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社會時事發言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柚子茶
*停權中*
 
柚子茶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455
在岸人民幣長假後復市跌穿7.2關 創七個月低
AASTOCKS新聞2023/06/26 09:38 HKT

在岸人民幣端午節長假後今早(26日)復市,跌穿7.2關,初段報即市低位7.2092兌一美元,續跌169點子,再創去年11月底以來約七個月低。

離岸人民幣初段則回升10點子,現報7.2116兌一美元。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s/n...s/NOW.1274452/2
     
      
舊 2023-06-26, 04:43 PM #59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柚子茶離線中  
Eric999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18
文章: 224
夢裡什麼都有

當美國吃素的喔
 
舊 2023-06-26, 05:03 PM #59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Eric999離線中  
pcbd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8
文章: 117
阿根廷以人民幣結算進口中國商品,緩解央行美元存底緊急狀況並非「去美元化」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82079

(中央社)阿根廷披索狂貶,債務到期,為保持美元外匯存底,日前啟動與中國換匯交易,以人民幣直接支付由中國製造進口的貨物。民間財經人士認為這是讓阿根廷可以維持進出口貿易的能力,並非去美元化

阿根廷《商務紀事報》(Cronista)報導,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於3月提出以本幣進行貿易結算,降低總體經濟受美元的影響,也牽動拉丁美洲第二大經濟體阿根廷的決策。


別人皆弱我獨強,美元如何成為世界儲備貨幣?
https://technews.tw/2023/06/17/doll...keep-her-crown/

美元主導地位難以取代
葉倫承認美國製裁會促使一些國家尋求替代貨幣,但她堅稱美元仍將占據主導地位,理由是美元在世界金融體系中的作用沒有其他國家能夠複製,包括中國。她說,美國擁有流動性很強的開放金融市場、強大的法治,以及沒有任何國家能夠複製的資本管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外匯儲備貨幣 (COFER) 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的 58.36%,排在第二位的是歐元,約占儲備的 20.5%。與此同時,根據 2022 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份文件,人民幣僅占同期外匯儲備的 2.7%,其中近三分之一由俄羅斯持有。

葉倫認為其他資產在各國儲備資產中的占比逐漸增加,是實現多元化的自然發展。大多數金融評論員都同意葉倫的觀點,即美元將保住它的寶座
__________________
亂台反民主塔綠斑綠共廁液神經錯亂洗板假帳號集團:jerry20530

此文章於 2023-06-26 09:43 PM 被 pcbd 編輯.
舊 2023-06-26, 09:41 PM #59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bd離線中  
pcbd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8
文章: 117
人民幣 貶值壓力升高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6/7256525

中美貨幣政策分化走勢預期升溫,導致人民幣匯率短線貶值壓力攀高,在岸人民幣對美元上周三(21日)下午盤以7.1938作收,較前一交易日跌194點或0.27%,整周走貶770點或1.08%,創下近七個月新低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上周連續兩天在美國國會發聲,重申對抗通膨「還有長路要走」,他甚至明白表示,如果經濟仍繼續依循目前的走向,預期Fed今年內還會再升息2碼,是「很不錯的猜測」(good guess)。

受聯準會鷹派信號影響,美元指數上周五(23日)亞洲盤時段走升至103,離岸人民幣也一度跌破7.22,日內跌超250點。今年以來,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下跌超過4.3%
__________________
亂台反民主塔綠斑綠共廁液神經錯亂洗板假帳號集團:jerry20530
舊 2023-06-26, 09:45 PM #59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bd離線中  
pcbd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8
文章: 117
全球資金轉向日本 謝金河:中國房地產、股市下跌惡夢恐怕正要開始
原文網址: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3-06-23/876808

謝金河指出,全球最大基金集團貝萊德的 CEO Larry Fink 最近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國際資金正從中國轉向日本,最近華爾街的大型基金公司紛紛把目光轉向日本,也使得這個失落 30 年的國家逐漸恢復活力。

