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七嘴八舌異言堂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不要問
Master Member
 
不要問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5
文章: 1,851
引用:
作者lompt
所以才有合作社這些方法呀
共同契作

共同契作是介於政府保收/公司化之間
一樣沒辦法處理小農產量不足的問題
還有共同契作都來自"商人",商人沒國籍的別忘了
如果能選一定選最低價的,進口的最好,因為只出錢跟倉儲/通路
在台灣那些作契作生意的,有的還要出肥料/農藥,種植跟採收甚至都要自己找人做,比如說蕃薯/馬玲薯

公司化也要撐到大部份原始股東清理股權,留到最後的少數股東才有所謂的獲利
公司化最難的是一開始創立時原始股東的產生
不管是誰當政也不敢將同一區域內農地強制成立一間農產公司
如果不將同一區域強制加入,出現零星小地主會造成農地無法重新規劃
一但農地無法重新規劃,那從種植到收割要浪費多餘人力/時間
(農地大小會影響到機械選擇還有種植到採收花費的時間與金錢)<-------有需要再解釋
所以公司化要有合理獲利,就一定有人被犧牲
在台灣最難的不僅是強制合併,合併之後誰當老大又是一個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

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does rhyme
暫離.....
舊 2012-10-02, 02:36 PM #5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不要問離線中  
向下沉淪
Junior Member
 
向下沉淪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Apr 2002
您的住址: 我家小花口中
文章: 736
引用:
作者weirock
我的想法就是

當無法以它生存時

是不是把它(地)賣給別人~讓其它人去經營它

台灣的農業...說的難聽點~跟其它的 四大慘業 相似度之高~讓人難以想像

----------
以目前最可行的方式是...以類似集合農場的方式

把多數人的農地整合起來~由少數人耕作~而出地的人可以分得部份的利益

但要提高獲利的話...勢必要整合終端的消費市場...減少被中盤抽走的利潤...

你說的方法當年的農委會主委彭作奎就提出過了.
然後下場就是被當時DPP立委聯合某些老K的土財主立委一起扣上紅帽子.
指責彭主委要在台灣推行共產黨人民公社那一套.
 
__________________
小黃找到媽媽了嗎~!
舊 2012-10-02, 02:37 PM #5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向下沉淪離線中  
WonderD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11
文章: 0
美國去年光稻米補助就將近一百一十億新台幣,

還是歷年來最少的,

國際米價現在如果每公斤23元的話,

每公斤米價大概補助快2元,

其實已經很接近我們的保證收購價了!
舊 2012-10-02, 03:39 PM #5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onderD離線中  
藍色&憂鬱
*停權中*
 
藍色&憂鬱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Nov 2005
您的住址: Greed Island
文章: 402
引用:
作者semmy
有人知道以色列的農業科技是怎麼一回事嗎?
台灣的農業水不夠用?還是浪費習慣了,沒得浪費就說不夠用?

每次看到桃園這邊圳溝的水大把大把的這樣流掉,就覺得可惜。不過裡面的水,真的不乾淨就是了.......
以色列有滴灌技術

還有以色列旱稻

之前查的
舊 2012-10-02, 05:40 PM #5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藍色&憂鬱離線中  
weirock
*停權中*
 
weirock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8
文章: 5,843
引用:
作者向下沉淪
你說的方法當年的農委會主委彭作奎就提出過了.
然後下場就是被當時DPP立委聯合某些老K的土財主立委一起扣上紅帽子.
指責彭主委要在台灣推行共產黨人民公社那一套.


嗯...因為這套作法對很多人很傷啊

尤其是菜蟲

而且做了後...也不能再一直用補助、補貼這類的東西來騙選票
舊 2012-10-02, 08:39 PM #55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eirock離線中  
lomp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2,140
引用:
作者不要問
共同契作是介於政府保收/公司化之間
一樣沒辦法處理小農產量不足的問題
還有共同契作都來自"商人",商人沒國籍的別忘了
如果能選一定選最低價的,進口的最好,因為只出錢跟倉儲/通路
在台灣那些作契作生意的,有的還要出肥料/農藥,種植跟採收甚至都要自己找人做,比如說蕃薯/馬玲薯

公司化也要撐到大部份原始股東清理股權,留到最後的少數股東才有所謂的獲利
公司化最難的是一開始創立時原始股東的產生
不管是誰當政也不敢將同一區域內農地強制成立一間農產公司
如果不將同一區域強制加入,出現零星小地主會造成農地無法重新規劃
一但農地無法重新規劃,那從種植到收割要浪費多餘人力/時間
(農地大小會影響到機械選擇還有種植到採收花費的時間與金錢)<-------有需要再解釋
所以公司化要有合理獲利,就一定有人被犧牲
在台灣最難的不僅是強制合併,合併之後誰當老大又是一個問題 :...


除了共同契作外
還可以以土地入股 一起經營合作社方式呀
把土地進行整合
不然分家產越分越薄...
這是我在更前面就提到的啦

此外水資源的浪費也是不可或缺的
灌溉地面積比88年少
可是用水量卻多快要一成
請見#37

此文章於 2012-10-02 08:53 PM 被 lompt 編輯.
舊 2012-10-02, 08:50 PM #5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ompt離線中  
kwiki
Amateur Member
 

加入日期: Mar 2003
文章: 31
哀 這樣坐吃山空 國家還不倒嗎 ?

