃取決於情報; 如果情報表現不佳,計劃也會受到影響。 在我的了解是Earstorm-5網友提到的問題應該是在規劃階段就應該考慮到並制定應急計劃而不是在行動中才開始想替代計劃。 例如主客的戰場資訊差別在情報收集階段就應該開始縮小; 由於補充需要時間,因此在規劃階段就需要考慮到可能的錯誤或問題並準備應急措施。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13 您的住址: California, USA
文章: 64
|
引用:
西方媒體有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調查並提出了可能的原因。 例如俄軍一開始沒有火力開足的一個原因是常見的軍事做法。 因為戰場變幻莫測軍事指揮官往往會儲備力量來應對意外。 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普京將入侵的決定保留到最後才宣布,因此俄軍指揮官沒有充份時間為軍隊做好入侵準備。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在最佳順序的確是如你所說的, 只是很多時候我比較偏現實的情況去做分析. 說實話, 我學的也是一樣, 借照抄: 一場成功的軍事行動取決於行動開始前的計劃,而計劃取決於情報. 只是這句的實踐, 我很少看到很棒的例子就是了~ (即使是美國也是一樣) 基本上我把一些東西當作guideline, 這裡講這個會引起另一部份人的抓狂, 但也就是像SOP的精神指導 XD 當然還是要盡力去做, 但不能當作會真的如此, 至於應變, 還是很吃每個負責人當下的能力. 以上~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我認為還有其他因素, 由於重點攻擊以外的多點衝突策略, 多數是交由菜鳥來執行. 此外很多人不願意也不承認, 但我認為絕對是重要因素之一, 他們同文同種的根源~ 老俄一開始也不太願意過度破壞(大火力進行戰事). 西方媒體絕對不會承認這點, 但這是人性, 烏俄彼此家人兩邊都有的情況很多. 你要打進去的地方可能有你認識的某某某, 當比例高到一定程度, 剛開始就會打得輕. 除非指揮的人一開始就更加大火力. 要求火力90%, 實際上可能打出去75%. 所以當要求火力60%, 實際上可能打出去40%. 特別是一開始和平數十年世代的菜鳥... 我是一個很實際的人, 考量實作的時候有可能的因素, 以及影片中倒推(等累積足夠影片). 俄軍一開始真的比較柔, 連路人看到俄軍開來都不閃, 是真的太愛國而不怕死, 還是其它因素? 我尊重網友的看法, 但不太認為實情都是如西方媒體所說. 不過, 我猜中間有一度混亂是因為老俄決策層的人們略有矛盾或爭執. 就如同老烏的精銳現在越來越顯眼, 老俄也會越磨越利的, 繼續看.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目前新聞媒體多數都是妖魔化俄軍, 這裡先不論他們進攻的正當性與否.
但實務上, 軍人有著一定人性, 以及反人性的訓練, 而我特別會去觀察這部分. 所以前面好幾篇發言, 您可以參考, 不是以媒體或文件上的資料去做這些分析. 而是非常去貼切實際上執行的人要面對的情況以及心理, 經驗上去輔佐判斷~ 說真的, 我自認為已經是一個最佳的反人性代表了. 但這也是有極限的, 畢竟沒有經歷過戰爭. 那媒體所說的, 多數是戰爭打很久後才常見的. 此文章於 2022-03-23 09:21 AM 被 Earstorm-5 編輯. |
![]() |
![]() |
Elite Member
![]() ![]() ![]() ![]() ![]() 加入日期: Aug 2003
文章: 10,515
|
妖魔化是後面那些逼義務役開槍殺人的人渣,那些也確實該死
俄羅斯人義務役也是一堆人想辦法閃兵,跟台灣有87像 而且它們當兵真的危險,上面狗官志願役是會把他們派去侵略別人當炮灰 義務役人性一定比較多,當兵可能才幾個月或快一年退伍,被派上戰場就是慘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沒錯, 因此一開始攻擊要點的精準以及拿下來的比例數字都很漂亮. 但普攻後的亂七八糟, 這就是很明顯的差異. 然而決策的都是老手或數十年前特務(暗指某人), 脫離了這些和平數十年菜鳥的心態素質. ... 不要又說我菁英哥 =.= 真的只是平舖直述一些事實就是如此的情況. |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Nov 2013 您的住址: California, USA
文章: 64
|
引用:
確實媒體有其偏見,但我也建議不要對影片過於信任。 以當今技術偽造或誤導影片很容易。 例如一種常見的技術是將來自事件A的影片稱為來自事件B。由於影片本身是真的因此很難僅通過影片來辨別真實性。 |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pr 2017
文章: 1,436
|
引用:
是的, 所以一定要看多個影片, 然後配合實務上的認知下去判斷, 而不是影片的編輯. 如果拍的人做假, 除非他也是專業人士(不是影片專業), 不然久了破綻就出來. 這也是我2次主要講的話題(以烏俄戰爭)都是隔了很久, 不同影片確認再確認後, 才提出. ... 我不是影片製作的專業人士, 所以這方面要多小心一點沒錯~ 也是會有那種很考究真實感的製片人. 最粗糙就是司機的, 不過這很爭議(不是對錯), 所以不多提, 只講戰事的影片. 現實中聽到想吐槽還是得起立鼓掌, 說的就是這種境界的演講, 真的很厲害~ 拜登差點忍不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