在香港上市的中國重量級企業都是腰斬以上的跌勢,原因是國際大股東大力賣股,像孫正義的軟體銀行原持有阿里巴巴 34%,現在賣到剩下 3.8%;這次阿里一拆六,變成控股公司對股價幫助有限,即便馬雲,蔡崇信出馬,也不易扭轉乾坤。騰訊的大股東南非的 Naspers 每年減持 2%,今 ( 2023 ) 年出售 9,600 萬股,套現 350 億港元,Naspers 還有 25.99%,這是騰訊沈重的壓力。 過去幾十年,華爾街投行在中國獲利驚人,如今都站在賣方,甚至在 A 股市場最具代表性的寧德時代股價都從 692 人民幣跌到 204.46。這一輪,全球各國最有競爭力的企業股價都大幅上漲,像 Apple,微軟都創歷年新高,只有中,港掛牌的公司股價頻頻探底。

反觀中國,1990 年代全球的人與錢撐起中國,中國的 GDP 也從幾千億美元狂飆到 18 兆。謝金河表示,中國現在企業移出,錢也逃跑,人民幣貶值,房地產,股市下跌的惡夢恐怕才正要開始。
原文網址: 全球資金轉向日本 謝金河:中國房地產、股市下跌惡夢恐怕正要開始
__________________
亂台反民主塔綠斑綠共廁液神經錯亂洗板假帳號集團:jerry20530
舊 2023-06-26, 09:53 PM #59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bd離線中  
AirStorms
Registered User
 

加入日期: Mar 2022
文章: 0
一個阿根廷高資產客戶
會拋售多餘人民幣部位還是拋售市場稀缺的美元?
用阿根廷披索直接從市場兌換人民幣好方便跟中國進口商品用人民幣計價支付。

在某些天才眼裡是一個什麼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
1234567890
舊 2023-06-26, 10:02 PM #59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AirStorms離線中  
pcbd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8
文章: 117
風評:人民幣在幫忙穩固美元霸權而非取而代之
https://www.storm.mg/article/4785425?mode=whole

中國和各國簽定的貨幣互換協定並不能取代美元在這些國家經濟中的地位,甚至是在幫助維繫以美元為核心的國際金融體系。

各國與中國貨幣互換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在該國美元短缺時做為補充之用,而非大量取代美元。

因此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5月2日在《紐約時報》的專欄就明白指出:「關於美元即將消亡的報導也可能被過度誇大了。」他說,美元因為被廣泛使用,它「扮演的各種角色創造出一個自我強化的網,保持美元的主導地位。」

人民幣表面上在挑戰美元霸權,實則它正在克魯曼描繪的網中擔負起強化美元霸權的功能。
__________________
亂台反民主塔綠斑綠共廁液神經錯亂洗板假帳號集團:jerry20530
舊 2023-06-26, 10:06 PM #59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bd離線中  
sn245763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437
蠻意外人民銀行沒有護盤放任人民幣一路貶,難道中國又在下一場大棋
舊 2023-06-26, 10:07 PM #59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sn245763離線中  
holisonyy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7
文章: 46
引用:
作者sn245763
蠻意外人民銀行沒有護盤放任人民幣一路貶,難道中國又在下一場大棋



沒錢了阿,連公務員跟一堆城市都發不出餉了,會造反的...
人民幣砍到見骨也要把東西賣出去,無奈電動破車會燒死人,內建焚燒塔位,還是沒人敢買..
頂多一些便宜手機充電器,至少勉強賣一些換錢
舊 2023-06-26, 10:39 PM #59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olisonyy離線中  
holisonyy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7
文章: 46
負債1.2兆 貴州官宣破產,花億元就為建山寨自由神像

笑死,沒錢但還是要蓋個自由女神?
怎不蓋毛神?

阿,不管蓋甚麼啦,先汙起來比較重要。
舊 2023-06-26, 10:41 PM #60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holisonyy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關閉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16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