這國家 的官 跟大陸沒什麼兩樣

在朝時批命吃 , 在野時批命鬥

只有老百姓 任勞任怨 繳稅金

看看中國歷史 最短幾十年 最常不到300年 (周朝以前不算)

台灣該是 砍掉重練的時刻了, 先從憲政體制著手
舊 2012-10-03, 09:18 AM #5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kwiki離線中  
lompt
*停權中*
 

加入日期: May 2004
文章: 2,140
引用:
作者kwiki
哀 這樣坐吃山空 國家還不倒嗎 ?

這國家 的官 跟大陸沒什麼兩樣

在朝時批命吃 , 在野時批命鬥

只有老百姓 任勞任怨 繳稅金

看看中國歷史 最短幾十年 最常不到300年 (周朝以前不算)

台灣該是 砍掉重練的時刻了, 先從憲政體制著手


這是民眾吃呀@@
狀況外也太大了
舊 2012-10-03, 09:38 AM #5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ompt離線中  
misman+
*停權中*
 

加入日期: Sep 2012
文章: 273
引用:
作者Zephyr
其實問題很簡單 ,如果沒有特定對象保價收購 ,台產小麥拼的過進口小麥嗎 ?


除了商人以外...應該沒有國家會想要所有糧食都委外吧.......
舊 2012-10-03, 02:41 PM #59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misman+離線中  
不要問
Master Member
 
不要問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Mar 2005
文章: 1,851
引用:
作者lompt
除了共同契作外
還可以以土地入股 一起經營合作社方式呀
請見#37

要打又臭又長刪掉一些

合作社其實就是公司化(名稱不同罷了)
這做法在台灣只有濁水溪以南/花東辦的到(宜蘭或許可以)
之前說過同一區域內必需都加入,原因出在於農地必需重新規劃
田埂圍的區域越大才能夠採用更大型的種植/採收機,只有這樣子才能節省人力/時間
Discovery/國家地理頻道都播過的強鹿聯合收割機的節目,那個是台灣現用的幾倍能量
如果沒有重新規劃農地,光是田埂會卡死大型機械
還有一點是農舍(住宅)的問題,整個重新規劃農地是要連現有農舍都拆掉
濁水溪以北辦不到原因在於農地小以外,農地間錯落的農舍比例太高
不重新規劃農地,不強制區域內農民加入,這兩點牽就下的結果還是虛有其表的"公司化"
如此下來還是比不上美加澳這三國的農民

還有一點最嚴重的問題是"土地權"
想勸農民將土地使用交交給公司,以土地持份換取租金,三吋不爛之舌就難辦到
企圖要讓農民將土地權跟公司換股權,真的比叫男人生小孩還難
農民寧可將土地掌握在手中,寧可一年到頭辛苦勞動賺那區區萬把塊,也不會交出來
有土斯有財
還有一個很悲哀的問題是"共業"問題
台灣農地不要以為誰在農作就是誰的,一塊農地會有一堆人共同擁有
拿我來說吧,我父親他們三兄地從上一代接手一塊農地,但沒分家
跟我同輩光是男的就5個,以前女的沒得分,現在我支持分(越亂越好 )
想要公司化光是擺平這些人..........我放棄


semmy 大提的以色列農業水資源利用問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是沒錯,只是...........在台灣是有限度採用
以色列那一套是被逼而產生出的,是人定勝天的展現,但有一天會是終被天滅的事蹟

以色列那一套是因為該國只有1/3區域能夠產糧食(WIKI資料300mm<---旱稻都快不行)
只有在乾旱地區採用滴灌或者強制水資源再利用的方式來生產農作物
滴灌在台灣恐怕行不通,相對於以色列台灣降雨太多,滴灌也最多限制在"肥料"上
可是要台灣農民用滴灌方式施肥不是問題,但效果會再打折扣
因為台灣會降雨,會有雜草問題,用滴灌肥料雜草先享受
(以色列是乾旱地區,用滴灌只有小區域會生草,人工拔除簡單)
還有一點是以色列採用滴灌的是在果園,而且是在緩坡
台灣的果園不僅會下雨還是在坡度30度以上,光是將水打上去就有電費問題
至於水資源循環利用,台灣早有水耕,養殖魚業要水資源重複使用也不是問題
但必竟不是所有蔬菜能夠水耕,還有問題是水耕的售價比傳統土耕高

至於我會說人定勝天終被天滅是因為台灣早演給以色列看
以前南部沿海那些超抽地下水的養殖魚業,那後果不只台灣知道,以色列也知道
以色列現在的作法再怎限制也只能延長報應時間,必竟它們那區域就是降雨不足的地方
一個年降雨低於300mm地區,抽地下水種蔬果,就算100公頃只准10公頃農作都是超抽
因為以色列的降雨是某一段時間,而且能滲透到地下水層的有限,早晚沒地下水
除非以色列限制滴灌,全採棚式水循環利用農作,不過這反過來限制農產品品項
到目前為只我只見過那日本人搭棚種芒果(就是高價自然落果那一個)
在台灣一樣辦的到,只是要賣誰,那售價該怎算

lompt 大你那37樓那個水的問題,其實很好解釋
1.降雨期跟農作需水期錯開
2.封水井後,農田需水(水稻)
台灣農業用水有幾個來源,水庫/圳水/地下水,其實都是天然降雨產生
農業用水其實每天都要排放,只是看區域作物決定排放量
如果需水期跟降雨期錯開,報表用水量大增是很正常的事
因為降雨期如颱風,水庫會多排水,而圳水也會因山區降雨匯集到山溝中再截流到圳
就算農作物不需要,還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果然又臭又長 越打越偷懶
__________________

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does rhyme
暫離.....
舊 2012-10-03, 11:03 PM #6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不要問離線中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打開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49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